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种方式教孩子

换种方式教孩子
作者: 孙钰
出版社: 中国纺织
原售价: 33.80
折扣价: 27.00
折扣购买: 换种方式教孩子
ISBN: 978750645449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四、与孩子的有效沟通从倾听开始 倾听既是家长教育孩子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教育孩子一个好的方 法。这是因为孩子的教育80%在于沟通,20%才是教育。而倾听正是亲子沟 通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解决孩子存在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与 孩子的沟通问题,而要使沟通顺畅,家长必须要学会和掌握倾听的技巧。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家长往往忽视了倾听,扮演着一个说教者的角色。 只顾自己唠叨,不听孩子的话,一次次拒绝和打断孩子说话。时间久了孩子 就不再愿意与父母说话,沟通也就非常困难。当你抱怨孩子不愿意与你沟通 ,孩子总把事情闷在心里时,你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与你沟通。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愿意与父母沟通的,但是,亲子之间的沟通之门往往 被父母们在无意中关闭了。请看看下面的场景: 场景一:妈妈正在做饭,孩子回到家高兴地跑到妈妈身边:“妈妈,我 们班今天发生了一件很好玩的事!”“没看我正忙着?还不快去做作业!别 整天疯疯癫癫的光想着好玩。”孩子一下子蔫了。 场景二:爸爸在看电视,孩子走到身边说:“爸爸,我想跟您说件事。 ”“行,什么事?你说吧!”爸爸答应了孩子的要求,但却没有认真倾听孩 子的诉说。孩子说的时候,虽然在哼哼呀呀地附和着,但眼睛却一直盯在电 视上,根本不正眼瞧一眼孩子。最后,孩子气呼呼得说:“不跟你说了!” 转,身离去。 场景三:班主任打电话找家长,说孩子在学校打架了。孩子放学回到家 ,一肚子怒火的你开口就骂:“你这个浑小子,整天不干好事,净干坏事! ”孩子嘟囔着:“我、我……”似乎想说明打架的原因。“我什么我,你还 有什么好说的?”孩子委屈得流下了泪…… 从这几个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愿意说,而是做家 长的容不得孩子说。这样的做法,怎么能够全面地了解孩子,怎么能够走进 孩子的内心世界呢?不了解孩子,与孩子沟通能不费劲吗!要想和孩子沟通 ,就必须学会倾听。倾听是和孩子有效沟通的前提。不会或者不知道倾听, 也就不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什么,连孩子想什么都不知道,何谈沟通? 那么如何正确的应用倾听艺术,使自己在和孩子沟通的中收到良好的效 果呢? 一要有主动倾听的意识。父母千万不能因为孩子小,就忽略他们的表达 欲。不要总是居高I临下,要经常蹲下去,与孩子面对面,平等地互相倾听 与诉说。倾听孩子谈话的过程中,运用眼神或简短的语言表示出你听的兴趣 。切忌表现出不耐烦,或说出让孩子扫兴的话语。 二要允许孩子申辩、解释。现实生活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孩子犯错时 ,父母凭着自己了解的情况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和责备。当孩子申辩、解 释的时候,父母会气上加气,对孩子一声断喝:“住口,不用解释了!”这 种做法对孩子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孩子有时候犯了错,可能有一定的原因, 应该让他申辩和解释,老是用“你不用解释!”