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科技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18.70
折扣购买: 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
ISBN: 9787553722306
冀连梅,女,北京和睦家医院药房主任。2000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药学硕士学位。先后于2001年和2007年考取中国职业西药师资格和美国外国药师同等资格。曾任职于北京国际SOS救援中心、美国新泽西沃尔玛连锁药房。工作之余致力于通过网络、杂志、电视节目等渠道向公众普及安全、合理用药的知识,备受30余万微博粉丝推崇。
抗生素类药都是处方药,一定要在医生的帮助下 使用,不要因为家 里的药箱里还有上次生病时剩下的,就自己随便吃。 每次生病你可能会 表现出发烧之类的相同症状,但这不代表得的都是同 一种病,也许每次 都是不同病因导致的不同部位被感染。只有医生才有 能力指出具体病因 以及感染的部位,比如“细菌性肺炎”,这一具体名 称明确了引起生病的 是“细菌”,给出了感染部位是“肺”,而不是其他 地方。甚至更细一点, 医院的化验室还能检测出是哪种细菌感染,不同的细 菌对应着不同的抗 生素选择,比如链球菌感染对应的选择可能是青霉素 类的抗生素。而支 原体感染对应的选择可能就是红霉素类的抗生素,等 等。 另外,不同部位的感染也对应着不同的抗生素选 择。感染发生在肺 部和脑部,对应的抗生素选择会不同。针对不同部位 的感染,需要考虑 具体抗生素在不同感染部位的富集浓度,比如有的抗 生素能穿透血脑屏 障在脑内感染部位富集,而有的抗生素则完全被血脑 屏障阻挡在外,对 脑内感染无能为力。 还有,治疗身体不同部位的感染,需要的疗程也 不同,例如乳腺炎 需要的疗程是10~14天,而不复杂的泌尿系统感染常 常只需要3天。所以, 不是随便一个抗生素就能拿来治疗各个部位的各种细 菌感染。网友们常 常问的“我该吃哪种抗生素?”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我是没办法回答的, 也不是写本科普书就能教会的,干这活儿得靠接受过 多年医学教育并且 有临床实践的专业医生,咱普通老百姓自己真胜任不 了。 不过,咱老百姓虽说不能自己给自己诊断疾病和 开处方药,但大概 了解一下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致病原因以及治疗这类疾 病的最新推荐意见 还是有好处的。 比如幼儿常见疾病“中耳炎”。这种疾病通常症 状就是耳朵疼。还不 会说话的宝宝若患了中耳炎,一般会一直哭不停,并 且还会用手去抓耳 朵。诊断中耳炎要进行耳膜检查,若发现耳膜泛红, 鼓起来,甚至破了, 就可以确诊为中耳炎。20年前,一诊断出中耳炎,医 生就会给患者开 阿莫西林或其他抗生素进行治疗,但这几年治疗方法 有所改变:如果患 中耳炎的儿童年龄在两岁以上,可以先对他进行观察 ,同时吃止痛药缓 解症状。48小时之后,如果他的症状还没有缓解,再 给他用抗生素也 不迟。之所以先不急着用抗生素,是因为目前的医学 证据表明,中耳炎 通常是由感冒引起的,感冒会导致鼻塞。鼻塞又会导 致耳膜内外压力无 法平衡,造成耳膜肿胀及疼痛,因此,有些中耳炎的 治疗也可能不需要 使用抗生素。 再比如“急性鼻窦炎”。美国感染病学会最新《 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治疗指南》指出:多数鼻窦感染由病毒引起,这种情 况不应使用抗生素。 出现下面的情况,才可能判断感染是细菌性的,需要 用抗生素治疗:1症 状持续≥10天且无改善;2,症状严重(发热≥39℃、 流鼻涕及面部疼痛 持续至少3~4天);3,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持续5~6 天有改善后,又 出现新的发热、头痛或流鼻涕等症状。