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6.60
折扣购买: 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
ISBN: 9787300133843
赵启正,1940年生于北京。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核物理专业。曾在中国核工业部第二研究设计院、航天部上海广播器材厂工怍二十余年,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厂长等职务。历任上海市工业党委副书记、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上海市副市长、上海浦东新区党工委书记及管委会主任。1998年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匪。现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 著作有《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说谈话录》、《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的沟通艺术》、《中国人眼中的美国和美国人》、《江边对话——一位无神论者和一位基督徒的友好交流》等。
公共外交,人人有责 赵:中国在崛起的过程当中,不会走一条平坦的大道,某些国际势 力在歪曲中国,在宣传“中国威胁论”,要想减少这种阻力,就需要我 们加强公共外交,面对面地向外国公众说明中国的实情,回答有关中国 的问题。 吴:您近年写了几篇提倡加强中国的公共外交的文章,您说国际对 话不只是政府间的对话,也需要公众更广泛地参与对话。 赵:是的,公共外交是国家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您 以外交学院院长、前大使、国际展览局主席和学者身份与外国政府官 员、学者和非政府组织广泛接触,参加各类国际论坛,从各个角度介绍 中国国情,同时了解到外国各界对中国的认识,您无疑是做了典型的公 共外交工作。 以北京奥运会为标志,中国进人了“公共外交”的时代。奥运会期 间,志愿者、出租车司机、普通市民都成为公共外交的参与者,都在对 外表达现代中国的精神。正可谓:公共外交,人人有责。 吴:民众对外表达的影响是很大的。我夫人施燕华在卢森堡当大使 的时候,丹麦驻卢森堡大使见了施燕华就夸说中国人真好,心地很善 良。什么原因呢?那年他让18岁的儿子到中国旅游,他说这是世界上 经济最有活力的地方,你亲眼去看看。给他钱不多,不许住高级饭店。 男孩子一个人在中国跑,半夜坐硬座车,天热,就把鞋脱了,因为袜子 几天没洗,有味,于是干脆把袜子也脱了。一觉醒来,发现袜子有人给 他洗干净了,晾在那儿,是谁洗的,对面的一位大妈。这位大妈就是中 国人啊,她想自己的孩子也可能这样,就给他洗了。就由于这件事情, 这位丹麦大使到处说中国人真善良,这也是公共外交。 赵:这真是个好例子,没有语言的公共外交。我所在的中国人民大 学的程天权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访问美国密苏里大学时,他 在晚上十点多散步,遇到一位老人找不到自己的家了。程教授决心把他 送回家,一家一家敲门去问,他们进入一家院子时,主人竟端着步枪出 来了(在美国不经允许进入私人院子是违法的)。他们继续折腾了一个 多小时,总算把老人的家找到了。不会外语的中国老大妈和会外语的中 国教授都表达了助人为乐的传统,这也有公共外交的效果吧! 吴: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各种代表团、考察团出国访问,单在巴黎, 每年大约就有300多个中国各级政府的代表团到达。可惜的是他们当中 很多人不愿应邀演说或面对记者。已经到了国外,花了旅费,却不接受 可以表达中国的机会真是可惜。 赵:我们看外国,外国人看中国,都不能只看报纸、电视,那容易 片面理解,人与人的交往才是真切理解的机会。如今,“公共外交”在 一些大学里已经是选修课了。 文化对话最有利于民族间的相互理解 吴: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共有家园,建立一个持久和平、繁荣发展、 互利共赢、同享福祉的和谐世界是人类的共同心愿。但是当前世界还存 在许多不尊重别国主权,以大压小,以强凌弱的现象,或者因为宗教信 仰而导致的民族矛盾。如何解决?途径只有一个——通过国际交流和 对话。P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