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教的数学(大字版)

妈妈教的数学(大字版)
作者: 孙路弘|责编:杨阳
出版社: 中国盲文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4.08
折扣购买: 妈妈教的数学(大字版)
ISBN: 9787500293200

作者简介

孙路弘,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曾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数学老师。自称脑力工程师,擅长调整智力结构、塑造思维形态,从心理学、脑神经科学入手,解读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大脑和认知变化。互联网时代,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授课,开设课程从小学生数学课程到家长心理学课程,还包括乐高中的数学学习方法、从扑克牌的玩法中学会加减乘除等。曾翻译图书《孩子天生会数学》,作品有《妈妈教的数学》《爸爸教的数学》。

内容简介

◎4岁左右,孩子就已经 对物体的重量有感觉了,能 够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6 岁左右,孩子就能够接受“ 轻重的不同是可以通过数字 量化来比较的”这种认知。 ◎眼睛看得多了,耳朵听 得多了,并参与其中,看到 自己的不同做法会产生不同 的结果,也就开始对事物有 了兴趣。重要的是,这一切 都不是事先告诉你的。 1972年3月21日 星期二 阴 今天放学回家,一进门 就看到妈妈在用秤称重量。 秤盘上放了萝卜,旁边还有 我家的米袋、我的枕头和纸 。妈妈称了东西就写上数, 我看到6两、1斤1两等几个 数。这时,妈妈拿起我的书 包放到秤上,然后在长条棍 儿上挪那个疙瘩.她说那是 秤砣,之后拿笔写上:2斤4 两。妈妈让我把书本、铅笔 盒都拿出来,分别放到秤上 ,又都写了数.我就知道了 我的铅笔盒重2两,三本课 本重4两,空书包重6两。这 一天过得很有意义。 我的爸爸在广播事业部 文工团工作,他工作使用的 工具是钢琴,输出的结果是 歌曲。我的妈妈年轻时身体 不好,从部队离休了,她每 天的工作就是照顾家庭、照 顾我和弟弟。这样的家庭怎 么会有一杆秤呢? 我上大学之后,渐渐有 了一些社会意识,开始觉察 到在自己成长的点滴中,还 有一些没有解释清楚的情况 ,于是翻阅起了从小学四年 级开始写的日记,试图理解 当时的情况以及当时自己生 活的细节。我对家里有这杆 秤感到十分奇怪,于是就此 事向父母询问,才明白了秤 为何出现在我家这个没有做 过生意的家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