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河北人民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3.60
折扣购买: 彼年红豆(中国古代爱情诗歌漫谈)
ISBN: 9787202094921
高峰,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古典诗词学、中国文学与地域文化等领域学术研究,出版多部论著,发表论文近百篇。
◇热切向往 《礼记》卷七宣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孟子》中也引述告子之言:“食色性也。”怀 春少女情欲的炽热,就像是对于饮食的饥渴。《诗经 》当中就不乏“未见君子,怒如调饥”(《周南·汝 坟》)、“婉兮娈兮,季女斯饥”(《曹风·候人》) 的诗句,将情欲与食欲并提。此外,南朝乐府民歌《 子夜歌》“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日冥当户倚,惆 怅底不忆?”陆机《为顾彦先赠妇》“愿保金石志, 慰妾长饥渴”等句,也都真切流露出怀春女子对于美 好爱情的热切渴望。《诗·小雅·隰桑》由桑林枝叶 茂盛,兴起女子情爱的冲动。她想象与情人在茂密的 桑林里幽会的快乐:“既见君子,其乐如何”、“既 见君子,云何不乐!”仿佛耳畔听到了缠绵的情话: “既见君子,德音孔胶。”于是,在最后一章就将女 子对于爱情的渴望和盘托出:“心乎爱矣,遐不谓矣 !中心藏之,何曰忘之?”如此执著的爱恋怎能淡忘? 这就更加突显出爱的坚贞不渝。 这样的情感在南朝西曲歌《杨叛儿》中表现得非 常新奇热烈。其二开头两句交代女主人公家门口的景 致,由此兴起女子情感的抒发: “欢作沉水香,侬 作博山炉。”女子设想,情郎(“欢”)要是作沉水香 的话,那么自己(“侬”)就是与他相依相伴的博山炉 。这里,女子不是将自己比香、男性比炉,而是显出 对情郎痴心呵护的情态,也就表现出这位女子追求爱 情的热烈、大胆和主动。其五写得格外巧妙: 欢欲见莲时,移湖安屋里。芙蓉绕床生,眠卧抱 莲子。这首短诗具有字面描绘和谐音寓意两层涵义。 如果从字面直接解读,是诗中的女子对情郎说:你若 想方便地欣赏荷花,那就把荷花池搬到房间里面来, 荷花开放在床铺的四周,你躺在床上就能抱着莲蓬入 眠。这样的画面想象确实匪夷所思,给人以置身神仙 洞府的奇妙感受。然而这首诗歌的谐音寓意,则是女 子对情郎的殷切期盼:你想要追求爱情的话,那就主 动到我屋里来相会吧。那样,我就能够时刻见到你, 日夜和你相依相偎。如此炽热的爱情表白,通过富有 江南情味的“芙蓉”、“莲子”等等植物意象来谐音 双关,都显得缠绵含蓄、意味深长,给广大读者带来 青春激情的触动,也感受到优美的艺术魅力。它与北 朝民歌《地驱歌乐辞》中的“枕郎左臂,随郎转侧” 异曲同工,然其含蓄温婉与率直明朗的风格差异又判 若云泥。 同样描写江南莲花掩映中的青春悸动,晚唐词人 皇甫松的《采莲子》词别具风神: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 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情窦初开的少女在波光粼粼 的荷塘中欣赏秋光,采摘莲子,突然被岸上一位英俊 少年迷住了,任凭自己的莲舟轻轻飘荡,爱情的火焰 悄悄燃起。她下意识地抛出一颗莲子,一颗少女初恋 的心。她是大胆的,也是羞涩的,就在这“无端”的 冲动过后,就从痴情的刹那间醒悟了过来,害怕被别 人看见,脸腾地涨红了,独自害羞了好半天。这是一 种甜蜜的羞涩。在这里,没有人世间的种种拘束,而 是两情相悦的自然吸引。况周颐在《餐樱庑词话》中 评价此词道:“写出闺娃稚憨情态,匪夷所思,是何 笔妙乃尔!” 怀春少女对于爱情的热切向往得不到心仪对象的 积极响应,往往就要忍受单相思的折磨。 P14-15
高峰编*的《彼年红豆(中国古代爱情诗歌漫谈) 》依循爱情、婚姻发展的先后阶段,掬取古代诗歌长河中的一朵朵浪花,形象展现青年男女在爱情、婚姻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和心态特征,同时也体会到不同时代、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爱情诗歌的风格差异,* 为真切地感受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情爱之真、人性之善、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