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现代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2.40
折扣购买: 浮生
ISBN: 9787514353952
陈乐融,台湾知名创作人、媒体人、策划人。游走于作词家、作家、主持人、编剧、评论家、行销顾问等多种角色。曾创作《潇洒走一回》《感恩的心》《天天想你》等500多首经典词作,企划包装过王杰、张雨生、小虎队等数百位流行艺人及专辑。
中年人 中年人有时变得直率,不想联系就不会要电话、 电邮、脸书、line,眼前的谈笑风生对答如流只是暂 时,行礼如仪或萍水相逢后,就是终点。 中年人看到同辈旧识一下显老、拙、秃、胖,有 人多多少少幸灾乐祸,有人胆战心惊,有人则同病相 怜。 中年人有些想退而不能退,因家庭或社会责任在 身;有些不想退而遭退,顿时失去舞台和尊严;有人 明明不想退却老把退挂在嘴边,是内心恐惧会被逼退 而其实现在仍有门路;有人什么都不说却忽然无声无 息,若非生了病或家有难就是真的低调裸退养寿全身 去也。 中年人最怕看到同属中年仍似一事无成或不切实 际到不知该赞叹或害怕的同伴,总有如张爱玲所说“ 惘惘的威胁”存在。 中年人忽然开始信起某教、某派、某上师、某心 灵团体、某高价潜能开发课,总会比多数年轻人更易 上手、更投入,更积极地传播。交游圈也常因此产生 重大过滤切割好恶判别。 中年人的生存情味或者变浓,因为想把捉的东西 变多,进度落后,来日无多;或者变淡,因为事实上 把捉不过人,或者终于想通自己:没那么爱把捉那么 多人事物。 互动七态 有的人我乐意看到他的讯息,但不想连续谈话— —这时离线留言是不错的选择。 有的人喜欢跟他隔一段时间好好聊聊,但平常不 会想起,也没有特定动机知道他的生活细节——这时 对方脸书、微博动态你无须关注。 有的人想跟他一直聊一直聊,但人家没时间、没 兴趣奉陪(除非他迷恋宠爱你)——但常态下没有这种 恰巧的好运。 有的人你一直偷窥他(不管经由他人谈话或网络) ,但不直接对话,俨然“相忘江湖”——但其实你并 没忘,只是享受窥看,暗自吸取。 有的人你随时可交谈,但并没有真的内涵交流, 但和对方开启交谈的“心理成本”(和其他生理、经 济成本)最小,所以你继续讲,继续电话、简讯、微 博——这样的人生样态充斥在今日。 而海明威说:“没有朋友如书籍般忠实。”书是 忠实的,等着我们探讨、搁置、欣赏或误解;但它也 无从取代人与人的眼神、拥抱、手指的轻触(哪怕在 想象中进行)——所以我除了大量阅读外,还日夜饥 渴于友情、对话和互动。 当然,这一切若能发生在绮色的温柔关系中,就 更好了。 每人都有饵 某人常调侃我在家几乎都在电脑前打字,干脆去 当打字工。我跟他说我面对电脑不只有打字,就算打 字也不只是在“打字”。 而他自己还不是常在电脑前打线上麻将,一打无 法自拔。 某人常笑别人干吗用智能手机,结果一旦换用, 也天天随时黏着群组几个好友聊天八卦打屁取暖,连 上大号也不放过。 很多人不是没有饵,只看有无遇上。实话说,每 个人都有自己的饵。 吃喝玩乐是一种饵,沽名钓誉,也是。 就算青灯古佛致力修行,从中性立场论,也是一 种饵。 多数人都会上钩的饵,谓之大众商品,称之流行 。 “事未经过不知难”,何止不知烦、难,连有多 诱人多蛊惑多难以放手,都得亲身经历,才有办法验 明。 很多人爱说“我一定不会怎样怎样”“给我再多 钱我也不会做”,年纪愈长我愈觉得该小心谨慎说这 句话,毕竟我们不但都有心动冲动的价码,也都有难 以抚平的恐惧。 多数人你威胁他们的孩子就必定妥协,有的人你 威胁烧掉他全部的书或鞋子就妥协了。 在某个关头,还真难说我们会不会趋炎附势、明 哲保身或卖友求荣。P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