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商业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8.66
折扣购买: 工匠精神(精英员工的行为准则)
ISBN: 9787504496072
。。。
传承的不止是技艺,更是工匠精神 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工匠 精神一词,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 工匠精神由此成为了现如今热议的话题,但是很 多人还是会问:“什么是工匠精神?” 工匠曾经是中国百姓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职业, 木匠、铁匠、石匠等工匠通称为“百工”。《考工记 》中记载“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就是说工匠 位居王公、士大夫之后,是国家建设的重要职业之一 。 工匠们承担着“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 以行陆,作舟以行水”的任务,如果没有工匠,人们 的生活质量就要大打折扣,国家的发展就要受到阻碍 。因此《考工记》中得出结论:“百工之事,皆圣人 之作也。”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工匠们,无疑都是社 会当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人才。 但是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工匠们的技艺逐渐被 流水线代替,曾经的师徒制也逐渐被上岗培训取代。 许多老手艺人和老工匠们逐渐被人遗忘,工匠精神一 度暗淡于历史的舞台。 虽然目前高铁和大飞机中国都能制造出来,但是 至今也有不能生产的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 就需要进口。国内的商品种类繁多,但很多人却是出 国大量购买商品,这也让我们意识到国民对自己国家 制造的商品并不完全认可。 中国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为什么搞不好?也许原因 很多,但是最终可以总结到一个方面来,那就是中国 企业目前忽视了本该得到传承的工匠精神。 日本的产品质量为什么好?因为日本的工匠精神得 以数代传承。同时,工匠精神驱动着日本的企业不仅 要做大、做强,更要做好、做久。 日本长寿企业的数量居世界第一,千年企业9家, 500年企业39家,200年企业3416家,百年企业50000余 家。其长寿的秘诀就是有传人,若是没有传人,就不 会有工匠精神的传承。 当今的企业充满了浮躁,追求投资少、周期短、 见效快,忽略了产品应有的品质。如今的人们也在这 样的浮躁气息下变得追求短期利益。若是想要在长期 的竞争中取得成功,就需要在别人热衷于追求眼前利 益时,坚持传承工匠精神,不断完善自己的个人品质 。 工匠精神是不断追求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是 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专注,是事无大小精益求精的 敬业态度。 各企业员工也应像工匠精心雕琢自己的产品那样 ,用心改善自己的技艺,在行业的发展中传承业界工 匠精神,不断取得成功。 工匠精神不只是追求技艺的完美,更多的是从业 者专注、智慧、耐心、精细与坚持的敬业精神。不论 是工业时代还是互联网时代,工匠精神是永不过时的 。 工匠精神的传承,并不仅仅是技艺的承继,更是 工匠内在精神的永存。重拾工匠精神:从四大发明到 科技强国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中历来不缺乏出色的工 匠。仅在庄子的笔下就有很多出色的工匠,如削木为 鲸的梓庆、游刃有余的庖丁、斫轮论道的轮扁、运斤 成风的匠石、专精铸剑的捶钩者和刻木为鸟的鲁班等 。 其中,梓庆可以把木头刻削成悬挂钟磬的精美架 子,见者皆感叹为鬼斧神工。鲁侯问他:“你是用什 么方法做成的?”梓庆回答:“我不过是个工匠,何术 之有啊。若是有,那就是我在做工之前,必定会斋戒 静养,凝神聚气,不敢怀有一点功名利禄、非誉巧拙 的念头,当心神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时就走入山林, 观察并选择与鲸的形体相契合的木材,然后进行加工 制作。” 梓庆和其他工匠一样,不仅是工艺纯熟的技者, 更像是一名智者,能将娴熟的技艺发挥到极致,工匠 精神在这些工匠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