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嵇康广陵散绝响

传奇嵇康广陵散绝响
作者: 王志杰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80
折扣购买: 传奇嵇康广陵散绝响
ISBN: 978750784214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乱世 公元二世纪四十年代,魏蜀吴三国的战乱势态已 经接近尾声。曾经辉煌一时的曹魏强国,其政权势力 正在悄然地向司马懿父子手中转移。曹操在世时,东 汉的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已经成为曹操手中的一个 傀儡。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故洛阳后,曹丕登上皇 帝大位,东汉就此灭亡。这时的司马懿已成了曹丕身 边的辅政权臣,司马懿的子弟十一人,都成了曹魏政 权中食邑十万户的军政要员。他们打着为国尽忠的幌 子,在“名教”治国“忠孝”理政的旗号下,大力推 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道之策。几十年来,曹 魏国一直在战火疾疫血腥中打来打去,致使这个曾在 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处于强国之首的曹魏强 国,呈现出白骨遍原野、千里无鸡鸣的凄凉景象。 被称为“正始之音”的那段时日,曹魏在文化思 想领域呈现出一派正始风流的华彩景象。在正始名士 何晏、王弼、夏侯玄等带领下兴起一股玄学思潮,他 们代表着新兴的文化势力,使新旧思想的斗争冲突到 了白热化的程度。在正始之音的影响下,又出现了一 个竹林名士的知识群体,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 刘伶等,把正始之音的玄学思潮又推到了一个新高峰 。在伺晏、王弼、夏侯玄等名士被司马氏杀害之后, 竹林名士们便顶着腥风血雨继续在避祸隐居的状态下 ,坚持推行已经形成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性大觉醒 与人的真性回归的大时代。何晏等人的被杀,意味着 司马氏集团及其代表的旧势力的强暴残酷和灭绝人性 。嵇康、阮籍与刘伶等竹林士人顶着腥风血雨继续追 求人性觉醒的心灵自由,坚持在富有哲理的思辨中, 谈老论庄,相互品题,辨析明理,继续振兴玄风,与 司马氏推行的霸道之策作殊死斗争。 山阳县稽山山麓的山川崖壁,有烂漫的山花草木 和奇峰异石,大片的翠林碧竹交相辉映。据说嵇康先 辈因避祸躲灾从安徽迁居到此,因这里的山叫稽山, 便将自姓之奚改姓为嵇。随着世态时局的变迁,这个 远离喧闹的偏僻之地又成了曹魏名士们避难躲灾逃离 杀戮的隐居之所。这些曾经坚持过危邦不居乱世不处 的魏晋士人,由于嵇康的先辈也在这里避难隐居,故 而这块宝地也很自然地成了竹林名士们聚集议事的安 乐所在。他们在这里逃离红尘,自由自在地谈天论地 ,超然独处,适情任性于尘埃之表,大声吐纳着心中 所愿,或研读老庄,或著书立说,或解渎《易经》, 或随心所欲,以自己的文论、传、赋和诗词等文学形 式来表达自己对王道沦丧霸道横行的不满与愤慨。 嵇康在自己的文论《释私论》中公开提出了“越 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主张。他开篇明义地说道: “夫称君子者,心无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也。” “是故言君子,则以通物为美。言小人,则以匿情为 非,以违道为阙。何者?匿情矜郄,小人之至恶,虚 心无措,君子之笃行也。,’嵇康的这几句话把名教 与自然、君子与小人的界限说得清清楚楚。此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