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的牵手

半个世纪的牵手
作者: 张落雁
出版社: 宁波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8.80
折扣购买: 半个世纪的牵手
ISBN: 978755262259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鸿雁传书 **次进郑琬瑜的家门,桂其中有点紧张,手心 直冒汗。 “她的母亲会喜欢我吗?” 那一次家宴,郑琬瑜的母亲做了一桌子的菜,十 分的丰盛。其中有一道红烧小黄鱼,*是色香味俱全 ,令桂其中称赞不已。 “实在太好吃了!好吃到可以上国宴了!”得到“ 毛脚女婿”如此高的评价,准丈母娘笑得合不拢嘴。 郑琬瑜送桂其中出门,点了点他的脑袋,笑着说 :“看不出来,哄丈母娘开心还真有一套!” “我说的是真心话呀!” 回到部队后,他们开始了长达四年的“鸿雁传书 ”式恋爱。 他把对她的思念都写在了一封封书信中,传递到 她的手上; 她对他的牵挂也都让书信承载着“飞”到他的心 间。 那时,部队规定,未婚*官一年有半个月的探亲 假,他就用这宝贵的时间与她多交往,珍惜与她相处 的每一分每一秒。 有时,镇里组织群众性文艺晚会,学校要出节目 表演,他也愿意协助。有一次,郑琬瑜上台演唱《红 梅赞》,而他拉起手风琴为她伴奏—— **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他看着她歌唱,精神焕发;她微微侧首,就能看 见他在一旁为她伴奏,深情款款。在他的心目中,郑 琬瑜就是那朵红梅,光彩万丈,唤醒百花齐放。 他俩性格相投,爱好相似,随着岁月的流逝,两 人的感情与*俱进。 原本,他们很快就能结婚。可偏偏1962年,蒋介 石意欲反*大陆,野战部队战备紧张,他们的婚期一 拖再拖。直到1963年5月,部队终于批准桂其中回乡 完婚。 鹊桥相会 桂其中清楚地记得,他们的婚房是在雷家巷冯家 大院的东厢房,家具摆设十分简单,*珍贵的礼物要 数**画家刘文选先生送给他们的一幅国画——《花 好月圆》。 郑琬瑜记得,那时什么都是定量供应。结婚登记 后,男女双方可买喜糖三斤、黄酒三斤,发絮棉票一 张,布票数尺;婚房中*时髦的摆设是一台熊猫牌无 线电。 他还记得,婚宴摆了三桌,是在自家堂前。大菜 师傅名叫阿雄,他用一只大白鹅做成三桌菜,着实不 易。当时三桌菜一共花了40元钱。 她还记得,结婚当天上午,她仍在学校上课,那 天客人都到齐了,只有新娘子还不见人影,大家都翘 首等待,等到新娘到来才开宴席…… 结婚后,他们就过起了**织女的生活。一年难 得相见的*子,简直就是“鹊桥相会”。然而,桂其 中是名**,*令如山,有时他休假还不到一星期, 突然接到部队紧急战备的命令,就必须立即归队;有 时,郑琬瑜趁暑假去部队探亲,可他却去支援抗洪救 灾了,她只好在营房里等他归来;甚至有时候,他们 连假期也都无法见上一面,因为桂其中所在的部队是 野战*,经常需要参加野营拉练。 *让桂其中难忘的是1972年9月中旬,他接到电 报,怀胎十月的郑琬瑜已快生产,希望他尽快回家。 那时,他的心情是多么激动欣喜,他多想立即飞回妻 子的身旁,与她一起迎接小生命的降临。可是,那时 桂其中正带队在杭州执行重要的外事演出任务,身为 队长,他又怎能临阵离开? 好不容易等到完成任务,桂其中飞快地赶到妻子 的身边,而那时,已经是儿子出生的第三天。他一进 房间,一眼就看到一个可爱的胖娃娃,正香甜地酣睡 在妻子的身旁。孩子长得雪**嫩,还有一头浓密的 黑发。他拥抱了妻子,亲吻了孩子,心中的幸福感难 以言表。 而*让郑琬瑜难忘的却是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 战期间。那**,她接到了丈夫的来信。 他在信中说:“我马上要奔赴前线……” 虽然,他信中的语气平静淡然,可郑琬瑜捧着那 封信,却觉得那样沉重。 