针对细菌性鼻 窦炎,《急性细菌性 鼻窦炎治疗指南》推荐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 疗,而不是现行的 标准治疗药物阿莫西林,其原因在于加用克拉维酸钾 有助于对抗抗生素 耐药。另外,由于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复方新诺明 等过去常用的抗生 素出现了很高的耐药性,《急性细菌性鼻窦炎治疗指 南》中也不再推荐。 用抗生素治疗轻度感染时,常常首选口服的抗生 素。而治疗中、重 度感染的时候,可能最初医生给你开的是输液用的抗 生素药方,因为这 个时候病情紧急或者严重。但一旦病情稳定了,就可 以换成口服的抗生素, 这在临床上叫作序贯疗法。我们都知道吃口服药要比 输液更安全,所以, 当医生给你开药时,你要学会多问医生一句:“我一 定要输液吗?能不能 换成口服的?”如果可以的话,就尽量选择使用口服 药物。 “惜抗生素如金”是2012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网站抗生素科普的 主题。在这个主题中,强调应把抗生素看作和我们所 拥有的金银珠宝一 样珍贵,如果毫不珍惜地滥用,我们未来将无药可用 !普通的感冒发烧、 流鼻涕、咳嗽、嗓子疼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 毒没有治疗作用, 因此不要轻易使用抗生素去治疗感冒!但当感冒后出 现呼吸短促或者呼 吸费力,或者症状好转后再次出现严重症状(如恶心 、呕吐、高烧、寒 战和胸痛)时,就有可能出现了细菌感染的并发症, 要及时去医院找医 生来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了。一旦医生明确你的感染 是细菌性的,要足 剂量足疗程地使用抗生素。记住,一定要“足剂量足 疗程”使用!P12-14
【书香当当】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第9届网络书香节亲笔签名版] ★一本专业药师用良心写就的药学常识书,一本中国人居家***的安全用药权威指南。 ★中美双重认证职业药剂师以13年资深经验深入阐述亿万国人*关心的用药问题。 ★@和睦家药师冀连梅应30万微博粉丝要求,诚意奉上本书,生动讲述国人必须知道的用药常识:抗生素≠消炎药,对滥用输液说不,感冒用药如何规避误区,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女性如何安全用药,居家***非处方药小药箱…… ★市场上感冒药和退烧药品种繁多,家长根本不懂如何区分,比如泰诺林和美林的成份,还有小时候退烧常用的安乃近,有什么区别?父母该选哪一种为孩子退烧?使用单一成份退烧药还是复方药?该如何用?这是大家都不清楚的。冀药师举了诸多实例告诉大家*安全的退烧药是什么成分的药、以及它们的商品名,孩子使用*有效、*安全的药量是多少。每每看到这类文字,我都会仔细地阅读并消化,因为这些宝贵信息,我们普通人很难获得,也很难得到如此详尽解释的。 著名演员马伊 ★冀连梅还没有出版这本书之前,我就多次和她提过,想把她微博上面的用药常识结成集子,免费发放给来我们医院就诊的人。因为我知道这个以药养医的时代,老百姓多么需要这样一本书,而她能把枯燥的用药常识讲得那么生动、明白。非常幸运,我见证了她从一名普通药剂师走向“微博名药师”的过程。 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 更多精彩推荐: 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 虾米妈咪育儿正典(套装全2册) 只有医生知道(套装)
书籍目录
推荐序一药师,其实是专业药物咨询师(盘仲莹)
推荐序二 为爱关注,为爱守护(张羽)
推荐序三 谢谢你一直在这里(马伊)
自序对用药,我永远心存敬畏
章必须知道的用药常识
抗生素是把双刃剑:杀敌一万,自损三千
对输液治感冒说“不”
用药无小事,理念决定疗效
第二章宝宝的健康你做主
感冒不用药,一周也会好
治幼儿急疹和川崎病,退烧消炎药常用
治疗中耳炎可用抗生素
药物不是缓解便秘的选择
及时护理,秋季腹泻可自愈
