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金盾
原售价: 7.00
折扣价: 5.30
折扣购买: 戒陋习保健康
ISBN: 9787508247410
丰富多彩的生活,应处处体现精神文明、礼貌用语、文明规范等内容 。只有严格要求自己,克服自身的陋习,才能提高生活质量,快乐每一天 。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屡见不鲜的是,不少人为了事业的成功和“大 富大贵”,不知疲倦地奋斗与奔波。许多人对健康不是投资,而是透支, 或者简单地趁年轻、趁眼前健康“搏一把”。可真正到了事业成功之时, 人也早已重病缠身,比如科技界、经济界、文化界、体育界不时有英才早 逝,实在令人扼腕痛惜。 还有一些人,虽然对健康引起了重视,但由于观念陈旧、缺乏相关保 健知识,而且在生活方式上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陋习,这些情况同样严重地 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什么是陋习?因文索义,陋习就是指不科学、不文明、不合理、不道 德的习惯。对于习惯,《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 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习惯是人们习以为常、 惯性反射下的意识与行为。 对于人的习惯,中国古代著名的启蒙教材《三字经》开首就说:“人 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在承认人的习惯差异的同时,也提出 了习惯可以通过教化和修炼,使人的道德和知识水平提升,以养成良好的 习惯,保持善的本性。在国外,17世纪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培根就指出:“ 人们的行为,多半取决于习惯。”“个人的生活受习惯支配,而社会的习 惯,则是一种可怕的力量。”他还认为“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同样,在 习惯与人生命运、性格的逻辑关系上,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 也写下了这样的一段名言: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在这里,我们要提醒大家的是:习惯不仅仅能决定命运,而且习惯还 决定了健康。 本书所说的陋习,主要是指个人生活上的不良习惯。人们只有直面这 些陋习,革除这些陋习,才能推动社会进步,中华民族才能真正无愧于世 界文明古国之称,才能真正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饮食的丰富不丰富,好不好,是否科学 、合理,——就像“天”一样“大”的大事!安排得好——享尽“口福” ,而且健康长寿;安排得不好——“病从口入”,既不能保证生活质量, 也不能保证生命质量。 在过去,由于知识落后、营养贫乏等原因,人们普遍不太重视陋习和 生命之间的关联,健康只能被动地靠先天、靠医生、靠医院、靠休养。如 今,21世纪是科技和文明全面发展的时代,健康的性质和含义也随之而改 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康要靠自己、靠知识、靠管理、靠习惯、靠合 作,健康是福的观念正深入人心。吃得好、吃得科学、吃得健康成了一个 时代性的问题。这方面饮食习惯起着巨大的作用。 一、随地吐痰 随地吐痰是最常见的生活陋习之一,是极不文明的行为。在日常生活 中,人的生理现象普遍存在,口中有痰,如何处置,做到文明、礼貌,不 失大雅,不伤风化。遵守好社会公德是每个人必须思考和经常面对的问题 。 痰是由人体的肺、气管、支气管所产生的分泌物。对于健康人来说, 这些分泌物每日仅为少量的白色黏液痰,由于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灰尘、细 菌等污染物,气管中的黏液会对吸人的空气起到净化和过滤作用,从而得 以吸人肺部的空气清新、干净。 对人体来讲,肺与皮肤一样属于直接接触外界环境的器官之一,因此 肺部也极容易感染细菌,发生病变。所以,在医学上,痰的颜色、气味和 性状等,是诊断某些呼吸道疾病的依据之一。黏液脓性痰——极有可能患 有急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支气管扩张、肺脓疡等疾病;黄色黏痰—— 可能是肺部感染,因存在大量脓细胞而造成的;绿色痰——可能患绿脓杆 菌引起的肺痰消散期、肺癌、支气管扩张等疾病;棕色痰——可能是肺梗 死、心脏病引起的慢性被动性淤血所造成的;铁锈色痰——可能患有大叶 性肺炎。 痰的颜色不同,提醒我们要有针对性地注意身体的健康。咳的痰如果 是粉红色,可能是肺水肿的信号。肺气肿病患者是吐痰大军中的主要成员 ,该病有26种诱发因素,其中吸烟则居于各因素的首位。 痰是疾病传染之源。必须根除随地吐痰的“陋习”。如今,我国各地 及世界上对随地吐痰都施行了处罚制度,每个人应自觉约束自己,带好头 ,在全社会形成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根除吐痰陋习是每个人的健康权,如同人格权、财产权、知识产权一 样属于基本人权,每个人都有权利向随地吐痰说“不”!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