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冰点的思考)

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冰点的思考)
作者: 杨雁捷
出版社: 农村读物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20.16
折扣购买: 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冰点的思考)
ISBN: 750484779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我们把这种“睁着眼睛说瞎话”的行为称为“从众”心理。它在一个群 体中是非常明显的,有些人自始至终都会“睁着眼睛说瞎话”,当然也有些 人会总是提出反对意见,要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但其实他也只是想引起群 体中别人的注意,不想被埋没或者边缘化而已。 事实上,“从众”心理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比我们想象得更严重,它常常 是导致个体不理性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你还记得我们在《像经济学 家一样思考》一书中提到过的“真的有必要念中级口译吗?”其实,很显然 ,在大学校园中,之所以会出现“口译热”,极大程度上是这种“从众”心 理造成的,作为个体,你不敢、不愿意、不想反驳大群体的价值观,大群体 的观点,因为你喜欢融入这个大群体中,被群体中其他成员认可,你希望被 别人喜欢、接受、认可。正因为这一点,当别人都认为“口译”有必要时, 你也就会屈从地认为,嗯,那是有必要的,你很少真正地理性考虑过,那真 的是有必要吗?即使有时你真的觉得没有必要,你也不愿意公开反驳或抵制 ,因为你预计到你的这一行烂不会被别人所喜欢、所接受、所认可。 即使是在大学,这个以被训练成用理性和逻辑思考问题的地方的学生和 老师们也无法摆脱“从众”对他们的影响。比如,大学里现在学生穿着讲究 品牌,抽烟喝酒也有逐步扩张的趋势,“吃得高档、穿戴时髦、玩得够派、 抽烟名牌”之辈也大有为之,有些大学生下餐馆、赶舞场、览名胜、春游、 秋游、过生日、会朋友、吃奖金、喝补助,花样繁多,五花八门,大学生纷 纷搭上宿舍、班级、朋友、老乡的班车,无视自己的经济基础,钞票大把大 把地花。其实就是一句话:无可奈何,为了面子,只好不顾底子喽! 仔细想想吧,多少“流行”、“热点”不是“从众”心理的使然呢?人 们在“从众”心理的深深的影响下,屈从于“时尚文化”、“流行文化”、 “潮流文化”,常常迷失自我,鲜有理性地判断自己的客观实际,在茫茫人 海中,稀里糊涂地就掩埋了自己。如果你是有点抱负的,有点自己的志向的 ,有点理想而不希望碌碌无为、平平淡淡、平平庸庸虚度一生的有志青年的 话,你就应该适时地克服自己这种“从众”心理,对客观环境和自己做出理 性客观的判断,尽管有时你会抱怨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但我要告诉你的是, 历史上任何一个稍有点名头的人物都至少在某些方面、某些领域、某些时候 克服了他自己的这种“从众”心理,而寻找到了自己的机遇,开发了自己的 潜能,展现了自己应有的才华,从而获得历史成绩的。总是安逸于“随波逐 流”的大洋深处的话,永远不会成为耀眼的“星”的,哪怕是一瞬间的“星 ”也不可能。所以,要记住,要把“选择”权留给自己,而不是别人。 当然,“从众”心理也并不都是不好的,“从众”就是一种“氛围”, 一个良好的“氛围”也可以促使个体行为有所改善,比如你在新加坡,你就 可能不太会乱穿马路,因为没人乱穿马路,你不想被当地社会视为“异类” ,所以也“从众”地不乱穿马路了。而回到我们可爱的首都北京,你可能又 恢复到原来的乱穿马路的“传统”了,尽管我们都知道乱穿马路是不好的行 为,就连5岁幼儿园小孩都知道这一点,但人们还是频繁地乱穿马路,因为 那个“氛围”强化了“从众”行为。 既然知道了“从众”心理极大地影响着人们,那我们怎样才能改变消极 “氛围”呢? 你有没有碰到过有时并不想穿红灯,你想好好做一个可爱的守法公民, 你站在马路边,等待着红灯的结束,绿灯的到来 当马路上有车子驶过时,你和其他要过马路的人都站在马路边,静静等 待着,你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和不安,但当马路上的车子驶过后,眼看没 有太大危险的情况下,你周围的人都开始穿马路了,尽管马路对面依旧显示 着红灯,这时你的心理却产生了极大的反差。 P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