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西人民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2.80
折扣购买: 我说的不一定对
ISBN: 9787210079422
梁欢(生于1988年),歌手、音乐制作人。新浪微博红人,粉丝超过167万。知乎达人,粉丝超过15万。多栖艺人、跨界怪咖。他是一个热衷于趣味和创造的体验者,拥有让人惊奇的人生经历。当你看到这本书时,他的体验身份里又多出了一个作家。
我讨厌“干货”。 自从这个词被一部分过度热衷于——沙龙、宣讲 、PPT、使用另一个名叫“接地气”的词——的那部分 互联网从业者赋予了“浓缩的硬知识”这种含义之后 ,人们好像就对它有了一种近乎病态的追求。买一本 打发时间的杂志,要有干货;去现场听一场演讲,要 有干货;在网上看一档娱乐节目,要有干货(饶了自 己吧,真的)。如果没有,就会感觉自己遭到了愚弄 ,高呼上当*骗;这还算好的,病入膏盲一点的,甚 至会因为没得到干货而生出负罪感,觉得自己消费了 不该消费的东西,浪费了生命。 这种时时处处追求干货的心态和行为,在我看来 相当不清醒,毕竟你稍微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干货的本 质,即“浓缩的硬知识”,就能明白*好的干货其实 根本不用耗尽心力去追求,它们一直唾手可得,就在 教科书里。 换句话说,如果你真的渴求干货,*干*硬的教 科书一直都是*好的选择。而如果你看到这句话就立 刻找出了“可是教科书太晦涩,看起来太累啊”这样 的理由,说明你并不像自己表现出的那般渴求干货, 你渴求的很可能只是“我刚刚可是吸收了干货哟!” 的感觉,*何况,这感觉往往还是种错觉。 通常你得到的那些自以为是干货的东西,其实并 非干货,它们经过了一个“干货——某人尝试吸收它 ——此人有损耗的吸收了它并加入自身立场和见解— —此人再将它有损耗的表达出来——你有损耗的进行 了接收并加入自身立场和见解——你得到的东西”的 过程,这么**腾,它们早就不该被称为干货了,它 们是面目全非的“湿货”。 我们*常得到的大多数内容都是这样湿的,世上 的干货也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多、那么友善、那么易 于获取。不过没必要为此难过,湿货也没什么不好。 当我们的智识达到一定水准之后,获取硬知识的过程 就会变得充满艰辛,只有极少数富有毅力、天赋、运 气的人能继续前行探索;如果只依靠干货,*大多数 人的智识水平至此将驻足不前。所幸还有湿货——虽 然它们总是有漏洞、不纯粹、夹私货、带偏差—但它 们好吃啊! 在所有的湿货里,我尤其喜欢那些不理性、不客 观、不中立的东西。我知道这些词汇在人们都追求“ 政治正确”的**会被视为罪恶,但在我看来,不理 性代表总有鲜活的情感,不客观代表总有生动的视角 ,不中立代表总有确切的表态(这一点尤为重要,并 且无论表态是否会被大众接*,你都应该表态),这 些都是很能吸引我的特质,也是我一直努力训练自己 具备的品格。它们总是能让我快速建立起对某个事物 的兴趣,进而去研习它,其中的一些事物我甚至有幸 能走到*终拿起教科书去啃干货的程度;而它们身上 附着的跟好处同样明显的负面因素,我通常也能识破 并避开。 也有时候识不破,也有时候避不开,我就会被那 些负面因素“污染”了。不过也没关系,即便是*差 的情况,我被污染透了,那我*终成为的那个人,至 少也能是个有意思的、可供别人研究消遣的人类样本 。对此我可以坦然接*。 P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