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转折时

人类命运转折时
作者: 思维实验室|
出版社: 天津科技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9.90
折扣购买: 人类命运转折时
ISBN: 9787574220348

作者简介

\"B站2023年度百大UP主,知名科技UP主。B站粉丝数量突破700万。 原名赵家祺,现居西安。\"

内容简介

\\\"想要获得永生,得付出多大代价? 当说到人类大幅延长寿命或者永生时,很多人都会对永生的危害侃侃而谈。例如,资源枯竭,道德、人伦崩溃,观念、权力和认知无法更迭,社会发展停滞;或者说永生是永恒的痛苦,如果富人先获得永不衰老的能力,生死在人类面前也不平等了,这多么可怕,社会不得闹翻天了…… 其实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我们现阶段的认知和社会共识都不适应人类的永生,但是有这些问题,人类就不会朝着永生这个方向发展了吗? 当一个人的身体开始衰老时,有一项技术可以让他保持年轻活力,他会因为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而放弃这个机会吗?当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突然有了恢复健康的机会,他会放弃吗? 如果一个永生的机会出现在你面前,必然的死亡和永生的可能,你会怎么选?那别人会怎么选?全社会又会走向什么方向? Ⅲ 药物可以延缓衰老吗? 上文中,我们初步了解到人类主要的衰老机制,有不可抗拒的外在环境因素,也有我们基因的顺势而为的内在因素。外在因素是环境对细胞造成的不可避免的伤害,以及生物所处的环境中生存资源的有限性,内在因素是细胞内的自我修复能力被基因和表观遗传控制。 青少年时期机体的修复机制全力运作,但是过了生育和养育后代的年龄,也就是大约40岁之后,人体内的修复蛋白开始减少或者失效。兼具修复细胞和控制基因两种功能的修复蛋白,因为过多的修复任务迷路了,无法回到原来控制基因表达的岗位,导致生命回路被破坏,基因开始胡乱表达。此时相关的修复蛋白却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功能限制,看起来就像细胞开始放任环境对自己的伤害不再全力修复,我们就这样开始衰老,身体变弱,直到各种疾病将我们带走。但是在我们衰老的时候,每个细胞里的基因所蕴含的遗传信息都没变,也就是表达修复蛋白的基因一直都在且没有减少,只是它好像被关闭了,或者说关小了,所以科学家就开始想办法把它再次激活。 上文说到了几个延年益寿的方法:热量限制、适当低温以及适当运动。它们的原理就是给身体一定的压力,但这种压力的程度不能损害身体。热量摄入过少,身体会认为当前的环境可能食物匮乏;低温说明环境气候恶劣;超过正常的运动量说明环境可能有危险。这一切都给身体一个信号:现在不适合繁衍下一代。 检测到这些压力以后,身体就会在生存与繁衍的抉择中偏向生存模式,因为当前不适合延长了6%。本来有望抑制器官移植排异反应的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在抑制免疫反应的同时也延长了酵母菌和小鼠的寿命。类似的发现还有白藜芦醇。这些分子都可以在身体里模拟热量限制以及失温和运动带来的身体压力信号,也就是我们真的可以通过药物制造这些压力信息,而不用身体力行地去承受这些压力,让身体偏向生存模式而让机体更加健康长寿。 无论是哪种方法,科学家都只是在现象上发现了方法和结果的对应关系,在酵母菌和实验鼠身上产生的效果也并不完全有效,而且每种方法的作用同样有一个极限,而永生需要的是细胞无限的修复能力,这背后的原理我们并没有看明白。 Ⅲ 人类可以通过药物实现永生吗?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简称NAD,它非常容易与氢离子结合变成NADH,同时反应可逆,所以NAD的作用就是给细胞里各种反应传递氢离子,也就是质子。它可以借此给细胞中的各种反应提供支持,用于代谢、构建新的细胞,并在细胞内也就是细胞器之间发送信号,也是线粒体将食物转化成能量的必要原料。更重要的是,它是前文提到的各种修复蛋白的活动燃料。更多的NAD可以让各种修复蛋白更快地完成修复任务,然后就能更容易地回到原来的岗位。修复蛋白在修复完损伤回到原来工作岗位的过程中,必需NAD化学反应提供的氢以及各种NAD的支持功能,比较重要的有去乙酰酶。基因乙酰化会导致该沉默的基因胡乱表达,去掉乙酰基就能让不该表达的基因沉默,而去乙酰酶就是利用NAD作为工具将DNA上的乙酰基“扣下来”。所以,NAD的多少就决定了身体修复损伤的效率,NAD对生命至关重要,没有NAD人将在几秒内死亡。 在辛克莱尔团队研究之初,科学家认为这个NAD在细胞内的功能过于重要,身体里所有细胞要完成功能,几乎全部需要NAD的帮助,所以不应该在人体里干扰它。但是不干扰的话,人类就得继续按照自然选择设定好的程序生老病死。 刚才讲的给身体适当增加压力,或者用药物模拟热量限制的方法,实际上都是激发了细胞内NAD产量的增加,从而增强细胞的代谢以及修复能力。