预防手足口病的五句真经
用心呵护,让宝宝远离尿布疹
湿疹的护理和治疗是一场持久战
去蚊虫,还宝宝宁静
长身体,补钙还是补维生素D
别盲目给宝宝吃增高药
获取维生素D和防晒,不可兼得
环境是好的祛痱药
疫苗是宝宝健康的保护伞
宝宝用药容易犯的7个错误
第三章 备孕怀胎是一门技术活
备孕叶酸,你吃对了吗
别轻易对胎儿宣判死刑
远离3 类药,给宝宝好的保护
高效备孕新主张:排卵试纸 好心情
补铁补钙,食补胜过药补
轻微孕吐调饮食,严重孕吐及时就医
接种流感疫苗,收益大于风险
过敏性鼻炎,冲洗也是一种治疗手段
护理好皮肤,美丽过孕期
切忌服用安眠药
再安全的通便药,也要谨慎使用
孕期安全用药说明
第四章 把质的母乳送给宝宝
你要远离的用药雷区
感冒了,相信身体的自愈力
乳腺炎也可以边吃药边哺乳
所谓安全减肥药都是幌子
可选择使用的三类眼药
得了荨麻疹,大多数抗过敏药都能用
善用信息渠道,规避无心之错
哺乳期安全用药原则
第五章 认识这些常用药,有备无患
自我药疗常识
居家***非处方药清单
不同剂型不同用法简介
避开国人8 大常见用药误区
后 记 专业“抓药的”,能给你可靠的用药指导
附录1 上海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
附录2 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曲线
附录3 中美疫苗接种计划对比
试读内容
对用药,我永远心存敬畏(冀连梅)
4年前,我刚回国那会儿,经常有亲朋好友问我:“去哪个公立的大医院工作了?”我对他们说:“没去公立的,在私立医院呢。”他们听后总是会很吃惊,他们会习惯性地把私立医院和公交车上做不孕不育广告的民营医院联系起来,然后就会不解地问:“你一个协和毕业的研究生,又有在美国工作的经验,为什么要去这样的医院呢?”我就和他们解释,私立医院也有高端和低端之分,我在高端私立医院能做的事都有哪些。很费力地解释一通后,他们仍然很难想象我的工作状态,毕竟高端私立医院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还有点远。
我庆幸自己生活在微博时代。差不多两年前,我开始在微博上普及安全用药的知识。我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知识和临床经验分享出来,不仅收获了普通网友的认可和信任,同时也为身边亲朋好友了解我的工作打开了一扇窗。
如果你是一位从未关注过我微博的读者,不清楚这本书能为你提供什么帮助,不妨借助我在微博上打开的这扇窗,先来了解我在微博上是如何帮助网友们的。我在微博上担负了以下四种角色:
其一,一个靠谱的药师。人们在网络上转发传播我的科普文章时,用得多的评语是“靠谱的文章”“实用技术帖”和“涨知识”等字眼。这样的评价源于我严谨理性的科普态度,这态度也会一直贯穿在这本书中。在网络上,我要求自己只编写药学领域内自己擅长的科普知识,不传播专业外的知识。在微博上撰写140字节的内容时,我常常要反复推敲,确认不会引起误解才向外发布。对于用一条微博不容易讲清的内容,我往往采用编写长微博的方式,把我所掌握的知识全面地写出后再传播出去。我相信这样的文章才更有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例如我写的有关湿疹护理和治疗的内容,在微博里被转发了4万多次,现在仍然被持续地转发着。对于专业内自己一知半解的知识,我会花时间和精力去检索文献,查找科学依据,将知识弄懂后再传播出来。例如,有不少网友向我请教美国顺势疗法产品的疗效和安全性,因为我日常工作中很少用到这类产品,对这类产品只是一知半解,于是我广泛地去查找文献,甚至特意打电话请教我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工作的同学。厘清这类产品的起源以及主流医学对它的看法后,客观地把这些内容写成科普文章发表出来,还附上我所参考的资料来源,让网友做到有据可查,取得了很好的科普效果。
