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富歇(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插图本茨威格传记丛书

约瑟夫·富歇(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插图本茨威格传记丛书
作者: (奥)斯·茨威格|译者:张玉书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0.20
折扣购买: 约瑟夫·富歇(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插图本茨威格传记丛书
ISBN: 9787020132867

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创作诗歌、小说、戏剧、文论、传记等,以小说和传记成就为著称。他的小说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并带有戏剧的味道。他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出人物各种复杂的感情活动和心理状态。评论界称他为“打开弗洛伊德危险闸门的心灵猎手”。代表作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伟大的悲剧》《成功的秘诀》《昨日的世界》《象棋的故事》《人类群星闪耀时》等。

内容简介

一七五九年至一七九三年一七五九年五月三十一日, 约瑟夫·富歇——还远不是什么奥特朗特公爵呢——出生 在港口城市南特。父辈是海员、商人,祖上尽是海员,因 此不言而喻,这个长子也该去当航海家。不是去海外经商 ,便是当个船长。可是这个体弱多病、贫血而又神经质的 丑陋孩子,从小便显得对这种无比艰苦,在当时确实是英 勇豪迈的行业极不适合。离岸两海里,他已经晕船,跑了 一刻钟,或者游戏十多分钟,他已觉得疲倦。做父母的不 无忧虑地盘算,这个娇弱的孩子该怎么办。一七七〇年的 法国,于思想上业已觉醒,并且进取心切的市民阶级,还 没有合适的地位呢。法院、行政机关,每个衙门每个地方 的肥缺全都留给了贵族。在宫廷里当差得要伯爵的纹章, 或者像样的男爵爵位。即使在部队里,出身市民阶级的人 ,熬白了头发,也不过混上个排长。在这腐朽没落的王国 里,第三等级还处处受到排挤。难怪二十五年后,第三等 级要用拳头来夺取他们长期以来伸手乞求而遭到拒绝的一 切。 剩下的只有教会一途。这个千年帝国,在人情世故上 不知比各个王朝高明多少,也比它们聪明、民主、心胸博 大。它总是启用一切才俊,即使出身极为卑微,也被吸收 进它那无形的帝国。小约瑟夫在奥拉托利会学习时,已经 成绩斐然。毕业后,他们自然乐于让他担任数学和物理教 师,担任学监和校长。自从耶稣会被逐后,奥拉托利会在 法国各地领导天主教会的教育。富歇二十岁时,便在这个 修会里任职,虽然职位卑下,难以发迹,可毕竟是所学校 。他在这里自我修养,边教边学。 要他发了做神父的愿心,原本可以爬得更高,当个神 父,也许还能当上主教,或者红衣主教。他初涉人世,刚 刚起步,本性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显现出来。那就是不愿完 完全全、无可挽回地把自己和某人或某事拴在一起。这可 是约瑟夫·富歇的典型作风。他身穿修士的衣裳,剃着神 父的头,和别的神父一样过着僧侣的生活。在奥拉托利会 的十年里,富歇从外表到内心和一个神父毫无差别。但是 他不受更高的圣礼,也不发任何誓愿。无论在什么环境里 ,他都为自己留着退路,留着顺风而变的可能性。他投靠 教会也只是权宜之计,并非完全投靠。以后投靠革命、督 政府、执政府,帝国或者王国,均是如此:约瑟夫·富歇 ,对上帝尚且不肯答应终身效忠,更何况对一个普通人了 。 从二十岁到三十岁,足足十年之久,这个脸色苍白、 寡言少语、半僧半俗的神父,在寂静的修道院的走廊、食 堂里走来走去。他在尼奥尔、索默、旺多姆、巴黎教书, 可是并未感到居地变异。因为无论在这个城市或是那个城 市,神学院教师的生活总是同样的平静穷酸,朴实无华, 总是深居在寂静的院墙之内,永远与世隔绝。二三十个学 生,四十来个学生,教他们拉丁文、数学、物理。全是些 面色苍白、身穿黑袍的男孩,带他们去望弥撒,在卧室里 监督他们睡觉。教的是科学书籍中单调的教材,吃的是蹩 脚的伙食,领的是微薄的薪水,穿的是一袭磨旧了的黑袍 ,过的是修道院里简朴的生活。这平静隐遁的十年,犹如

富歇,这个政客形象被茨威格刻画得栩栩如生,而这种典型的意义远远超越了时代。

书籍目录

前言 一 青云直上 二 里昂的郐子手 三 与罗伯斯庇尔的斗争 四 督政府和执政府的部部长 五 皇帝的大臣 六 反对皇帝的斗争 七 并非自愿的插曲 八 和拿破仑的后斗争 九 下野沦亡 关于富歇的传记

媒体评价

茨威格在全世界所赢得的声誉实至名归……他*让我欣赏的一点就是其独特的天赋,能够凭借心理上和艺术创作上的技巧令历史上的某些时期和人物形象变得栩栩如生。 评价茨威格毕生的作品并非易事,是得倾其毕生所能方可完成的任务。 ——托马斯·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