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适读年龄9-14岁)/世界励志成长名著

童年(适读年龄9-14岁)/世界励志成长名著
作者: (苏联)高尔基|改编:伍欣
出版社: 新疆青少年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9.00
折扣购买: 童年(适读年龄9-14岁)/世界励志成长名著
ISBN: 9787551582971

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年),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他与托尔斯泰、契诃夫被称为是俄国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哥罗德城,父亲是木匠。他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十一岁时,他便开始独立谋生。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沙皇时代的底层度过的。 1892年,高尔基以马克西姆·高尔基(意为最大的痛苦)这个笔名,发表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1895年,高尔基发表了早期作品中最有名的浪漫主义短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以及描写流浪汉生活的代表作《切尔卡什》。 1899年,高尔基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 …… 1925-1936年期间写的长篇史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高尔基的最后一部巨著。这部史诗是高尔基最杰出的艺术成就之一。 1934年,高尔基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并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 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离开人世,享年六十八岁。

内容简介

我一直躲在外祖母身后,妈妈也不抬头看我一眼 。她一直保持着那种姿势,梳着爸爸的头发,眼泪不 住地往下流,哭声越来越大,最后成了号啕大哭。 在我印象中,妈妈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邋遢过。 她一直是高高大大、体格强壮的人,头发梳得整整齐 齐,光亮整洁,可是现在…… 门缝外面有一些穿着黑衣服的乡下人伸头往屋里 看着,警察也夹在其中。这名警察的语气显得很不耐 烦:“快点收拾!” 我看到遮窗户的黑色披肩在风中摇摆鼓胀着,就 像船帆一样。记得有一次,爸爸带着我去划帆船,开 始还风和曰丽,但是忽然一声霹雳,吓得我尖叫起来 。爸爸用膝盖夹紧我,笑着,大声说:“小阿廖沙不 要怕,没有关系,响过了就什么都没事儿了。” 我正出神地想着。忽然,妈妈摇摇晃晃地挺直身 子从地板上站起来,然后又坐在地板上,仰面躺下, 头发蓬乱地散在地板上,眼睛紧闭,脸色从苍白变成 了青色,牙齿龇着,她可怕地吼道:“关上门……阿 廖沙,滚出去!” 外祖母把我推开,跌跌撞撞地跑到门口大声喊道 :“亲爱的朋友们,为了基督,请走开吧!不要害怕 ,也不要担心她;不是发生了霍乱,而是生孩子,很 寻常的事情。请原谅,好心的人们!” 我被妈妈的吼叫声吓坏了,慌忙躲进黑暗的角落 里,找到了一个箱子,藏在它的后面。从那里,我可 以清楚地看到母亲在地上打滚的情景。她呻吟着,好 像很痛苦的样子,牙齿也咬得咯咯作响。外祖母在旁 边温柔地念叨着:“为了圣父和圣子,瓦留莎,忍住 。愿圣母保佑你!” 他们都没有看到我,但是我很害怕。他们一会儿 大声叫嚷,一会儿在爸爸身旁的地板上乱作一团,唉 声叹气。爸爸睡得很死,因为昨天晚上太疲倦了,睡 觉太晚,或者根本就没有睡觉。 任凭妈妈和外祖母在那里忙乱、喊叫,爸爸都一 动不动。妈妈站起来又倒下去,反复了好几次。外祖 母像个巨大的黑色皮球,在屋里滚来滚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个小小的微弱的啼哭声传来 。 “荣归于主!生了个男孩儿。”外祖母的声音从 黑暗中传来。 这个小婴儿就是我的弟弟——马克西姆。 蜡烛点燃了,摇曳的光线逐渐照亮了小屋。我躲 在箱子后面疲倦地睡着了,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丝毫 也不记得了。 不过,在我印象里还有一个记忆深刻的地方。那 是在一个雨天的坟场。 我和外祖母站在坟场边,还有两个拿着铁锹的外 乡人,一脸忧郁。一个警察,浑身淋湿,站在一边远 远地看着。 爸爸的棺材被放进一个土坑里,坑底蓄满了雨水 ,几只青蛙安安静静地蹲在里面,有两只机灵的青蛙 慢慢爬到了爸爸的黄色棺材盖上。 雨点儿一点儿不冷,甚至有些温暖,细细柔柔地 洒在我们身上。外祖母沉默着,很快,那个警察开口 了:“快些吧,埋掉!”说着,他就往一边走去。 外祖母又开始哭了,还拿头巾捂着脸。那两个拿 铁锹的乡下人开始弯下腰急急忙忙地铲土,往坟坑里 撒,土块掉在坑底,激起水花啪啦啪啦响。棺材盖上 的两只青蛙慌忙跳下盖子,拼命往坑壁上爬。一个乡 下人铲起一堆土,不偏不斜地打在它们身上,它们掉 到了坑底。很快,它们就被土块埋住,不见了踪影。 外祖母拽着我说:“小阿廖沙,走吧。” 我甩开她的手,站在坟场边上不肯走。 外祖母低下头,默默地陪着我站着。很久之后, 她又开始念叨:“主啊,真是的。”不知道她在埋怨 谁。墓穴逐渐被填平了,我们还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 乡下人用铁锹啪啪地拍打着墓地,把墓穴压平实 。 这个时候,外祖母像是惊醒了似的,抓着我的手 ,穿梭在许许多多的十字架之间。这些十字架,由于 年代久远,露出黑色的痕迹来。 十字架的尽头有一座教堂,外祖母要把我带到那 里去。 “你不伤心吗?为什么不哭呢?你应该哭一场的 !”外祖母小声地问我。 “我不喜欢哭。”我说的是真的。爸爸和妈妈都 不希望我哭。如果受了气,我哭鼻子,爸爸就会笑话 我,而妈妈就会凶巴巴地说:“不许哭!” 我和外祖母坐在一辆马车上往回走。路上街道宽 宽的,但是很脏,两旁是红色的房屋。我想起了那两 只可怜的青蛙,很想知道它们的命运,于是迫不及待 地问外祖母:“那两只青蛙怎么样了呢?能爬出来吗 ?” “土块压着它们,爬不出来了,不过,没什么大 不了的,上帝会保佑它们的。” P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