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读书吧五年级下册 水浒传(批注版)

快乐读书吧五年级下册  水浒传(批注版)
作者: (清)曹雪芹|责编:王芳芳|总主编:顾振彪|校注:莎日娜|绘画: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2.80
折扣购买: 快乐读书吧五年级下册 水浒传(批注版)
ISBN: 9787558190193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施耐庵,泰州兴化人,生于元末明初,曾参加元末农民起义,晚年隐居著书。 【编者简介】 张国风,男,1945年生,江苏无锡人。北京大学博士毕业,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小说史。讲授课程有元明清文学史、公案小说研究等。撰有《太平广记版本考述》《太平广记会校》《漫说儒林外史》《明清小说解读》《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近代)等著作。

内容简介

第一章 高俅发迹,乱自上作 导读 《水浒》故事的开始,作者便端出高俅这个反面人物,介绍其发迹的来龙去脉。高俅品行不好却多才多艺,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了接近端王的机会。端王,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高俅因为球踢得出色而得到徽宗的喜欢,而高俅的善于逢迎,更使得他成为日后皇帝离不开的人,从此平步青云,飞黄腾达,做到太尉这样的高官。高俅是《水浒传》中奸臣的代表,是全书第一号反派人物,正是此人,揭开了“逼上梁山”这出大戏的序幕。 原书节选 且说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一个浮浪破落户【浮浪破落户:不务正业、帮闲吃饭的地痞流氓。】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qaing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毬。京师人口顺,不叫高二,却都叫他做高毬。后来发迹,便将气毬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高俅的发迹,起因于他的球技。所以,小说在这里对此加以特别的强调,连他的名字都与此有关。)这人吹弹歌舞,刺qaing使棒,相扑顽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只在东京城里城外帮闲。因帮了一个生铁王员外儿子使钱,每日三瓦两舍【三瓦两舍:泛指一些游戏场、妓院、茶楼、酒肆等娱乐场所。】,风花雪月,被他父亲开封府里告了一纸文状(连他的父亲都非常嫌弃他,凸显高俅人品的低下。)。府尹把高俅断了二十脊杖,迭配【迭配:就是递配,把罪犯按境解送到他处。】出界发放,东京城里人民不许容他在家宿食。 高俅无计奈何,只得来淮西临淮州,投奔一个开赌坊的闲汉柳大郎,名唤柳世权。他平生专好惜客养闲人,招纳四方干隔涝汉子【干隔涝汉子:指不干不净的人。】。高俅投托得柳大郎家,一住三年。 后来哲宗天子因拜南郊,感得风调雨顺,放宽恩大赦天下,那高俅在临淮州,因得了赦宥罪犯,思量要回东京。这柳世权却和东京城里金梁桥下开生药铺的董将士是亲戚,写了一封书札,收拾些人事盘缠,赍发【赍(jī)发:赠与,资助。】高俅回东京,投奔董将士家过活。 当时高俅辞了柳大郎,背上包裹,离了临淮州,迤逦回到东京,径来金梁桥下董生药家,下了这封信。董将士一见高俅,看了柳世权来书,自肚里寻思道:“这高俅我家如何安着得他!若是个志诚老实的人,可以容他在家出入,也教孩儿们学些好。他却是个帮闲的破落户,没信行的人,亦且当初有过犯来,被断配的人,旧性必不肯改。若留住在家中,倒惹得孩儿们不学好了,待不收留他,又撇不过柳大郎面皮【面皮:面子。】。”当时只得权且欢天喜地,相留在家宿歇,每日酒食管待。住了十数日,董将士思量出一个路数,将出一套衣服,写了一封书简,对高俅说道:“小人家下萤火之光,照人不亮,恐后误了足下。我转荐足下与小苏学士处,久后也得个出身。足下意内如何?”高俅大喜,谢了董将士。 董将士使个人将着书简,引领高俅,径到学士府内。门吏转报小苏学士,出来见了高俅,看了来书,知道高俅原是帮闲浮浪的人,心下想道:“我这里如何安着得他!不如做个人情,荐他去驸马王晋卿府里,做个亲随。人都唤他做‘小王都太尉’,他便喜欢这样的人。”当时回了董将士书札,留高俅在府里住了一夜。次日,写了一封书呈,使个干人【干(gàn?)人:干办,达官贵人府中的办事人员。】,送高俅去那小王都太尉处。 这太尉乃是哲宗皇帝妹夫,神宗皇帝的驸马。他喜爱风流人物,正用这样的人。一见小苏学士差人持书送这高俅来,拜见了,便喜。随即写回书,收留高俅在府内做个亲随。自此高俅遭际在王都尉府中,出入如同家人一般。 自古道:“日远日疏,日亲日近。”忽一日,小王都太尉庆诞生辰,分付府中安排筵宴,专请小舅端王。这端王乃是神宗天子第十一子,哲宗皇帝御弟,现掌东驾,排号九大王,是个聪明俊俏人物。这浮浪子弟门风、帮闲之事,无一般不晓,无一般不会,更无一般不爱。即如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踢毯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说。(端王的爱好,竟与高俅非常接近,难怪后来与高俅一拍即合,相见恨晚。)当日王都尉府中,准备筵宴,水陆俱备。 且说这端王来王都尉府中赴宴,都尉设席,请端王居中坐定,都尉对席相陪。酒进数杯,食供两套,那端王起身净手,偶来书院里少歇,猛见书案上一对儿羊脂玉碾成的镇纸狮子,极是做得好,细巧玲珑。端王拿起狮子,不落手看了一回道:“好!”王都尉见端王心爱,便说道:“再有一个玉龙笔架,也是这个匠人一手做的,却不在手头。明日取来,一并相送。”端王大喜道:“深谢厚意,想那笔架,必是更妙。”王都尉道:“明日取出来,送至宫中便见。”端王又谢了。两个依旧入席,饮宴至暮,尽醉方散。端王相别回宫去了。 次日,小王都太尉取出玉龙笔架和两个镇纸玉狮子,着一个小金盒子盛了,用黄罗包袱包了,写了一封书呈,却使高俅送去。高俅领了王都尉钧旨【钧旨:指长官的命令。】,将着两般玉玩器,怀中揣着书呈,径投端王宫中来。把门官吏转报与院公。没多时,院公出来问:“你是那个府里来的人?”高俅施礼罢,答道:“小人是王驸马府中,特送玉玩器来进大王。”院公道:“殿下在庭心里和小黄门踢气毬,你自过去。”高俅道:“相烦引进。”院公引到庭前,高俅看时,见端王头戴软纱唐巾,身穿紫绣龙袍,腰系文武双穗绦,把绣龙袍前襟拽扎起,揣在绦儿边。足穿一双嵌金线飞凤靴,三五个小黄门相伴着蹴【蹴(cù):踢。】气毬。 一、古典文学领域知名学者倾力之作 二、全面、透彻、深入讲解名著 三、贴合学生课内教学,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 四、配套音频解读 五、精美插画,环保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