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文化艺术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38.10
折扣购买: 王蒙(文章四家)(精)
ISBN: 9787503941078
今年春天我到香港参加一个由香港岭南、上海复旦、美国哈佛——三 个 大学的中文系联合召集的中国文学60年研讨会。会议本来谋划,由男作家 一组谈文学与社会,女作家一组谈男人与女人,后来这个安排遭到了女作 家 们的抗议,掉了个个儿,改由男作家谈男女之大伦了。 这个花絮事件既反映了某种对待女性的不妥,也看出女作家的缺少自 信 与实居弱势。 我不得不就对于我绝非长项的这个话题谈谈看法。 一、革命的动员与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女性 列宁说,没有人情味就没有对于革命的追求。人情味的重要内容之一 , 在于革命的缘起之一是为受到性侮辱、性压迫的女性说话报仇。 例如《白毛女》中的喜儿,例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黑妮,例如 《红 色娘子军》中的吴琼花(在样板戏中被更名为吴清华,这个更名也流露了非 女性主义、羞于女性特点主义),例如《家》里的鸣凤,例如话剧《屈原》 中的 女弟子婵娟。 有些本人并非革命作家,但是他们描写的不幸女孩,极具煽情性,例 如 《复活》中的马丝洛娃,例如《白痴》中的娜斯塔西娅·菲丽波夫娜,例 如《悲 惨世界》里的芳汀。想想看,如果喜儿没有被黄世仁强暴的遭遇,人们能 不 能激起那样强烈的阶级仇恨?甚至,如果不是每个乡村都有一个或几个准喜 儿的故事,中国能不能出现急风暴雨式的土地革命? 站在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女孩的对面的是黄世仁,是南霸天,是那些享 有 性特权性霸道性暴力性穷奢极欲的旧社会的地主恶霸沙皇将军富商等人。 他们的存在是革命的暴力必然性的依据。 也许我们还可以提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城市群众运动,在北京,抗战胜 利 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学生运动是1946年由于美国海军陆战队人员皮尔逊强奸 北大女生沈崇引起的抗暴大游行。当时的口号是谁无妻女,谁无姐妹,这 样 的群众运动使美军与国民政府处于与广大学生、老师、市民对立的千夫所 指 的被动地位,而使反美反蒋的烈火从此燃烧不息。 所以,谈到1949年标志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胜利的歌曲,一般都认为 是 《解放区的天》,而我宁愿意选择郭兰英首唱的《妇女自由歌》,歌中用 山西梆 子的悲情风味唱道: 旧社会,好比那,黑咕隆咚枯井万丈深, 井底下压着咱们老百姓,妇女在最底层。 如泣如诉,有冤有仇,郁积千载,苦情万状。听了这样的控诉歌曲, 谁 能不与旧世界血战到底? 性的分野阶级化了,政治化了。无怪在50年代末期,苏联专家在华导 演 话剧《柳波芙·雅洛瓦娅》,描写一个可爱的女子柳,发现了自己钟爱的 丈夫 是反革命,从此爱情与革命角力,令人唏嘘不已。据说在排练时,饰演柳 的 三位ABC制中国女演员,在导演说戏的时候,回答导演问题:如果你发现自 己的情人是反革命,会怎么办?三位中国女演员一致回答要报告公安局。使 苏联专家叹为闻止。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