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托之重(范博宏论家族企业传承1)

交托之重(范博宏论家族企业传承1)
作者: 范博宏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4.60
折扣购买: 交托之重(范博宏论家族企业传承1)
ISBN: 9787506075954

作者简介

1996年于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得金融学博士学位后在香港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曾任职于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学院及财务学系联席教授、经济金融研究所主任。范博宏对华人民营与家族企业治理及传承问题有前沿且权威的研究,他也是新兴市场公司金融与管理问题专家。他经常在世界各国的学术会议与商业论坛中演讲,研究成果在多种世界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并被包括《经济学人》、《纽约时报》、英国《金融时报》、《亚洲华尔街日报》、香港《南华早报》等国际主流媒体广泛报道。范博宏是数个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新财富》杂志的学术顾问与公司治理专栏执笔人。他不定期担任东亚家族企业、世界银行、世界经济合作组织及亚洲开发银行的咨询顾问。近年,他致力研究与宣讲家族与企业长青之道,他的家族企业治理讲座与课程学员遍布东南亚、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

内容简介

家族企业作为世界上最具普遍意义的企业组织形 态,在世界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世界各国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都在顽 强地生存并发展着。美国学者克林·盖尔西克认为, “即便是最保守的估计,由家庭所有或经营的企业也 占全世界企业总数的65%到80%。全世界500强企业中 有40%是由家庭所有或经营”。 在中国,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才掀 起家庭经营的第一次浪潮。但随着私营经济在国民经 济中的地位逐渐得到认同,占私营经济绝大比例的家 族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并日渐成为中国民营经济的 重要力量。就上市公司而言,根据《福布斯》中文版 的报道,截止到2011年9月30日,沪深两地证券市场 的上市企业一共有2272家,其中民营企业1268家,这 当中家族企业有460家,占民营上市企业总数的 36.28%。 除了它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角色之外,家族企业 之所以值得我们关注还有一些特别的原因。与非家族 企业在经营管理以及人员任免上标准的流程不同,家 族企业更具有“个人色彩”。这种“个人色彩”可以 表现在家族领导人的个人管理风格上,也可以表现在 该家族所拥有的社会关系或价值导向上。这些与众不 同正是家族企业竞争力与活力的来源。可惜的是,这 种“个人色彩”依附个人存在,很难像房产、商铺那 样传给下一代。在企业面临交班的时候,接班人很有 可能无法维持企业赖以发展的竞争力,让企业在交班 后损失惨重。 笔者在香港中文大学进行的一项对近20年来中国 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的250宗家族企业 传承案例的研究显示,家族企业在交接班过程中都要 面临巨大的财富损失。从交接班发生的前五年到后三 年,在这八年时间里,企业扣除市场变动后的累计股 票超额收益率平均为-60%,也就是说,如果在交接前 五年企业值100块钱的话,等到接班后,其价值就只 剩下40块了,损失之大,可想而知,对社会有价值的 企业若是无法持续经营,新一代人就只能像上一辈一 样从头来过了。这不仅仅是企业家及其家族的损失, 更是社会的损失。 正因为家族企业在交班过程中需要面对如此之大 的挑战,在交班时间到来之前早一些面对可能出现的 一系列问题,主动去寻求这些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案就 显得尤为重要。未雨绸缪是面对这一挑战的最佳方式 。在随后的章节中,本书将针对不同家族企业的状况 ,系统地给出一整套家族企业传承规划方案,以期成 为家族企业传承路上的“指南针”。 1.什么是家族企业 “家族企业”这个词反反复复被提到,那到底什 么样的企业才算是家族企业呢?从字面上来看,“家 族企业”就是家族的企业,这个简单的包含关系其中 有哪些深意,需要细细去挖掘。家族企业,这种看似 古老的商业组织形式,是不是已经落后到需要被历史 淘汰?家族企业是不是非得要去家族化,变成职业化 的非家族企业?这些问题的答案会在本节一一呈现。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