失去音讯的那几天,郑琬瑜是煎熬的,那颗心像 是悬在半空中,无法落地。可她却要在年迈的公公面 前佯装笑脸。 那几天,老人每天都问郑琬瑜:“其中是不是上 前线去了?他已经很久没有来信了!” “没有,没有,他出差了,山区通信不方便。您 放心……” 在编织了一个月美丽的“谎言”后,郑琬瑜终于 得到了丈夫从前线凯旋的消息,那一刻,她喜极而泣 。 相濡以沫 1982年,桂其中转业回到慈城,任慈湖中学副校 长。他和妻子度过了20年**织女的生活后,终于能 够相依相伴。 回来的那一刻起,他对自己说:要好好补偿妻子 ,再也不分离! 他们买了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它与他们一 路相伴。 每*早上,在晨曦中,桂其中骑着这辆自行车, 后座载着郑琬瑜,他们一起出门上班。 沿着小镇熟悉的石板路,伴着自行车清脆的铃声 ,他载着她到慈城中心小学,然后看着她走进校门才 离开。 中午,他依然是骑着这辆自行车来到慈城中心小 学的食堂,与妻子共进午餐。午餐的时间短暂却美好 ,他俩谈笑风生,愉快地度过午休时间。 下班了,在黄昏中,桂其中骑车接上妻子,然后 两人一起回家…… 这*平淡的*常生活,却是他们万般珍惜的团圆 时光。 郑琬瑜对于自己的教育事业投注了满腔热情,桂 其中全力支持。她上班早,他也跟着早;她下班晚, 他则耐心等候;她去学生家中家访,他陪着她一起去 。1992年,郑琬瑜被评为市级劳模,桂其中比自己获 得荣誉还自豪! 生活不总是风平浪静,意想不到的波澜来临了。 1996年的**,正值黄梅季节,家里都是湿漉漉 的。 桂其中因病去医院。那天傍晚,雷阵雨将要来临 时,他挂完盐水回家,郑琬瑜赶快到厨房,想要为他 热一热早已准备好的饭菜。厨房的地又湿又滑,她一 不留神,脚下一滑,结结实实地摔了一跤。落地的那 一刻,她的左腿剧痛,“糟了!”她对自己说。 她的左腿髌骨骨折,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始终 没有痊愈,再也无法甩开拐杖。 桂其中心疼得要命,郑琬瑜却玩笑着说:“还能 走路,不过是两条腿变成了四条腿!” 从那以后,他与她*是形影不离,在生活上他尽 量给她方便。如她下蹲困难时,帮她洗脚;她外出活 动,他陪着;他以前从来不买菜,现在早起去菜场; 她走亲访友,他依然同行…… 今年,他们又一起去了海南岛,在天之涯海之角 ,拍了许多照片。他为她推着轮椅,吹着温暖的海风 ,欣赏一路风光,沿路的游客无不投来欣羡的目光。 幸福绵绵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 那**傍晚,他们早早地就等候在电视机前,手 中拿着电视机遥控器,中央一套、四套、体育频道翻 来覆去地切换着,生怕漏下某个火炬手传递的精彩瞬 间。 他俩的表情紧张而又期待,因为屏幕上即将出现 的一位中国火炬手,正是他们的儿媳吴珮娟。她从全 国几万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10位境外传递火炬 手之一,赴阿曼传递奥运圣火。当她手持火炬出现在 电视屏幕中时,两人兴奋得直喊:“太棒了!” 那一刻,桂其中心中百感交集。如果父亲在世的 话,看见孙媳为国争光,该是多么高兴啊!顿时,他 眼前浮现出有关父亲的许多画面: 4岁那年,有***寇飞机轰炸慈城,父亲背着 他逃难,当跑到西门野外时,眼看着敌机就要俯冲下 来,父亲奋不顾身地扑到他的身上…… 父亲88岁时,行动不便。有一次,民间一个杂技 团来慈城演出,父亲很想看。于是,他提前买好票扶 着父亲慢慢走着去。可演出即将开始,眼看就要来不 及了,他干脆背起父亲直往剧场赶,他俩一跨进剧场 大门,音乐声刚好响起,演员们登场了…… 事后,他父亲逢人就说:“其中背我看演出,真 是难得啊!”P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