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敦煌文艺
原售价: 21.80
折扣价: 11.90
折扣购买: 精忠报国/读美德故事塑造高尚品德
ISBN: 9787546803173
张海君,湖南人,现住北京。阳光杂志社特约编审、副主编,中国闪小说学会顾问,图书策划人、编辑、出版人。曾策划主编《中国新锐作家方阵》《当代青少年寓言读本》《青少年必读的当代小小说》《别让地球抛弃我们》《读美德故事·塑造高尚品德》《独立文丛》《中国传奇尖锋》《读写新概念·蚂蚁小说》《原创阅读文库·小小说》《原创经典美绘版·最贴近孩子的童话》等一千多册图书。获第五届金骆驼编辑奖。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是战国后 期楚国人,出生在今湖北省秭归县。 他从小刻苦学习,知识渊博,年轻时就当上了左徒(即仅次于 宰相的重要官职),主张对内改革对外抗秦,但这些正确主张遭到官 僚贵族的反对和非议。他们鼓动楚王撤了屈原的左徒职务,将他降 为管教王族三个姓子弟的三闾大夫,后来干脆免除了他的官职,把 他流放到江南。 屈原在流放中,写了一首题名为《离骚》的长篇抒情诗。他在 诗中无情地揭露了统治者的昏庸,强烈谴责了达官贵人陷害忠良的 罪行,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眷念。 屈原在诗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他自己乘着龙马驾的车子,离 开人世,向天上的仙境遨游,忽然间回头,看到了自己的故土和祖 国,顿时泪如泉涌,产生了恋恋不舍、故土难离的心情。车夫和龙 马受到他的感染,都低下头来叹息,不肯再往前去。他写道:“路漫 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果找不到改变楚国命运的道路, 他将不惜投河自尽,与祖国共存亡。后来他果然这样做了。 很多年后,屈原在流放中听到秦国要来进攻楚国都城的消息, 不顾一切,拼命向都城走去,想劝说楚王,坚决抵抗秦军。可是他 到了都城一看,顿时心灰意冷,彻底失望了。 楚国的都城叫郢城,又叫纪南城。以往商业昌盛客旅如流,人 们戏称它为:“挤烂城”。可是现在的郢城,残破不堪,冷落萧条。 原来楚顷襄王和达官贵人,早已闻风丧胆,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后 来,秦军兵不血刃,轻而易举地占领了郢城。 屈原在逃难的路上,听到郢城沦陷的消息,肝肠寸断,痛不欲 生,沿着汨罗江边走边哭,边哭边诉。一位老渔翁看到屈原老态龙 钟,披头散发,踉踉跄跄、涕泪横流的样子,吃惊地问他,“您不是 三闾大夫吗?怎么落到如此悲惨的境地呀?”屈原悲愤地回答:“朝廷 里那帮家伙灵魂肮脏、醉生梦死,还要打击我,迫害我,结果弄得国 破家亡。我能不悲伤吗?”老渔翁劝他:“他们都很肮脏,您一个人干 净,又有什么用呢?不如随大流算了,何必自讨苦吃?”屈原说:“洗 干净了头发,戴帽子也要掸一掸;洗干净了身体,穿衣服也要抖一 抖。我宁肯跳进这江水里,也要保持一身的清白。”农历五月初五, 他决心用自己的死来唤醒人民,拯救祖国,就投进了湘江的支流泪罗 江。当地老百姓听说屈原投江殉国的消息后,担心鱼虾吞食他的尸 首,就往江里投了许多饭团子,然后顺流而下,打捞起屈原的遗体, 把他安葬在泪罗山上。后来,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驾龙舟,投粽 子,纪念屈原以身殉国的崇高精神。久而久之,成为今天的端午节。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