当然,人体内重要的元素还有很多,类似三磷酸腺苷以及各种维生素,没了这些元素,人照样活不了。但NAD与这些元素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其他生命元素的增加与减少是受身体机能和营养摄入决定的。这就像是一个工厂,身体机能是流水线的生产能力,营养摄入是上游原材料的供应,工厂的目的是产量最大化。但是NAD的这个工厂在受到产能和原材料的限制之余还受到一个“可怕意志”的控制。影响这个“可怕意志”的不是资源,而是信号,饥饿、肌肉疲劳以及寒冷被神经系统感受到之后,释放的信息因子会加速NAD的生产。当身体出现个别细胞坏死,问题细胞释放信息因子招来免疫细胞吞噬自己时,能招来免疫细胞的因子同样会被周围每个细胞里的NAD工厂的“意志”接收到。这个信号是减少NAD生产的信号,背后的逻辑就是,如果受到不可控的环境影响,坏死的细胞变多了,就说明这副身体可能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修复自己了。 它接下来可能挤占更多后代的生存资源,也就是当免疫系统在全力处理坏死细胞的同时,身体里通过逐渐减少NAD生产的自毁系统也悄悄启动了。这个自毁系统可能也受到细胞内甲基化所标记的年龄因素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尤其是人过了40岁之后,身体里NAD的含量开始逐年下降。这里的原因是受极个别坏死细胞以及身体年龄标记的影响,基因下调了NAD的产量,但这又进一步导致了与NAD相关的细胞内各种功能受到限制;而细胞功能受限就会出现更多的损伤,细胞的损伤增加又导致NAD的消耗量增大。这样需要NAD的功能进一步受限,导致更多的细胞损伤,也会出现更多的坏死细胞,恶性循环。 上文说了,如果人体内没了NAD,那么人将在几秒内死亡,这么说来,细胞内NAD逐渐减少的过程,就是体细胞逐渐失能的过程。细胞功能的丧失导致各种干细胞端粒不能修补,也不能正常调用VC来消除自由基。本该沉默的基因被它上面积累的乙酰基激活,细胞原有的选择性表达紊乱,基因开始胡乱表达。这都是因为这些生命活动的原料NAD不再充分提供了,然后我们患各种疾病的概率增大,这就是我们衰老直到死亡的过程。 NAD虽然只是个小分子,但细胞的细胞膜却禁止NAD通过,也就是我们不能直接吸收外来NAD为己所用,只能在“可怕意志”的控制下自己生产,长寿的所有方法最终都是要让这个“可怕意志”自己合成NAD。这似乎是人体有意垄断了对NAD的控制,不让外界干扰衰老过程,NAD增产和减产机制就是无情的自然选择,对生命力的冷酷控制手段,让我们成为遗传信息的一次性载体。可能关于这个NAD,大多数人包括我都是第一次听说,它就是最近才揭露出来的自然“意志”对生死的控制手段。 虽说科学带来力量,知识让人类更强大,但知道这个知识也就是大自然控制生死的手段,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以上内容科学部分的知识均来自大卫· 辛克莱尔的这本书——《长寿》,以及与爱看报的克里斯博士的讨论。他也是一位UP主,现在正在抗癌领域攻读博士,还在辛克莱尔领导的哈佛医学院抗癌实验室工作过几年。 大卫·辛克莱尔本人也是抗衰老领域的领头者,2014 年被《时代》杂志评选为“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他已年逾50 了。他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一直在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也一直在坚持服用各种NAD的制造原料,也就是各种NAD的前体,意图通过增加反应物逼迫制造NAD的反应在最大程度上进行。他曾经给福克斯新闻频道的记者透露自己的骨龄测出来是30岁,但是这些NAD前体还没有在人体上实验出绝对的效果。 将NAD前体作为补充剂的研究还远没有完成临床测试,只是在实验鼠和猴子身上实验确认有效。这些补充剂到底有没有效果,服用后有没有副作用,还完全不知,所以在国内现在是完全不被认可的。但是,这个仅仅是延年益寿的可能性已经让它的市场开始爆发,各种相关的补充剂已经作为保健品被大量购买,当然其价格不菲,相关的产品还只是在少数有经济能力的消费人群中爆发,而且他们当然也不希望这个市场变得更大而推高价格,所以我们普通人还并不了解这些产品。需要强调的是,这些产品尚未被国内的医疗保健机构认可。 其实NAD的控制权还牢牢地掌握在我们的基因手里,药片只能有限度地影响它而不能完全控制它,其影响是增加20% 左右的寿命,而且还是在老鼠身上,所谓的永生依然没有希望。长寿几年或者十几年与永生完全是两个概念,我们发现了衰老的开关,但这个开关却被身体牢牢锁住不让人们接触,所以接下来就只能是想象的内容了。 Ⅲ 永生后的人类社会是什么样? 也许有一天人类的科学家真的打开了这把锁,人类可以无限量地向身体里注入NAD,控制了这个开关,接下来会怎样?想象一下,你以后是家里的顶梁柱,你的家人、孩子都在药物和健康生活的指导下活到了上百岁,但此时你们遇到了自然寿命的上限,你们家的钱只够让一个人补充细胞修复物质继续年轻,这时候你要怎么抉择?要给谁买寿命? 