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外交家王宠惠/民国外交家丛书

法官外交家王宠惠/民国外交家丛书
作者: 祝曙光|总主编:石源华
出版社: 福建教育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5.70
折扣购买: 法官外交家王宠惠/民国外交家丛书
ISBN: 9787533467487

作者简介

祝曙光,现为苏州科技学院教授、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兼近代史专业委员会会长、江苏省世界史学会常务理事、苏州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日本史、铁道史和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出版著作2部,参编著述4部,在《世界历史》、《史学月刊》、《社会科学战线》和《江汉论坛》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著作先后获江苏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江苏省高校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苏州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曾主持并完成省部级、市厅级科研项目多项。现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

内容简介

清末民初,社会上活跃着一批女中豪杰,被誉为 “英雌”,以沈佩贞为首,郑毓秀、唐群英等为骨干 ,提倡男女平等,要求给予妇女参政权。她们到国会 请愿、组织集会演讲,震骇一时,是中国妇女解放的 先驱。当袁世凯被清廷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后,革命 党人趁袁世凯乘马车去石大人胡同新衙门办公时,途 中投掷炸弹,惜未炸中袁世凯。军警随即封锁现场, 搜查刺客,抓获了张光培等10人。其中3人被处死,7 人由法国记者保释出狱。该行刺计划,郑毓秀是幕后 策划者之一,法国记者亦由她出面恳请作保,真是巾 帼不让须眉。以后沈佩贞被袁世凯收买,丧失了其妇 女界的领袖地位,这些“英雌”遂心灰意冷,有的退 隐,有的嫁人,风流云散。 郑毓秀以官费生去法国留学,并获巴黎大学法学 博士学位。这是中国第一位法学女博士。郑毓秀英姿 飒爽,胸襟开阔,她在巴黎的居所被称为“留学生之 家”,留学生、革命党人、旅法政要等都去她的居所 盘桓,她总是敞开大门,来者不拒。“遇到尴尬事件 ,她老是不惮烦、不惜力,代为奔走斡旋,使人感到 温暖。”中共早期领导人向警予在法国留学期间就得 到了郑毓秀的不少帮助。保存至现在的1922年3月14 日向警予致中法协会的信,其中多处提到郑毓秀在巴 黎帮助她们解决困难的事迹。郑毓秀具有天生的应酬 本领,与法国政界的名流巨擘都有往来,可谓开中国 民间外交之先河。巴黎和会期间,当郑毓秀得知北洋 政府有意让代表团在丧权辱国的《凡尔赛条约》上签 字的消息后,当天晚上在花园中折了一根玫瑰枝藏在 衣袖里,闯入中国代表团驻地,顶住代表团团长陆征 祥,声色俱厉地说:“你要签字,我这支枪可不会放 过你。”陆征祥被吓得不敢去签字。中国代表团拒签 《凡尔赛条约》,保留了中国收回山东的权利。 郑毓秀与王宠惠是同乡,又都以法学为专业,来 往非常密切。郑毓秀对王宠惠的朋友来巴黎,也是热 情招待。据王宠惠的同学李晋回忆:“我当时以亮畴 之故,亦时为其座上客。”“平日逛公园、游名胜、 购办新奇物品,由于她的指导指点,使我初旅花都, 不致如堕五里雾中,其热情亦足动人。”王宠惠对郑 毓秀也很关心。有一次,郑毓秀的学费很久未发,王 宠惠托人向 交涉,很快就得到了解决。1925年 ,段祺瑞电令任海牙国际法院候任法官的王宠惠回国 ,参加即将举行的北京法权会议。王宠惠与李晋相约 从巴黎乘国际列车经西伯利亚回京。在巴黎,李晋有 事求见驻法公使陈策,陈策在应允所求之事后,乘便 说:“郑毓秀是有丈夫的,她的丈夫姓曾,现在在京 奉铁路局任职。你和亮畴既属老友,你得劝她对亮畴 不要过分接近啊!”李晋才得知郑毓秀正在不遗余力 地追求王宠惠。离开巴黎前夕,郑毓秀在名为万花楼 的中餐馆为王宠惠和李晋送行。席间她对李晋说:“ 这回你陪亮畴回国,其实你俩在欧的事务都未了。三 个月后,你得陪亮畴重来巴黎。因为美国前国务卿 Kellog转任海牙国际法院法官主席,亮畴为副主席, 三个月后有个重要会议,亮畴必须出席,你得负起这 个责任。”李晋当然懂得言外之意,“这些话配合陈 公使所说的,我自懂得其中奥妙。男女间事,借上冠 冕堂皇的大题目作烟幕,说来自是得体”。郑毓秀又 亲往车站送行,再三叮嘱李晋一定要陪王宠惠重返巴 黎。面对聪慧、漂亮的郑毓秀的爱情攻势,王宠惠一 度“困扰于其婚姻问题”。经慎重考虑,王宠惠决定 斩断情丝,朱学勤完婚,当郑毓秀追踪回国时,木巳 或舟,她只好怅然而去。王宠惠爱惜人才,不以私废 公,任司法总长期间,仍启用郑毓秀为其部属。但郑 氏为人精明强干,与司法部常务次长罗文干“龃龉至 深,盖罗老成持重,喜用旧人,郑则宏奖风流,提拔 先进”。王宠惠对郑、罗矛盾,不为左右袒,一笑了 之。P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