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青岛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19.80
折扣购买: 少年读山海经(多姿多彩的神话)
ISBN: 9787555297758
刘兴诗,地质学教授,史前考古学研究员,科普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曾任中国地质作家协会副主席。 至2020年共出版300多部作品,获奖近200次。曾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主要作品有《刘兴诗爷爷讲中国地理》《少年读徐霞客游记》等。
《山海经》中提到过一 个叫女娲的神灵。 这个神灵可不一般,她 在我国神话史上是以女性的 形象出现的。不过,这个女 神和我们熟知的、温柔美丽 的七仙女不一样,她是一个 长着人的面孔、蛇的身子的 女神。哎呀!她到底是人还 是蛇啊?这样的形貌让我不 由得想起了动画片《葫芦兄 弟》中的一个角色——“蛇 精”。蛇精披着美丽的外表 ,却总是做坏事。可女娲与 蛇精完全不同,她来自上古 时期,为人们做了不少好事 ,人们都喜欢她、感激她、 敬佩她。关于她的故事,请 听我慢慢道来。 女娲总是拖着一个像蛇 一样长长的身体,没有一丁 点儿变化吗? 不!据说,她一天之内 能变化七十次,比现在的人 换衣服还快,神秘得不能再 神秘了。 有人说:“孙悟空会七十 二变,女娲可以变七十次, 看来他们所拥有的能力差不 多呀!” 还有人说:“女娲的变化 次数比孙悟空少两次,这是 不是说明她的能力比孙悟空 差一些呢?” 哎,话可不能这么说。 评价一个神灵所具备的能力 ,不能简简单单地只看他能 变化多少次。 孙悟空跟随师父唐僧到 西天取经,他有勇有谋,一 路上降服了许多妖怪,克服 了很多困难,功劳非常大。 可女娲做了两件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的大事,别说孙悟 空,其他任何神灵都比不上 。 女娲做的第一件事是“造 人”。 话说到这儿,我要提问 了:“你知道人是怎么来的
★突破传统思路,融合人文 地理 等多元知识。 《山海经》首先是一部地理书,然而目前市场上多从神话的角度解说《山海经》。本书打破旧有的叙述模式,将人文和地理结合起来,融合多学科常识,以博物百科的形式将《山海经》介绍给少年儿童。 ★选择精华内容,讲解角度新奇,扩展思维广度。 从地质学、历史学、人类学的角度切入,选择《山海经》中有价值的内容解读,形成整体格局,引导读者在阅读名著时打开思路,拓展联想。 ★版式精美,古画插图相得益彰,提升审美情趣。 鲁迅先生曾格外关注“插图本”的《山海经》。图画是解读《山海经》的钥匙。本书含有大量手绘插图,并与古画、文物图等相得益彰,古今结合,提升读者的审美情趣。
书籍目录
多姿多彩的神话(少年读山海经3)
试读内容
《山海经》诞生得很早,我们现在直接看原文,除非是专门研究古代汉语的,否则百分之八十的内容看不懂。别说我们看不懂,从汉朝开始,就有很多人看不懂啦。一直到了魏晋时期,一个叫郭璞的大学者才对《山海经》进行了全面的解释,编成了一本书《山海经注》。
请注意,这本书很重要!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山海经》的原文,都是从这本书里提取出来的。现在,我们国家有很多研究《山海经》的人,大家可以公开地谈论、学习《山海经》。但是在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特别是汉代以后,很多人闭口不谈《山海经》。为什么啊?因为孔子说过:“子不语怪力乱神。”那时的读书人大多听孔子的话,很少谈论怪异、神秘的事。《山海经》的内容这么古怪,怎么能拿得上台面呢?要是“我”来谈论《山海经》,岂不是有辱“我”的一世清名?看来,想让那些正襟危坐的老先生来讲《山海经》,不行。他们对《山海经》有偏见,没有看到《山海经》中蕴含着我们祖先总结的一些朴素的自然科学知识…………
古人心目中的天地有多大?
《山海经》中说:“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这里的“里”是古代的一个长度单位,约合现在的500米。“二万八千里”和“二万六千里”换算成现在的长度就是14000千米和13000千米。现在地球南北两极之间的直线地表距离(也就是经线的长度)约为20000千米,以此为参考,可知我国古人早在几千年前就意识到天地的宽广博大了!在生产力水平还不发达的古代,有这样的认识是难能可贵的。
…………
这座山上有一种大名鼎鼎的动物——九尾狐。说到九尾狐,我先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
故事一:传说,大禹一心治理洪水,年纪不小了还没有成家。有一年,他路过涂山,遇见了一只白色的九尾狐。当地人告诉他:“如果你在这里成家立业,子孙后代就会生生不息。”于是,大禹便娶了一个名为女娇的涂山氏女子为妻。后来,大禹还得到了九尾狐的帮助,治理好了洪水,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圣君。
故事二:商朝末年,昏君商纣王听说冀州侯苏护有一个女儿叫妲己,她长得很漂亮,称得上绝世美人。于是,纣王下令让妲己入宫,做自己的妃子。苏护没有办法,只好亲自带领人马护送妲己上路。一行人途经恩州时,留宿了一晚。一个九尾狐狸精为了迷惑纣王,趁机钻进妲己的身体,凭借她的形貌进了皇宫。结果,纣王在九尾狐狸精的迷惑下,杀害忠良,奴役百姓,终导致商朝灭亡。
这两个故事讲完了,不知道聪明的你发现了没有,这两个故事里都有九尾狐,但它们的形象大有不同—一个是能帮助人类的灵兽,一个则是害人的妖精。其实,九尾狐的形象早出现在《山海经》中。我们来看一看《山海经》是怎样描述九尾狐的:
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先看外形——“其状如狐”,就是说形状像狐狸;“九尾”,就是说长着九条尾巴;再听声音——“其音如婴儿”,就是说它的叫声像婴儿啼哭;后看它有什么特别的能力——“能食人”。哎呀,它还吃人呢!《山海经》中吃人的怪兽不少,九尾狐是个出现的。
九尾狐的原型当然是狐狸了。狐狸这种动物很狡猾。上古时期,人们觉得它机智、有灵性,便把它作为图腾之一,跟老虎、熊、罴这样的猛兽并列。我们前面讲过的故事中提到,大禹的妻子是涂山氏部落的人,涂山氏便是一个以九尾狐作为图腾的部落。这是古人跟狐狸这种动物产生直接联系的一个例证。
…………
媒体评价
不要以为《山海经》就是聊天讲故事,这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奇书,是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人收集、积累、整理、记录下来的各种经历和见闻。其中有丰富的神话、动人的故事、浩淼的天象、瑰丽的山川、神奇的物资。由于内容深奥,文字艰深,很难看懂。九十高龄的刘兴诗先生精心挑选其中的地理、气候、矿物等方面的内容,用孩子们看得懂的语言,运用科学原理,解释了一些事实真相。 ——复旦大学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历史地理学家 葛剑雄 在我所见过的介绍《山海经》的诸多版本中,《少年读山海经》堪称其中的佼佼者。这无疑得益于作者本人既是地质工作者,曾实地考察过祖国的名山大川,能够把书中的描述与现实予以联系和甄别,又是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科幻作家,可以充分理解并解读古人的奇思怪想。 ——《物种起源》译者、中科院客座研究员、古生物学家 苗德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