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孟子
作者: (战国)孟子著 若水古社 译
出版社: 广陵书社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46.70
折扣购买: 孟子
ISBN: 9787555418344

作者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作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译者简介 “若水古社”系高高国际旗下专业古籍整理工作室,已获注册商标,由当今古典文学研究名宿、国学世家陈书良先生任学术总指导,同时聘请众多古籍专家为长期顾问。已校点、译注、整理出版了《山海经》、《周易》、《道德经》、《庄子》、《史记》、《世说新语》、《古文观止》、《王阳明全集》、《曾国藩家书》、《脂砚斋评石头记》、“四大名著·国学典藏版”等数十种古籍类畅销经典,深得业内认可及读者喜爱。

内容简介

梁惠王?上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一 孟子见梁惠王a。王曰:“叟b,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c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d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e利而国危矣!万乘f之国,弑g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h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i。未有仁而遗j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一 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讲利呢?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国君说:‘怎么对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对我的家庭有利?’一般的士人和百姓说:‘怎样对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这样一来,国家就危险了啊!在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不能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放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从来没有讲仁之人遗弃自己的至亲,也从来没有讲义之人不顾自己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讲利呢?” 注释 a梁惠王:即魏惠王,名,魏武侯之子,即位后由旧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故又称梁惠王。 b叟:对老人的尊称。 c亦有:只有。 d士庶人:士人和百姓。庶人,平民。 e交征:互相争夺。征,取。 f万乘: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为一乘,战国时以兵车多少来衡量国力大小。万乘则为大国。 g弑:臣下杀君称弑。 h苟:如果。 i餍(yàn):满足。 j遗:遗弃,抛弃。 二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a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b云:‘经始灵台c,经之营之。庶民攻d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e,庶民子来。f王在灵囿g,麀鹿攸伏h。麀鹿濯濯i,白鸟鹤鹤j。王在灵沼k,於牣鱼跃l。’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m曰:‘时日害丧n?予及女o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 兽,岂能独乐哉?” 二 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一面顾盼着鸿雁、麋鹿,一面说:“贤人也以此为乐吗?” 孟子回答说:“只有贤人才能够以此为乐,不贤之人就算有这些东西,也不会快乐的。《诗经》上说:‘规划造灵台,营造巧安排。百姓来效力,几天即建成。建台本不急,百姓却卖力,国王游灵园,母鹿伏草丛。母鹿肥而亮,白鸟羽翼丰。国王游灵沼,满池鱼欢腾。’周文王虽然用了老百姓的劳力来修建高台深池,可是老百姓却都乐于效力,把那台叫作‘灵台’,把那池叫作‘灵沼’,以那里面有麋鹿鱼鳖等珍禽异兽为乐。古代的君王与民同乐,所以能获得真正的快乐。相反,《汤誓》中说:‘你这太阳啊,什么时候才能毁灭呢?我宁愿与你同归于尽!’老百姓恨不得与夏桀同归于尽,即使他有高台深池、珍禽异兽,难道就能独自享受快乐吗?” 注释 a沼:池塘。 b《诗》:下文所引出自《诗经·大雅·灵台》。 c经始:开始规划营造。灵台:台名,故址位于今陕西西安西北。 d攻:建造。 e亟:急。 f庶民子来:百姓像儿子为父母效劳一样来修建灵台。 g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 h麀鹿:母鹿。攸:助词,意思同“所”。 i濯(zhuó)濯:肥胖而有光泽的样子。 j鹤鹤:羽毛洁白的样子。 k灵沼:池名。 l於(wū):赞叹词。牣(rèn):满。 m《汤誓》:《尚书》中一篇,记载商汤王讨伐夏桀时的誓师词。 n时日害丧:这太阳什么时候毁灭呢?时,这。日,太阳。害,何,何时。丧,毁灭。 o予及女:我和你。女同“汝”,你。 三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a凶,则移其民于河东b,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c,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d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e,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f不百步耳,是亦走 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g食也;数罟不入洿池h,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i,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j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k矣;鸡豚狗彘l之畜,无失其时m,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n之教,申o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p。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q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r,涂有饿莩而不知发s;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t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三 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黄河北岸的地方遇到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同时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的地方遇到饥荒,也是如此。我看过邻国的政治,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了。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也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答道:“大王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吧。战鼓咚咚,交战开始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奔逃,有的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下了。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而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这样做行不行呢?” 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也同样是逃 跑。” 孟子说:“大王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希望你的民众比邻国更多了。不违背农时,粮食就食用不尽;密孔的渔网不入池沼,鱼鳖就食用不尽;按季节带着斧子进山林砍柴,木材就使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就使得民众的养生送死都没有缺憾了。养生送死没有缺憾,就是王道的开始。 “五亩宅田种植桑树,年满五十的人就能穿上丝绸;鸡鸭猪狗不失时节地畜养,年满七十的人就能吃上肉;百亩农田不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能避免饥荒;注重乡学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斑白的人就不至于在道路上背负重物。年满七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肉,老百姓能不受饥寒,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天下的还从未有过。 “猪狗吃着人的食物而不知道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赈济;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却说‘与我无关,是武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怪罪年成不好,那么天下的民众就会都来投奔你了。” 注释 a河内:相当今山西安邑一带。 b河东:位于今河南济源一带。 c加少:更少,减少。加,更。 d填然:形容鼓声雄壮而饱满。 e曳(yè)兵:拖着兵器。兵,兵器。走:逃跑,古时走为跑,步为走。 f直:只是。 g胜(shēng):尽。 h数罟(c&?gǔ):网孔很细密的渔网。洿(wū)池:深池,池塘。 i斤:砍刀,古代常斤、斧连称。以时:按一定的时节。 j丧死:葬送死者。 k衣(yì)帛:穿上丝绸做的衣服。衣在此作动词用。 l鸡豚狗彘(zhì):此处泛指家畜。豚,小猪。彘,猪。 m无失其时:不耽误家畜繁殖的时节。 n庠(xiáng)序:古代的乡学。商朝称庠,周朝称序。 o申:重复陈述。 p颁白:同“斑白”,此处指花白头发的老人。负戴:古代人力搬运重物的两种方式,负指背在背上,戴指顶在头上。 q黎民:老百姓。 r检:节制、制止。 s涂:道路。莩(piǎo):饿死的人。发:开仓赈济。 t无:同“毋”,不要。 1.常读《孟子》志气足,立身行事走正道。青少年常读《孟子》,读懂孟子,可以培养志气、勇气、骨气、贵气、阳刚之气、生生之气等“浩然之气”。 2.《孟子》是学习指导书,也是成语故事集。书中有大量的关于学习方法与与学习态度的论述,更有上百个成语故事,青少年读《孟子》,学业必能事半功倍,智识充盈卓绝。 3.《孟子》里有为人处世的智慧、修身养性的方法。孟子为中国人赋予了“大丈夫”人格,他与孔子的君子式人格、庄子的隐士型人格一起构建起中国人的精神底色。读懂了《孟子》,精神独立壮美,内心安详自得,行动进退自如。 4.《孟子》好读不枯燥,它总能把深刻的道理包装成有趣的故事,且文笔尖锐、勇敢、泼辣、犀利,读之十分提气。 5.底本可靠,精编精校,全本全注全译。 6.译文、注音、注释一应俱全,专业精审,文白对照,是高质量的《孟子》入门书。 7.多幅高清中国传世名画,既有记载孟子生平的人物故事画,也有孟子崇尚的上古先贤及孔门弟子人物事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