来制止孩子,孩子渐渐就会 放弃为自己辩解的权力,他会背着许多冤屈,一个人默默承受,长久下去可 能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三要善于运用倾听的净化作用,协助孩子及排解情绪等方面的问题。倾 听是了解的开始,在心理学上,倾听更具有净化作用。当孩子遭遇挫折、困 顿、失败和难过时,积极的倾听能够沉淀和过滤孩子复杂而奔腾的情绪,帮 助孩子解决存在的问题。就像眼睛里进了一粒沙子很难过,但当眼泪将沙子 流出来后,便会觉得舒服多了。请看下面的案例: 孩子:妈妈,我讨厌上学,因为全班的同学都欺侮我。 母亲:全班的同学都欺侮你? 孩子:对啊!我跟艾莉借橡皮擦,她都不肯借给我。 母亲:你觉得很没面子。 孩子:玛莎和我赛跑输了,就说我偷跑,其实我根本没有偷跑。 母亲:嗯,还有呢? 孩子:老师叫我登记成绩,他们就说我是马屁精。 母亲:喔…… 孩子:我的作文被老师贴在墙报上,特伦斯就说我是抄来的。其实,我 哪有抄。 母亲:那怎么办?全班同学都在欺侮你? 孩子:其实……也没有啦……不是全班啦…… 母亲:有一半的同学在欺侮你? 孩子:也没有那么多啦! 母亲:至少有十个同学欺侮你吧? 孩子:哪有?这次班上全数通过,我当选模范生呢! 母亲:哦…… 孩子:其实就只那三个人啦!因为他们嫉妒我的功课比他们好!可是… …也还好啦!上次他们还请我吃冰淇淋,有一次我脚痛,特伦斯还帮我打午 餐呢! 这位母亲没有大段的说教,只是用简短的回应,特别是用“嗯、喔,、 哦”等简单的回应,就帮助孩子改变情绪和想法,解决了她认为全班同学都 欺侮自己的问题。 四是要注意运用反映倾听,帮助孩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谓反映倾听, 就是试着了解孩子的感受和想法,然后用不加入自己的意思、分析、劝告及 任何判断的话表达出来,向孩子求证,进一步了解孩子话语中隐含的意义。 找出孩子隐藏的感受和问题的症结,帮助孩子从合理、正面、积极的角度觉 察自己的感受,使负面情绪得到疏解。反映倾听是一种开放式的沟通反应, 是父母对孩子感受表达的回馈,让孩子有“我被了解”的感觉。例如,孩子 带着怒气告诉爸爸:“我讨厌体育老师,他从不让我上场参加篮球比赛,每 次比赛我都是坐在场边。”爸爸听了这话后或许有下面几种反应。 ①“你应该告诉体育老师你的想法,应该知道怎样为自己争取权利。” ②“你自己技术不行还怪老师。小时候叫你练球你就是不肯。” ③“我相信通过练习你会进步的。要有耐心,老师还没看到你的潜能。 ” ④“我去找你们老师谈谈。这对你不公平,你想打球怎能不让你打。” 上面的四种反应都不能有效的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甚至会导致孩子出现 其他问题。那么我们看看如何采用反映式倾听,帮助孩子解决自身的问题。 爸爸:“看样子你在生老师的气,因为他没让你参加比赛。” 儿子:“可不是吗?打篮球挺有趣,尤其是在比赛的时候。” 爸:“你很想参加比赛,可是你现在有点失望,因为同学之间有竞争? ” 儿子:“是啊,也许我应该加强练习,提高球技,才能有机会上场。” 可见,所谓反映式倾听,是父母在听孩子讲话时,简单扼要重述孩子的 感受以及这种感受产生的情绪原因。父母就像一面镜子,把孩子说的话或表 达的感情接收过来,然后再反映回去。反映式倾听是一种尊重孩子的态度。 父母可以不同意孩子的想法,但通过反映式的倾听表示愿意真诚地了解他们 的感受,包括字面上的意思或隐含于背后的意思。 五要巧妙的表达你的意见,在倾听孩子的述说中,不要表示或坚持明显 与孩子不同的意见。因为孩子希望的是家长“听”他说话,或希望家长能设 身处地地为他着想,而不是给他提意见,批评他。你可以配合孩子的述说, 巧妙地提出你的意见,比如孩子说完话时,你可以重复他说话的某个部分, 或某个观点,这不仅证明你在注意听他所讲的话,而且可以用答话式陈述你 的意见,如“正如你所说的,我认为……”等。 P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