孤独的时候我们去非洲

孤独的时候我们去非洲
作者: 芦淼
出版社: 湖南文艺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3.60
折扣购买: 孤独的时候我们去非洲
ISBN: 9787540474218

作者简介

芦淼,男,1978年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和法学硕士。曾任教于北京四中,也曾任网站高管。喜欢心理学,喜爱摄影,喜欢用镜头来印证世界与自己想象当中的有什么不同。曾著有《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孩子》《航海环球百日记》等书。

内容简介

托互联网的福,我们比之古代旅者们有了更多的 选择。但同样也因为互联网,更多华而不实的溢美之 词在不断干扰着头脑和决定。 这也就是我在设计这次的非洲行程时,面临的第 一个巨大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即使是一个人的旅行,你其实 也并不孤单,你总会和那些完成过旅程的人进行着无 声的对话,他们的经历和照片总会给你些启示。“过 来人”的经验有时候无比珍贵。他们不仅会告诉你此 地最好吃的小吃店和咖啡馆何在,同样会告诉你,从 未被司空见惯干扰过的心灵在哪里才能得到最大的感 动。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旅伴”就显得格外重要 。 我说的“旅伴”,并不是确实和你一起踏上旅程 ,替你照下旅途上无数张嘟着嘴比着剪刀手的照片, 与你一起欢乐一起忧的那个人,也不是在同城网站上 瞟几眼然后就信手拈来替你分担一半旅费的那个人。 你所需要的“旅伴”,是能够在心灵和欣赏水平上契 合,能够在眼光和经历上共通,能够在精力和财力上 相配的人。只有这样的人,写出来的游记才对你有参 考价值。或许这就是在设计行程时的一个悖论:你渴 望找到那个最懂你的人,看看他对这段旅程的选择和 看法。然而你会发现,没有人能完全复制你的一切想 法,因为人最难看清的就是自己。所以最终你依旧只 能孤独地进行这段旅行。 所幸,这并不是在设计一段非洲旅行时所遇到的 最大麻烦。 去过非洲的人还是太少。其中又有很多人是工作 为主、旅游为辅。即使在闲暇之时外出散心,他们的 视角也势必与一般的旅行者不同。更不用提那些人有 着种种旅行者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工作中的人脉,语 言的便利,对当地情况的熟悉,等等。 就像我在网上一个帖子里看到,说他可以用几个 鸡蛋或者两块肥皂,就能换来多少多少值钱的好东西 ,或者只需要用网上标价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 就能租到干净车子或是订到物美价廉的酒店。 我相信这样的猛人定然存在,但肯定不是我。他 们的一切不是我这个走马观花的外地人所能复制的。 东挑西拣之下,选择会变得越来越少。这个道理 普遍适用于菜市场买土豆、挑选女朋友和上网找旅游 攻略。最终你会发现,能够找到和你对话的“旅伴” ,是件多么幸运的事。 抛开你手里的“大宝石”或“孤独星球”(著名 的旅游指南)吧。尽管图书编辑和作者已然很努力, 但是你仍然会发现大量已经过时的信息。城头变幻大 王旗,这个真不是说说而已。有人说,操纵非洲政坛 的其实并不是政客。在非洲旅行时,如果你只是满足 于做一个蜻蜓点水般的旅者,那么你会发现这里和世 界同轨,旅行景点已经被某只深藏着看不见的手打理 得井井有条。但如果你想走得更深更远,甚至就像当 年的殖民者那样,探寻深藏于这片土地上的秘密,那 么你会发现,跨国大财团说话远比一国政府有力。 历史总是在不断重复的。尽管我们已经不再需要 传教士去发现非洲腹地的马拉维湖,但一切其实都和 殖民时代一样。你可以管这个叫历史传统或是无奈的 现实,但作为一名闯入其中的游客,你能做的就只是 遵循现实而已。 关于那些非洲野生动物美丽的照片,告诉你一个 鉴别它们真假的方法。动物的野性可以从它的眼睛和 皮毛上看出来。那些皮毛柔顺、装乖卖萌的“好动物 ”,多半都是动物园的小甜心。真正的野生动物不会 有条件一天洗一次澡,更不会有人没事就拿着梳子打 理它们的毛发。它们也不会五官端正、笑脸迎人。野 性,就像未经修剪的灌木丛,是完全无法掩饰的。 所以说,你永远无法单纯依靠某些资料就完全确 定自己的计划,即使你是个老江湖也不行。你无法保 证资料的真实性,也无法保证它们的时效性,更何况 ,写出这份东西的人是否和你有着完全相同的品位更 不得而知。你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好准备,然后 见机行事。 见机行事的意思是,很有可能你对某个景点抱有 极大的好感,然后却发现那里简直就像地狱——也说 不上什么地方让你不满,但就是全身每一根神经都在 嚷着“再也不来这鬼地方了”。然而当你愤愤不已啐 了口口水然后低声咒骂的时候,却发现自己面对的却 是这辈子从来未曾遇到过的美景。 就像我在南非的一次遭遇。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