其二,一个用药领域的“国际刑警”。网络上经常会有各种传言,今天说这个药在澳洲禁用了,明天说那个药在美国被查出有毒了之类的。很多时候这些信息只是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而断章取义的噱头,而这些信息常常会引发网友的恐慌。遇到这种情况,我就要充当起“国际刑警”的角色。我会到国外权威网站去查找原文出处,搞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后,再到微博上新闻本来的面目。例如,前段时间网络上传播着这样一条微博:“对乙酰氨基酚也不安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宣布,含对乙酰氨基酚(也叫扑热息痛)的止疼药可能引发严重皮疹,或致人死亡。”这么短短的两行字,让不少网友恐慌,打算回家立马把对乙酰氨基酚扔进垃圾桶。为了解事情真相,我特意登录美国FDA的官方网站去查找信息来源。原来,FDA是按照国际惯例通报药品不良反应,通报的是对乙酰氨基酚的一种非常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过去43年的时间内有107个这样的病例。事实上,这个药在美国药店随处可见,普通人有个头疼脑热自己就会买来吃,因此这107个病例是用了43年的时间从千百万人中收集到的,这其实是非常小概率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比走在大街上被雷击中的几率还低,咱能因为怕被雷击就不上街了吗?显然不能。FDA通报不良反应的目的也不是让大家看到药物有不良反应就不吃这个药,而是提醒大家万一出现这样的不良反应要能识别。经过我这样一番解释,网友也就不再恐慌了。
其三,对错误信息“拨乱反正”的专家。网络上的用药信息常常鱼龙混杂,网友们雾里看花难辨真伪。帮助他们拨开迷雾也是我在微博上常做的事。用药信息毕竟与八卦信息不同,八卦信息读读也就罢了,但用药信息是会被实际用到身体上的,一旦网友将错误的用药方法用到自己身上,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例如网络上经常会出现类似“90后妈妈的爱心小药箱”之类的帖子,这些常常是一些不具有专业背景的热心妈妈,以爱的名义传播的信息,里面的内容错误百出,却有很多人追捧,这很可怕。针对这些错误信息,我常常要逐条进行“拨乱反正”,并且不断提醒网友,药品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产品,如果不具有专业知识,只有热心,是不应该给别人提供用药建议的。专业的事情应该由专业的人员来做,老百姓获取信息也应该尽量从专业人员那里获取。也就是说,想获得用药常识,需要找药师;想获取育儿知识,去找儿童教育专家。妈妈们个人的用药经验,大部分时候是不具备专业参考价值的,适合她宝宝的病症不一定适合你宝宝的病症。经过我在网络上不断呼吁,关注我的网友慢慢就有了理性的思维,不会轻易相信各种不靠谱的用药信息了。
其四,紧急情况下的“救火队员”。“药师,某某药该怎么吃?急!”“药师,我哪里不舒服,该吃什么药?在线等!”“药师,我的宝宝误服了某某药,该怎么处理?”我的微博上,每天都有很多类似的求助留言。这个时候,我担负的角色便是“救火队员”,浇灭他们的焦虑之火。能直接指导用药的便直接给出意见,对于不适合指导病人自己处理的疾病,便会及时建议病人去看医生。
我相信,这本书能同样担负起上述四种角色,在读者遇到用药问题时,请记得拿出这本书寻求帮助。
冀连梅
2013年10月于北京
发烧38.5℃以下,首先物理降温
感冒还有个重要症状是发烧。宝宝发烧,很多家长反应就是赶紧吃药,其实这是错误的。下面我就重点谈谈宝宝发烧的问题。
在儿科,经常出现医生护士被打事件。在这些暴力事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宝宝的烧没有及时被退下来,家长着急,将宝宝没退烧归咎于医生无能,才跟医生护士起冲突的。家长紧张宝宝,担心发烧烧坏宝宝,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求医生一味地给宝宝退烧,真的好吗?别忘了,有些医生为了避免与家长起冲突,可能会使用地塞米松针或者含氨基比林的退热针强行给宝宝退烧,这真的好吗?
