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君子/君子与时代新人丛书

何为君子/君子与时代新人丛书
作者: 编者:安鲁东|总主编:钱念孙
出版社: 福建教育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13.50
折扣购买: 何为君子/君子与时代新人丛书
ISBN: 9787533483753

作者简介

安鲁东,本名安丰文。长期专注于国学、历史及经济学研究。对儒家经典。有独到的体悟。已出版的著作有:《*厉害的皇帝:朕是刘邦》《历**的隋唐英雄》《一千年前的中国》《1514:发现大明》。

内容简介

君子之道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沃土中生出的特有的美丽 花朵。它起源很早,早得几乎难以考证;但*迟在西周初 年,也就是在距今约三千年前,它就散发出了迷人的芬芳 。 这古老的芬芳,我们至今仍能嗅到。 它在神秘的卦辞之上—— 君子终*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它在优美的诗句中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扬之水,白石皓皓。 素衣朱绣,从子于鹄。 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君子之道的起源,与夏、商、周三代的封建制度密切 相关,或者可以说,它是封建制度的产物。这与中世纪产 生于欧洲的骑士之道相类似。 封建制度等级森严,但总体上是把社会一分为二,上 层是世袭的贵族阶层,下层是庶民阶层。 贵族阶层享有各种社会地位与物质上的特权,这些特 权使他们贵且富。但他们同时也强烈地意识到,人不同于 一般动物,人是重精神的,现实中的地位之贵与物质之富 ,支撑不起“贵族”这一称号的全部;贵族,*重要的是 要体现精神的尊贵——具备高于一般庶民的知识、道德与 责任担当。 贵族们为了区别自己在精神上与普通民众不同,自然 需要一套共同的行为准则与信条,以显示自己对高尚品德 的追求是多么与众不同。这些行为准则与信条的理想化标 准,即可称为君子之道。 君,本意指尊而有位者,可理解为贵族中的一分子; 子,本意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君”与“子”连为一 词,它早期的含义,是指贵族中的有教养者。 当然,那时君子的指称,以身份地位为**位,以道 德学问为第二位。也就是说,只有出身于贵族的人,才可 能被称为君子;出身于庶民者,即便有道德学问,也难获 君子的称号。在现实中,有些贵族尽管猥琐,可人们为了 保他面子,也常常含混地称之为君子。 出身于贵族的人,未必天生具有高贵的精神。家庭出 身,只能给一个人贵族的身份,唯有教育,才能给予一个 人高贵的精神。 塞万提斯在他的著作《堂吉诃德》中说:“血统是从 上代传袭的,美德是自己培养的;美德有本身的价值,血 统只是借光。” 为了把贵族子弟培养成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 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夏朝、商朝就已开办贵族学校 ;到周朝,这种教育已相当成熟。 周朝设大学与小学。贵族子弟一般八岁人小学,学习 进退应酬之法,以及礼仪、音乐、射箭、驾车、书法、算 术等知识与技能。到十五岁左右,升人大学,进一步学习 诗书礼乐等知识,以及修己治人之道,以为将来参与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