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防护医学

救援防护医学
作者: 侯世科,樊毫军,郑静晨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87.10
折扣购买: 救援防护医学
ISBN: 9787568087193

作者简介

国内著名救援医学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从事救援医学实战、科研教学20余年,参与组建中国国际救援队并担任首席医疗官,牵头创建武警部队国家级医疗救援队,先后率队参加印尼海啸、印尼日惹地震、海地地震、玉树地震、汶川地震、某部腺病毒重大疫情防控、天津港爆炸、抗战胜利70周年外军保障等20余批次国际国内救援行动,出色完成任务。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卫计委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十三五”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5项,获得全军、武警部队及天津市各类课题共20余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军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以及中华医学科技奖等省部级奖励22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28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2项,发明专利7项,主编专著10余部。

内容简介

随着近年SARS、禽流感、埃博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高传染性病毒爆发,印度洋大海啸、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经济损失还有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在人员出现伤亡时需要进行医学救援。医学救援区别于单纯的急救医学,是以救援为中心,以急救医学、灾难医学、临床急诊学、危重症监护学为基础,融入通讯、运输、建筑、消防、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扩展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处理研究现代社会生产生活在医院外环境中发生的各种危重急症、意外灾害事故,及时组织救护力量,在现场对个体或群体实施及时有效的救援、救护,进行必要的医学处理,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并在医疗监护下,采用现代交通,将伤病人运至医院,接受进一步全面救治的一门科学。 人们为了保护自身健康,防范各种生产安全事故,做好救援工作,对个人防护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根据物理、化学、生物、缺氧等伤害因素进入人体的途径不同,研发了头面部、呼吸防护类、躯体防护装备类等各种个体防护装备。个体防护装备的发展与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和公共卫生等突发公共事件密切相关,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新材料的出现和制造工艺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个体防护装备的创新发展。 欧洲是个体防护装备技术的发源地。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建设完善成熟,具备体系结构合理、技术指标先进、效果实用等特点,欧盟理事会于1989年12月21日颁布了关于个体防护装备的第89/686/EEC号法。该法令规定了个体防护装备的范围及分类,基本安全健康要求,质量控制及标识。欧洲标准化组织(EuroDean Standardisation Organisations )由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欧洲电工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和欧洲通信标准研究所数个机构组成.这三个机构都是非营利、专业化的标准研制机构。这三个机构中,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的地位最为突出,这三个机构中的任何一个发布的标准.都是欧洲标准。目前欧洲标准化组织颁布执行的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共有265项。 与欧共体不同美国政府只对用于职业防护的呼吸防护装备实施国家强制认证,授权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为唯一的检测认证机构。依据呼吸防护装备认证标准对所有类型的呼吸防护装备进行认证。经过NIOSH认证通过的产品就可进入职业防护市场。对其他类个人防护产品如防护帽、防护鞋、防护手套等,各个行业协会有统一的安全产品的认可标准和要求,包括产品的质量控制体系(如ISO9000认证)等。在这类产品上市前制造商需要将产品送至非政府的独立第三方实验室依据美国国家标准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可以进入市场。 1.本书由国家卫健委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华医学会灾害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侯世科教授,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救援防护分会樊毫军会长,以及目前我国救援医学工程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郑静晨院士共同领衔编写,编写团队代表了国内救援防护医学的最高水平。2.目前国内外尚无救援防护医学相关同类书籍,本书将是国内第一本系统阐述救援防护医学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