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

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
作者: 饶平如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4.90
折扣购买: 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
ISBN: 9787549599226

作者简介

87岁时,饶老先生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妻子美棠去世。那之后有半年时间,他无以排遣,每日睡前醒后,都是难过,只好去他俩曾经去过的地方、结婚的地方,到处坐坐看看,聊以安慰。后来终于决定画下他俩的故事,他觉得死是没有办法的事,但画下来的时候,人还能存在。 于是,他一笔一笔,从美棠童年画起……就这样亲手构建和存留下了的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的记忆,也记录下了中国人最美、最好的精神世界。

内容简介

匆匆吃过晚饭,时间已近六点。我赶快分配任务 :三弟撑狮子头,他为人机警灵活,正可担此重任; 表弟细俚撑狮子身,他年纪和三弟差不多,个头也差 不多。庆曾和荣子一人拿一根竹板条,一半破成两片 ,噼里啪啦地摇着,走在狮子灯前面开道。我自己则 遁入人群,暗暗尾随,欣赏狮子灯的演出效果。 七点,天色暗,夜空晴爽。西街两旁的店铺无不 是彩灯辉煌,人群密织,只留除一条道让灯队经过。 锣鼓声和爆竹声越来越近,灯队鱼贯而来。我挤在人 群里东张西望,眼看着龙灯、马灯、采莲灯、花鼓灯 一一经过,终于等到今年唯一的狮子灯来了。庆曾和 荣子挥动竹条开道,狮子的眼睛在后面忽明忽暗,很 是有趣,交给_二弟运作果然顺利非常。 我跟着自己的灯行进。转入北街,灯光渐渐稀下 ,人群也疏散许多。我们便也择几间大的店铺进去表 演一番,喊几句吉利话。接灯的人按例当回赠些财物 的,结果是,几番巡演下来,我们只收到四五对小蜡 烛,钞票分文没有拿到——而我买竹竿、铁丝、纸张 、电池还花去本钱数元,真真是一桩蚀本生意。 这年,我们自己家里也来了一条大龙灯,一行有 十多个人更兼锣鼓和伴舞。龙灯在上厅翻舞着,爆竹 脆响,烟火弥漫,灯光明灭,烛影摇荡。我沉醉在这 带点硝烟气的绚烂里,心知年节虽好也终要谢场了。 喝彩过后,家里封了红包送给他们,这龙灯便欢腾着 又奔别家而去。 八岁以后,我们举家搬到南昌。十六岁那年,抗 日战争爆发,南昌遭日机轰炸,难以久留。家里为避 战火义迁回南城,我也回到南城的心远中学念书。 倚松山房是祖父购下的房屋。祖父芝祥公为光绪 朝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我从未见过祖父,只进过他 的书房.亦常听父亲讲他少时的苦读故事。书房墙上 悬的一幅书法,字迹潦草,不能分辨上面写的什么, 唯有落款处能识得“襄阳米芾”四字,而绢面早已成 了酱油一般的深色,那种岁月的腌渍至今让我印象深 刻。每年夏天,父亲义会从书房搬书帖出去晒,神情 与姿态俱是恭谨。去南昌时,家里许多东西只能留着 ,但这些书父亲放心不下,选了宋本元本之类同往。 每年太阳最炽烈的时候,天井里就铺上门板,上面摊 满书和拓片。小孩子不懂行,只知道书是这世间的好 东西。拓片也都很大,要展开再展开,方看见黑底白 字,岳飞的大字就暴露在晴朗日光下——那是“还我 河山”。 南城有两座古桥遥对,万年桥和太平桥。倚松山 房离太平桥较近,太平桥最好的时候是夏天的日落。 薄暮时汀上风大,我常与同学三五人在桥头近东门处 倚栏乘凉,聊天唱歌。祖父也曾歌咏这处风致: 太平桥下浪花浮,大富山头日未收。 一霁暝烟沉树里.星星渔火出中洲。 十六岁的一天,我与往常一样在太平桥头吹风, 忽然抬眼望去,看傍晚的天光瞬息幻变,从姑山就静 矗在这旖旎的绯红色流光中。又低头看脚下桥墩的尖 角,只觉好像轮船削尖的船头一般,上游的江水挟着 草木的碎屑滚滚而下,至此则被劈开为二,随后打几 个漩涡,终于涣涣地去了下游。我看得神迷,就在这 晦暗不定的天色里起了人生世界之思。其实也不过是 常见的少年情志,却让我始终记得了这日。然后数十 载人生倾泻而下,在美棠走后,我于二oo八年仲夏回 南城,特地又到太平桥。当时倚靠过的木栏杆如今也 和桥面一样砌了水泥。当时的桥头靠近东门城墙的地 方有一座颇为高大的茶楼,周边聚集着人流和商贾, 挑担的、推车的、背负的,而今人与楼俱往。然而抬 眼望去,还能看见从姑山的形状与印象中少年时所见 全无二致。低头看桥墩,桥墩也是旧时模样,桥下旴 江水也仍是这样滚滚地来,被尖角劈开,再被卷人漩 涡,最后淙淙流去,心下顿觉得安宁。山形依旧,流 水澹澹,江月年年,星汉灿烂,原都不是为了要衬得 人世无常的。 P29-31 <p style="color:#656565;font-family:&quot;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 本书向读者还原了一段不被时间改变、不因际遇转移的纯粹的爱情故事,这在当今时代、当今世界尤其显得珍贵与震撼。 </p> <p style="color:#656565;font-family:&quot;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 饶先生以“绘画”和“拼贴”的方式完成家族史,他的私人记忆不仅记录下有大半个世纪中国家与民族的风风雨雨,更是大历史叙事下的普通人/家庭的个体体验,感人至深。 </p> <p style="color:#656565;font-family:&quot;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 非专业的素人创作本身具有强大的原创性,作者以自己单纯的美学来完美表达出这段爱情故事与家族历史,画作受到专业人士肯定,本身极具收藏价值。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