当然,那时候家庭的概念有可能早就消失了,从现在“90后”的结婚率和离婚率来看,百年之后人可能都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孩子在未来由社会完全抚养。我们常说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但是勇气又源于什么呢?是社会认同。人固有一死,身体不能长存,人们就会追求精神长存、奉献社会,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我们即使做不到,但也会由衷敬佩这种精神。然而,当人类有机会永生之后,奉献的勇气还会存在吗? 我们现在造就的精神文化价值观,可能在生死的不平等面前瞬间崩塌。《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二季里面有一集就是人类已经普遍掌握了永生技术,如果人类永生的同时还继续有新生儿降生,无疑社会的资源就越来越不够用了。所以那时社会里警察的首要职责就是搜索并杀掉非法出生的孩子,孩子在那样的社会里从现在可爱的希望,变成了非法的要除掉的恶魔,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就真的面目全非了。如果你知道永生存在这些细思极恐的问题,当机会放到你个人面前时,你会如何做?说实话,我也好奇自己有没有永生的可能,估计每个人希望的不是人类永生,而是自己和身边亲密的人永生。但你自己也是人类的几十亿之一,如果最后永生的不是你,而是和你没有任何关系的陌生人,你会是什么感受? 因此,人类世界必将经历一段可怕的时期,有的人说可以通过将意识上传到网络世界获得永生,和基因只保留遗传信息一样,也可以把意识变成信息突破肉体保留下来。但这就像是把自己的思维和记忆读取成数字信号,然后复制到电脑和网上,那么作为个人的主观感受就只是看到了一个根据自己创造的软件而已,其实和自己的永生没啥关系,我们自己最后的主观感受还是自己死了。这里所指的永生,其实是缺乏连续性的。 试想,我们先用一个二极管代替一个大脑的突触连接,这时候这个人应该没事,然后再换下一个,就这样一个一个地换,直到把这万亿级别的大脑突触全部换完,主观意识似乎也一直没有中断,这好像确实是一个可行的思路,但这又要等多久?我们需要踏上永生的第一个阶梯——用医学延长肉体生命,至少要延长到冬眠技术能够普及,在老化不可逆转时直接冬眠到上述意识上传技术真的实现的时代,一步步将人类推向永生。当整个宇宙出现质子衰变和热寂状态时,如何永生已经触及现代人想象力的极限了。 以上包括之前两篇文章都是对当前抗衰老知识的展现,以及由此推演出的社会演化结果的思考。因为人类个体的利益与集体的利益并不一致,所以通向永生的进程可能无法阻挡,列出可能性,我们才能做好心理准备。 其实身体意识上的准备,大自然也早就为我们做了一些。人之所以没有过目不忘的能力,是因为思想观念同样需要在人的生命周期里得以演化,人的意识是通过观察学习环境中的对应关系获得知识与生存能力的,不常见的或者说之前常见、现在不常见的现象和对应关系,在当前多半就是错误的。 比如大学辍学和成为亿万富翁的对应关系,没有经济实力仅凭一颗真心与获得爱情的对应关系,这些现象不常见到,大脑就会逐渐忘却,留在脑子里的都是常见的规律,因为常见的规律是正确规律的概率大,这也是生物不通过自然选择优胜劣汰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老人为什么固执?是因为衰老导致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都变差了,所以才会更坚持自己原有的认知。但如果人一直是年轻有活力的状态,未来对他来说依然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那他就会保持与时俱进,这就是意识对抗基因与自然选择的方式。 所以,永生导致社会认知固化的现象,我觉得可以避免。社会不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也不是在向坏的方向发展,它只是在变化,对于每个人而言没有什么无法接受。做好心理准备,积极应对变化就好,无论环境变成什么样子,坦然接受,努力适应就对了。就像资本的唯一道德标准是盈利一样,生命的唯一道德标准是适应环境。\\\" \"★人类历史长河浩浩荡荡、分支广布,普通人短时间内很难了解完,了解透。本书从人类历史中抽选出22个最为精彩的片段,让你一口气读懂人类命运的关键拐点,看清我们何以至此,又将何去何从? ★进化、基因、病毒、医学、高能物理……融合多学科领域知识,打通科学与人文,帮助我们理解人类延续至今的复杂性,探索人类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从人类历史的崩溃时刻中,寻找转危为机的答案。整本书向我们揭示了,人类发展至今,可谓渡劫无数。面对大规模疾病流行、核威胁、金融崩盘、能源枯竭……我们“闯关”的秘诀是什么?未来还有哪些挑战等着我们去突破? ★文字兼具阅读爽感和理性思考,原内容在B站引发2000万次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