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2.10
折扣购买: 死亡滑过指尖(文学大师笔下的生命哲学)(精)
ISBN: 9787531694328
。。。
自欺和接纳 从心理学和临床学角度来说,阿申巴赫的毁灭可 以看作长期压抑的结果。我们知道,阿申巴赫从来就 没有真正年轻过。他把全部的心思放在成功上面,多 年来压抑自己的本能。实际上,从他的写作主题中可 以发现,他长期被有犯罪倾向的人所吸引。这些年的 自我克制导致了他的自欺。当他看到长着金色鬈发、 举止优雅的男孩时,他确信,他看见的脸和身体不具 有人类血肉之躯的特征,而是爱神厄洛斯的特征。那 男孩皮肤的颜色使他想到了大理石,在他眼里,就像 是雕像的胸部一样对称,就像是雕像的腋窝一样光滑 。将这样一个英俊的少年看作一件艺术品,令阿申巴 赫相信,他对少年的爱恋纯粹是审美的表现,至少有 一段时间他是这样认为的。为了让自己更加确信,他 还用文学上的毕生之力编造出了一个类比,用“大理 石堆式的语言”打造出优雅的语言。 感官上的审美给阿申巴赫设置了一个屏障,使他 至少在开始时无法认清真相。但是,他将面对自我毁 灭的念头,接受那铁一般的事实。他最终接受甚至是 欣然接受了自己的命运,这解释了托马斯·曼建立的 爱与死、爱神与死神的关系。阿申巴赫离曾经那个简 单、自律的知识分子的形象越来越远,他走上了一条 被这两只对比鲜明的“手”所控制的道路。小说的前 几页,当阿申巴赫还是一个守规矩的作家时,一位熟 人将他的性格描述成攥得紧紧的拳头。300页过后, 小说的讲述者就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形象。 阿申巴赫不再忽视自己的欲望。他靠窗坐下,看着沙 滩上年轻的塔奇奥,张开象征着接受和屈服的手掌, “然后,他抬起头,把双手放在椅背上,动作缓慢, 手掌向外翻转,仿佛暗示着大大的拥抱。这是一个表 示欢迎的动作”。他的姿态和动作象征着对命运的热 爱:不仅欣然接受了现在的处境,也接受了将要面临 的境况。 这种对命运的热爱最终可以理解为不那么神秘的 对死亡的渴望。最初,这种愿望被其他因素控制:阿 申巴赫将塔奇奥看作用帕罗斯岛大理石制作的活的雕 像。他注意到,塔奇奥白皙的皮肤在金发的衬托下愈 加出众。他想,这个男孩的气色和病态预示着他大概 不会活到成年。随着故事的推进,塔奇奥展现在阿申 巴赫面前的皮肤越来越苍白。阿申巴赫不停地观察他 ,和他内心的渴望一样,变得越来越明显。阿申巴赫 将塔奇奥比作雅辛托斯,一个在希腊神话中同时被太 阳神和西风神爱上,后来因此而送掉性命的青年。 然而,主人公对死亡的渴望从深层次来说是源于 他自己。托马斯·曼的中篇小说像一个关于慢性自杀 的故事一样展开。阿申巴赫到达威尼斯,乘坐一个怪 异的船夫的船,摆渡穿过漆黑的咸水湖,这使他有一 种不祥之感。那狭长的小船像棺材一样黑。那短暂的 横跨对岸的航行使人幻想出死亡的情景和最后无声远 行的古代仪式。意料之外的懒惰控制了阿申巴赫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