这里再强调一次,发烧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是人体在调动免疫系统来对抗感染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体温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成正比,个人的体质不同,体温调节的敏感度也会不同。有的人轻微感冒就能发烧烧很高,有的人即使身上有严重感染也不见得有很高的体温。绝大多数情况下,发烧是由于感冒、耳部感染或者支气管感染等引起的。这里说的“感染”可能是病毒感染,也可能是细菌等其它病原体感染。
使用退烧药只是缓解发烧的症状,不能清除引起发烧的感染,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治标不治本”,即退烧并不意味着是疾病好转。比如,是普通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发烧,吃退烧药就能退烧,但几小时后体温可能会再次升高,这是正常现象,反复高热3~5天很常见。退烧药并不能杀死引起感冒的病毒。引起感冒的病毒在人体内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般5~7天。身体会自主将病毒清除,不需要药物去治疗。事实上,也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如果宝宝身体出现了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本”治疗。若只是用退烧药给宝宝退烧,就只能缓解他发烧的症状,而不能将他的并治好。
通常情况下,腋下温度超过37.2°C,耳温超过37.8℃,口腔温度超过37.5℃,肛门温度超过38℃定义为发烧。腋温37.3℃~38℃为低热,38℃~39℃属于中度发热,39℃~40℃属于高热,40℃以上为超高热。绝大多数发烧是不需要打针退烧的,即便是高热和超高热也是如此。对于绝大多数3个月以上的宝宝而言,发烧本身并不危险,也不会烧坏脑袋。因此,只要他们腋下温度38.5℃以下,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好,玩耍等活动不受影响的话,就没有必要使用药物退烧,可以先为宝宝物理降温试试。
物理降温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洗温水澡,通过洗澡的方式达到全身散热的目的。给宝宝洗澡时,建议使用的水温是35℃~37℃。还要注意调整好浴室和室内的温度,不要使水温和室温有太大的差别。如果室内温度低于浴室温度很多,给宝宝洗完澡后,要给他擦干再抱出浴室。另一种方法是用温湿的毛巾给宝宝擦身体。毛巾的温度好控制在37℃左右。用温湿毛巾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下和四肢等。毛巾擦身体降温的原理是用温湿的毛巾给宝宝擦身体,能让宝宝的皮肤血管扩张,让他体内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而且温湿毛巾擦拭身体时,沾在身上的水蒸发,也会带走一部分热量。
另外,宝宝发烧的时候要记得多给宝宝喂水,少量多次地喂,不要一次喂太多,会增加肾脏的负担。水分排泄的过程可以加速宝宝体内热量的排出。有过宝宝的人可能都会有同感,给宝宝喂白开水太难了。每个家庭的生活习惯不一样,有些宝宝过早地接触到了糖、蜂蜜这类东西,所以就不愿意喝白开水。因为人在接触了有味道的东西后,会本能地倾向于有味道的东西,所以,为了让宝宝养成喝白开水的习惯,要尽量避免让他们过早地接触糖水和果汁。宝宝发烧时,会浑身无力,情绪也不好,胃口也不好,就更不想喝水了。这时,家长就要想办法。对非常小的宝宝,家长可以使用药用滴管,像喂药一样去喂水,把滴管插到宝宝嘴里,往里面挤水,少量多次地喂,虽然家长辛苦点,但能保证把水及时喂给宝宝喝。鼓励大一点的宝宝多喝水,可以和他们一边玩游戏一边喝水,可以跟他玩干杯的游戏,或者跟他玩谁喝得多谁赢的游戏。宝宝在趣味游戏中是很容易接受你的建议的。我们要做智慧的家长,想一些办法来帮助宝宝不那么抗拒地把水喝下去,把体温降下来。
实惠安全的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如果物理降温没有效果,对于腋下温度超过38.5℃的宝宝,还是要结合使用退烧药。使用退烧药的目的主要有两点:其一是为了缓解发烧给宝宝带来的不适,以便宝宝能正常饮食和睡觉,为对抗疾病补充足够的能量和保持体力;其二是为了预防宝宝可能因为高烧引起的高热惊厥。提示一点:有过一两次高热惊厥通常不会对宝宝大脑发育造成影响,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但反复高热惊厥对宝宝大脑多少会造成一些损伤,一部分会转变为复杂型高热惊厥或者癫痫,应该尽量避免。因此有过高热惊厥史的宝宝在体温达到38℃时就可以考虑药物降温。另外,降温是为了避免引发高热惊厥的危险,因此使用退烧药降温的目的不是要把体温降到平时的正常温度,而是降低到38.5℃以下就达到目的了。
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经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老少皆宜、经济实惠、使用安全性高的退烧药是两种经典口服老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附录4 常见感冒药所含有效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