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中遗物

火中遗物
作者: (阿根廷)玛丽安娜·恩里克斯|责编:徐晓雨|译者:陈芷//李碧芸
出版社: 外语教研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8.80
折扣购买: 火中遗物
ISBN: 978752131213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当我决定搬到宪法区爷爷奶奶留下来的那栋房子时, 家里人都觉得我疯了。这栋位于总督大街上的沉重的石头 房子,有着绿色的铁门和铺着马赛克瓷砖的地板,某些细 节处还可以看到装饰派的遗风。瓷砖已经使用多年,磨损 得很厉害,要是我哪天想起来给地板打个蜡,估计能修出 个光滑的溜冰场来。然而我却一直钟爱着这栋房子。当我 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大人们曾把它租给一家律师事务所 。我仍记得当时自己有多么沮丧,我想念那些带有高高的 落地窗的房间,想念那个如同神秘花园般的内庭。经过大 门的时候却再不能自由进入,让我感觉很失落。我甚至没 有那么想念爷爷,他沉默寡言,几乎从来不笑,也从不娱 乐,他死的时候我都没怎么哭。倒是在他死后,至少有几 年呢,我一度因为失去了这栋房子而痛哭过好几回。 继律师之后,这栋房子又接纳过一群牙医,最后落到 了一家旅行杂志社手里——杂志社不到两年就倒闭了。这 栋房子虽然古老,却极美极舒适,保养也相当得法,然而 没有人,或者说很少有人愿意住在这个区。杂志社租这栋 房子也纯粹是因为,就当时的市价来说,房租相当便宜。 不过低廉的房租却并没能挽救这家杂志社,它很快就破产 了,办公室也被洗劫一空。电脑啊,微波炉啊,甚至连笨 重的复印机都被搬走了。 宪法区有个火车站,那里的火车都是从城南开过来的 。十九世纪时,这片区域曾是布宜诺斯艾利斯贵族们的聚 居地,所以才建起了这些像我家这样的大房子。在火车站 另一边的巴拉卡区还有许多大宅,现在都已改成了旅馆、 养老院,或者索性已只剩断壁残垣。1887年,为了躲避黄 热病,那些贵族家庭向城北奔逃。没有什么人回来,或者 说几乎没有人。许多年间,像我爷爷那样的富商得以买下 这些带有滴水兽首和黄铜门环的石头房子,但是这个区却 永远被打上了逃离、被弃和不受欢迎的标记。 而且,情况越来越糟。 然而,如果你懂得这里的生存法则,熟悉每一条街道 ,知道什么时候在哪里会发生什么,这里其实并不危险。 或者说,没有那么危险。我知道如果周五晚上去卡拉依广 场的话,极有可能会被卷入几个帮派的混战:塞巴约街的 小毒贩们会跟其他入侵者争抢地盘,还会追着那些永远还 不上钱的瘾君子讨债;而神志混乱的瘾君子们受不得一丁 点儿刺激,总是抄起瓶子就打;疲惫的异装癖者喝得醉醺 醺的,也同样紧紧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有一个 秘密,那就是在主干道上比在索利斯街上更容易遭遇劫匪 ,虽然主干道上灯火通明,而索利斯街昏昏暗暗一又有的 几盏路灯大部分还是坏的。我在主干道上被抢过两次,每 次都是两个男孩跑到我身边,抢走我的包,把我推倒在地 。第一次我报了警,第二次我知道报警也没用,警察为了 回报那些小年轻给他们帮过的忙,默许他们在主干道上抢 劫,只要不超过高速路桥就行,这段免责抢劫大道跨越三 个街区。在这个区安全活动是需要掌握诀窍的,虽然出人 意料的事情总会发生。我很好地掌握了这些诀窍,那就是 别害怕,跟一些关键人物搞好关系,和邻居打招呼,即便 对罪犯也要如此——或者说对罪犯尤其要如此,还要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