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管理者的读人笔记/智鼎智库

写给管理者的读人笔记/智鼎智库
作者: 胡炜//田效勋
出版社: 人民邮电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2.40
折扣购买: 写给管理者的读人笔记/智鼎智库
ISBN: 9787115424648

作者简介

田效勋,人才甄选与领导力发展专家,北京智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咨询师;管理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全国组织干部学院特聘教员,人社部、***国资委特聘人才专家,北京师范大学MBA客座教授;为中国银行、**电网、中国人寿等知名企业提供人才管理咨询与培训服务;在中国较早系统、规范地应用评价中心技术于组织的人才甄选和发展。 过去出版专著:《竞聘上岗》《过去预测未来:行为面试法》《发现领导潜能:情景模拟测验技术应用手册》。 胡炜,从医学跨界到应用心理学,再在北京智鼎管理咨询公司从事人才管理咨询10年,担任公司人才评价与发展事业部总经理;在任期间,读了不下19000人,为众多世界500强企业、企***提供人才管理咨询和培训服务,覆盖包括企业中高层管理者、骨干员工等上万名学员,是**在该领域新锐的潜心研究、实践与推广者;也是人社部**公务员局特聘讲师,**职业规划师;现供职于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 过去出版专著:《校园鉴宝——校园招聘规范化*作手册》《开发领导潜能——MAP领导力手册》 个人微信公众号:Read_people。

内容简介

有了对他人的**印象之后,人们又会启动怎样 的内心过程呢?我们通过对管理者用人和面试官招聘 的大量观察,发现一些有趣的情况:形成**印象后 ,有人会说,这个人很像谁谁谁;还有人会说,我推 测他应该是天蝎座的(星座分析貌似成为读人的主流 文化了)。**种说法是类比,第二种说法是归纳, 我们在分析判断的时候,都会不自主地把读人的信息 和已有的经验相关联。 征得本人同意,下面我分享一位接*过我读入辅 导的管理者王总的例子。 王总是某供应链集团下属采购团队负责人。他的 团队中,有个员工小李做了违反职业道德、妨害组织 利益的事情,这件事情影响了小李的职业生涯,导致 小李离职了。后来,团队另外招聘了小陈来接替小李 的工作。在招聘面试小陈的时候,王总就从“很多方 面”觉得小陈和小李**相似,用王总的原话来说就 是,“当他坐下来,一开口我就觉得怎么又来了个小 李?” 后来,王总用了大量的精力去关注小陈和小李相 同的地方,例如下面这些“证据”:小陈和小李是一 个地方的人,小陈和小李都对钱看得很重,小陈和小 李都“怕老婆”,小陈的气质“感觉”和小李很接近 ……呵呵,是不是越说越悬了?当然,小陈的能力是 没问题的,当时又缺人手,于是小陈还是进入到了王 总的团队中。 当我们内心对一个人提防和不待见的时候,我们 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且让人觉察到吗?答案是肯定 的。所以,小陈入职后,总觉得和王总的沟通不顺畅 ,而王总也觉得面对小陈时很别扭。 我辅导王总做了两类事情,**类是让他发掘小 陈被别人肯定的地方,以及对团队工作的具体贡献到 底在哪里?第二类是当王总对小陈的良性看法积累到 一定时期后,让双方坐下来一起喝了一场大酒,推心 置腹地交流了一次。 王总后来反馈,那次交流“颠覆了他对小陈的印 象”。王总在工作中也观察到,小陈虽然看重金钱, 但不会利用手里的资源牟利,有好几次小陈负责的供 应商邀小陈“活动活动”都被小陈拒*了,此事换作 小李可能就不一样了。再深挖,小陈为什么看中钱, 是因为当时他刚买完房,有很大的房贷压力,同一时 期父亲又生病住院了,后来,小陈从朋友那借钱才度 过难关。 结束辅导的时候,小陈已经从不顺畅的工作境地 中脱颖而出,成为团队内绩效**的骨干员工。其实 ,真正颠覆王总对小陈印象的不仅是这一场大酒,* 是王总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自己对小陈的认识。 我们过去的经验是在有限条件下形成的,经验迁 移到当前,能够成立是需要有对等的情景的。世界上 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一样的人。所 以,过去的经验有多少能够**用于对人的判断呢? 虽然不同人之间很难类比,但对于同一个人而言 ,以下三类过往的经验信息可以用作未来的读人预测 。 **,环境(情景)可以类比。比如某个销售团 队的主管在与团队沟通销售方案的过程中频频出现剑 拔弩张的对抗,那么情景的归因是群体互动场景。 第二,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效果或目标 )可以适度类比。前面例子中那位与群体剑拔弩张的 主管之所以强势,是因为他掌握了一条其他人不知道 的信息,而且他所有说服大家接*自己观点的动机出 自真心希望帮助大家理解(这条不能说出来源的)信 息。 第三,内在动机及行动的目的(理由)可以类比 。上述这位主管把团队成员当成家人,所以说话时不 注意措辞,而且他认为时间紧、任务急,先搞定事再 说,自己人的感*稍后再管。行动的结果是,大家虽 然认可他的建议,但过程体验不好。 那么,当以后再有这样的情景(与团队意见分歧 ,同时他又掌握了不可说的关键信息),主管还抱着 同样的目的(时间紧、任务急,任务是大家*益的) ,我们就可以预测主管还是极有可能地采用剑拔弩张 的行为方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过去行为可以预 测未来,但不等于过去一定预测未来”。 P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