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编(以手抵心的生活)(精)/乡居文丛

苇编(以手抵心的生活)(精)/乡居文丛
作者: 周小麦//王加婷|编者:路景涛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44.80
折扣价: 26.50
折扣购买: 苇编(以手抵心的生活)(精)/乡居文丛
ISBN: 978755981147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我曾在一家山间人家小住。馆内房屋依山取势 ,构造精巧,功能齐全,自成一统,房舍皆以木材 铺地,朴拙温暖。窗前以芦苇帘作装饰。在寂静的 夜晚,透过苇帘,望见明月,不觉心澄如镜。 房后的竹林,在月色下像游来游去的鱼群,婆 娑多姿,还能听到竹叶摩擦的声音,实有物外之趣 。 往昔的俳句诗人,喜欢用芦苇帘把草庐围起来 ,做成居室,再在草庐里吊起蚊帐,他们懂得如何 在蚊帐内放了萤火虫赏玩,确实是深得生活妙趣的 人了。这种风雅,不是物质和官能的享乐,而是一 种纯粹对自然景趣的享受,向往和憧憬闲寂的意境 。 在日本,帘子一类的装饰物是非常受欢迎的。 白洋淀的芦苇帘大多出口日本,想来也是有原因的 。 岛崎藤村在散文中曾写道: “每天都下雨。梅雨放晴的季节已经到了。街 上走过叫卖竹竿的声音,和这节令颇相宜。卖蚕豆 的时节已经过去,卖青梅也迟了,那叫卖牵牛花的 声音,令人觉得清凉……” 又说: “竹帘旧的好。保存完好的古帘,具有新帘所 没有的情味。两张帘子重叠着挂,看起来煞是有趣 。穿过一道竹帘,透视映在另一道帘子上的物像, 那感兴尤为深厚。” 在和式格子窗里挂帘子,是地道的京都风俗。 还有的人家爱在大门口旁边搭个凉棚,挂上浅褐色 的芦苇帘,围坐在一起纳凉取乐。 日本人习惯把芦苇帘立在屋前,以为遮阳之用 ,所以俗称“立帘”。随意走进一座日式房子的内 部就能发现,正是有了这许多的帘子,既能捕捉远 处的光线,又不至于使光线太刺眼,巧妙的遮蔽和 调和后,所有的室内美景才更有韵味。 日式的装修风格中,芦苇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榻榻米地台上的竹地毯、草编蒲团、以竹竿和芦 苇帘为主题的背景墙,配上柔和灯光和白色纱幔, 静谧的氛围在这朦胧微光里氤氲到极致。 睡在芦苇帘之中,四周一片寂静,啾啾虫鸣听 起来特别清脆悦耳,这是自然奏出的和声。透过帘 子缝隙的光,像筛子似的散落在地上,明暗交错。 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生出悲凉惆怅之感。这 便是日本文化中的物哀。“物哀”是一种移情—— 听着风声、虫声,更令人愁肠百转。 人无论对何事、遇到应该感动的事情而感动, 并能理解感动之心,就是“知物哀”。而遇到应该 感动的事情,却麻木不仁、心无所动,那就是不知 物哀,是无心无肺之人。 这种“知物哀”,和日本人信仰神道有关。神 道,即多神之道,亦神无所不在,动物、植物,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