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无神论者(阿兰·德波顿文集)(精)

写给无神论者(阿兰·德波顿文集)(精)
作者: (英)阿兰·德波顿|译者:梅俊杰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5.20
折扣购买: 写给无神论者(阿兰·德波顿文集)(精)
ISBN: 9787532757794

作者简介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诉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内容简介

1 关于任何宗教,人们提出的最无聊、最徒劳的问 题当数,它是否是真的。此处所谓真,指的是宗教自 茫茫上苍下凡到尘世俗界,由先知和神灵以超自然的 方式司管着。 为节省时间,也冒着开卷便流失读者这一痛苦风 险,容我直言相告:按照上苍钦赐这样的定义,当然 没有一个宗教是真的。本书便为无神论者而作。这些 无神论者无法膜拜奇迹异能、神仙圣灵,不会听信灌 木树丛烧而不毁的故事,对于历史上非凡男女的超凡 业绩也缺乏浓厚兴趣。这些非凡男女例如13世纪蒙特 普尔恰诺的圣女阿格尼斯,据说她在祷告时能够双脚 离地悬空两英尺,还能让孩童起死回生,又说她在凡 俗生命结束时,坐在天使的背上从托斯卡纳南部升了 天。 2 对无神论者而言,试图证明上帝并不存在会是件 欣喜愉快之事。宗教的铁杆批评者们非常乐于把信教 者的愚蠢低能一点一滴地、毫不留情地暴露在光天化 日之下,不把敌手彻底笨蛋、十足疯子这样的面目揭 露个够,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如此作为固然令人酣畅淋漓,然而,真正的问题 却不是上帝存在与否,而是一旦你确定上帝显然并不 存在,又该如何自处呢?本书的出发点是,一个人必 定可以继续做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但也可以发现, 宗教时不时还是有用的、有趣味的、有抚慰,心的: 也还可以好奇地思考一下,或许能从宗教中汲取某些 观念和做法,用以丰富教门之外的世俗生活。 一个人可以对基督教的“三位一体”学说和佛教 的“八正道”无动于衷,但同时也可以对宗教的某些 方法生发一点兴趣,毕竟这些宗教在布道讲经、精进 道德、营造团体精神、利用艺术和建筑、唤起信众远 行求法、锤炼思想启发智慧、激发人们感恩春天之美 等等方面,都是各有其道的。这个世界已经饱受种种 信教的和不信教的偏执者的困扰,在这片天地中,一 定可以在完全拒斥宗教信仰与选择性地崇敬宗教仪式 和理念之间保持某种平衡。 正是当我们不再相信宗教系由上苍钦赐下达或者 依据天意设计打造时,事情才会变得兴味盎然。我们 然后便可认识到,世人发明宗教实出于两个核心需求 ,这两个需求绵延不绝,世俗社会如今也还无法特别 有效地加以应对。其一,尽管人类怀有根深蒂固的私 心杂念和暴力冲动,但我们终究需要在社会群体中和 谐地生活在一起;其二,我们需要应对令人生畏的各 种人生苦痛,不管是职业场上受挫失意,人际关系麻 烦连连,还是痛失至爱亲朋,或者垂垂老矣行将就木 ,人类太容易遭灾受难了。上帝或许已死,然而,曾 经促使我们树立起上帝的那些迫切问题依然困扰着我 们,仍在要求我们拿出求解方案。哪怕经人提示后我 们知道,耶稣拿七片面包几条小鱼让众人饱餐的故事 在科学上并不准确,但那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是挥之 不去。 现代无神论的错误就在于它未能看到,即使是在 宗教的核心教义遭到摒弃之后,宗教的诸多侧面仍然 不失其有益的意义。一旦我们不再感到需要非此即彼 地作出选择,即要么在宗教面前五体投地,要么对宗 教进行诽谤诋毁,我们便能自由地发现,宗教实乃无 数天才概念的宝库,借此或可纾缓世俗生活中某些最 最源远流长却又未予有效关注的病痛。 3 我自己生长在一个坚定的无神论家庭里,作为儿 子,我的双亲是不信教的犹太人,在他们心目中,宗 教信仰跟迷恋圣诞老人差不太多。我还记得父亲曾让 我妹妹黯然落泪的场景。本来,妹妹心中还有个不算 牢固的观念,觉得某一隐逸的神灵可能留居在宇宙某 处,但父亲却力图打消她的这一观念,当时妹妹不过 八岁。对我父母而言,假如发现社交圈内有人私下怀 有宗教情绪,他们就会表现出深深的怜悯之情,那种 态度通常只给予被诊断出有严重疾病的患者;而且, 从此你就难以说服他们再正眼看待人家。 父母的态度强烈地支配着我,可是在二十五岁前 后,我的无信仰世界却经历了一场危机。我的怀疑情 绪萌发于早年聆听巴赫大合唱之时,此后当置身贝利 尼的圣母画作前又有所发展,最后在涉猎禅宗建筑艺 术时则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然而,一直要到我父亲去 世之后数年,我才开始直面自己心中的矛盾情绪,这 种情绪抵触着从小就被灌输的那些世俗教条。顺便说 一下,我父亲去世后葬在伦敦西北部威尔斯登的犹太 公墓,上面立有一块希伯来墓碑,相当奇怪的是,他 事先没有为自己作好更加世俗化的身后安排。 上帝并不存在,对于这一明确的信念我从来没有 动摇过。我只不过是获得了思想的解放,觉得可能存 在某种方法,既可以与宗教打交道,又可以不必接受 其超自然的内容。换句更形象的话说,这种方法就是 既心向上帝圣父,又不至于因此妨碍对家父的敬重和 追念。我意识到,自己对来世重生或者天国神仙一如 既往地抵触,但这并不能证明我理当放弃各路宗教中 的音乐、建筑、祷告、仪式、宴饮、圣地、朝拜、会 餐、经卷。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