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企业管理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6.00
折扣购买: 自我颠覆:宋郑还管理思想探究
ISBN: 9787516426609
张春依,教育管理学博士,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案例研究员,上海市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案例专门委员会委员。致力于知识管理、案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咨询,其深入企业调研开发的案例成果“eBay中国领导力转型”与“方太研发管理创新”分别获得“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和首届“德鲁克管理实践大奖”荣誉。代表译作有《深度教学:运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法有效开展备课设计和课堂教学》。 苏勇,博士、教授、博导。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复泰实战商学院名誉院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管理50人论坛”创始成员。出版著作30多部(含合著)及发表论文200余篇。担任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社会科学智库专家。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获评“东方讲坛最受欢迎的十大讲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中国创意管理杰出华人奖”等多个奖项。近年来主持“改变世界: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访谈录”大型研究项目。
技术驱动的价值观 中国制造业在开展国际代工业务过程中积累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事实。有学者认为,与日本和韩国通过技术引进方式创建和培育自有品牌的发展道路不同,中国沿海地区的国际代工模式缺乏产品设计和研发优势,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信息来源和销售渠道严重依赖海外供应商和进口商。也有学者发现中国企业在开展 OEM 业务时,逐渐积累自身的研发能力,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进而创建自主品牌,实现了技术积累和创新。 对于宋郑还而言,则是另外一个故事,其在全球婴童用品产业价值链上的演进路线是先有自主品牌,为进军欧美市场拓展国际代工业务,在OEM 过程中强化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通过并购再行自主品牌国际化的本意。因此,技术和品牌是宋郑还自始至终坚持的两条自主发展红线。 什么是创新?创新等同于技术研发本身吗?宋郑还用两次技术发明的实践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即真正的技术创新必须以市场需求为最终目标。他的这一理念与经济学家熊彼特不谋而合,熊彼特将创新定义为“发明和市场的新结合”“创新就是产品的广泛普及”。也正是对满足市场需求的渴望,让宋郑还从最初多次出售专利的“发明家”身份转变为真正的“企业家”身份,因为企业家绝不会停留在发明创造一个概念或样品的成就感上。 2020年12月27日,宋郑还从中国工业大奖发布会上捧回一个沉甸甸的奖项,作为第六届16家获奖企业之一,好孩子是该奖项成立以来唯一获此殊荣的婴童用品企业。中国工业大奖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旨在表彰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代表我国工业化的方向、道路和精神,代表工业发展最高水平。 技术创新能力对婴童用品企业意味着什么?宋郑还的答案是关系到生死存亡。“好孩子在国际市场上经历了很多坎坷,每一次危机都告诉我们,创新要走在前面,一个企业必须要有技术储备。”好孩子对技术驱动企业成长的认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创业早期的“发现技术”阶段、全球化时期的“坚持技术”阶段和转型时期的“理念升维”阶段。早期,好孩子不仅发现技术对于商业成功的重要性,还发现技术研发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在国际化阶段,好孩子坚持OEM与ODM双轨并行,独创OPM模式,一边拓展国际市场,一边积累原创性技术,迅速成长为全球行业隐形冠军。在数字经济时代,好孩子主动谋求转型,从以产品创新为导向的技术研发转向以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为导向的技术创新。 2021年,好孩子全年新增申请专利528项,集团组建智能科创中心,并在美国CES展会上首次展出好孩子智能系列产品。宋郑还创办好孩子的第一桶金来自几次出售童车的发明专利。技术驱动是好孩子的立身之本;坚持原发性创新是好孩子逐步崛起为全球行业冠军的秘密武器,更是好孩子正在转型为全球孕婴童平台型企业的核心引擎。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制造如何实现创新转型,成为中国智造?好孩子集团董事会主席宋郑还以中国童车走向世界的管理实践给出启示:基于产业链价值视角的创新与变革是根本动力。好孩子集团创业三十载,在销售业绩上,从中国冠军成长为世界冠军,一直奔赴在自我超越的勇者之路上。本书通过深研宋郑还的技术观、质量观、品牌观、人才观和平台观,细述企业筚路蓝缕、生动详实的经营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