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花城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4.70
折扣购买: 李嘉诚(成功没有捷径)
ISBN: 9787536076150
陈美华,笔名芳原,《南方日报》主任编辑,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治经济学专业。作为在传媒业浸淫多年的媒体人,凭籍早年当经济和文化记者时对香港经济状况的了解和研究,撰写了多部人物传记,如《香港超人李嘉诚传》《李嘉诚全传》《香港小超人李泽楷赚钱神话》等等,对李嘉诚家族在上世纪下半叶和进入本世纪以来在香港发展壮大的过程与香港经济在这个大时代中的腾飞关系有较深入的阐述。 此次增补再版《李嘉诚全传》(现书名为《李嘉诚:成功没有捷径》),特别对围绕李氏家族甚嚣尘上的“撤资说”作了深入的条分缕析,为读者*全面地了解李嘉诚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香港时时处处有发财机会,就怕人懒眼花,错 过机会。潮州人*吃得了苦,做生意个个是叻仔(有 本事的青年)。我认识好些目不识丁、从潮州乡下来 的种田佬,几年后,都发达了起来。” 庄静庵未提起让姐夫李云经上他的公司做职员, 这是李云经夫妇不曾料及的。也许,庄静庵认为李云 经辈分比他高,不便指使管理。庄静庵在商言商,* 不把公司人事与亲戚关系搅和在一起。 李云经长期生活在传统伦理氛围中,他明白这是 商家通常的做法,但在感情上却不那么容易接受。庄 碧琴欲去质问弟弟,被李云经制止。他不想给内弟添 太多的麻烦,来香港投靠内弟,已是万不得已。 李云经第二天就出去找工作,四处碰壁。他心中 泛出一股失落感,在家乡,他是受人尊敬的小学校长 。他的渊博学识,使众多的财主富商黯然失色。 在香港这个商业社会,一切都颠倒过来,拜金主 义盛行,钱财成为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没有人 向李云经请教古书上的问题,*没有人夸奖儿子嘉诚 吟诵诗文的出众禀赋。 不惑之年的李云经,陷入深深的困惑。 庄静庵异常忙碌,没日没夜,每天都要工作十多 个小时。初时,他经常来看望姐夫一家人,嘘寒问暖 。渐渐,他来的次数愈来愈少,有时,几天不见他的 人影。庄静庵对自己家人亦是如此,他无暇也无闲情 逸致,与家人安安静静相聚一堂,或外出看戏郊游。 生意冲淡了家族气氛及人际关系。李嘉诚稍大时 ,庄静庵深有感触道:“香港商场,竞争激烈,不敢 松懈懒怠半分,若不如此,即便是万贯家财,也会输 个一贫如洗。” 除舅父这门至亲,父母在香港还有不少亲友同乡 。他们来看望李家一两次,便杳无音信。潮人在异国 他乡,以团结互助而著称,故能发达。其实,“帮衬 ”是有限的,潮籍富翁,无一不是靠自己的勤俭毅力 ,搏命搏出来的。 李嘉诚回首往事,如此描绘他少年时的心态: “小时候,我的家境虽不富裕,但生活基本上是 安定的。我的先父、伯父、叔叔的教育程度很高,都 是受人尊敬的读书人。抗日战争爆发后,我随先父来 到香港,举目看到的都是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就感 到这个世界原来是这样的。因此在我的心里产生很多 感想,就这样,童年时五彩缤纷的梦想和天真都** 消失了。” 李嘉诚指的是一种社会现象,而非针对具体的人 和事。少年李嘉诚,尊敬并崇拜舅父庄静庵。舅父不 像他先父叔伯,总是引经据典大谈伦理道德,舅父是 个实用主义者,是个不事高谈的搏命猛人。 父亲李云经虽对香港的商业文化格格不入,但他 明白,要想在香港生存,非得融入这个社会不可。他 不再向儿子谈古数典。 李云经找到工作,在一家潮商开的公司做小职员 。其时,抗日战争进入*艰苦阶段,香港商会号召商 人市民募捐,用以购置飞机**支援**军队。李云 经捐出宝贵的数仙(1仙=0.01港元)港币,那些富 商,动辄数千上万港元。 喊了半辈子教育救国的李云经,对友人感叹道: “实业亦可救国。” 同是接受传统文化,潮汕沦陷,李氏家族的同辈 人,唯李云经举家逃往香港。这是不是意味着,在人 生之路彷徨的李云经,无时不向往外面的纷纭世界? 可以这样说,没有李云经的举家迁徙,就没有**的 李嘉诚。 来港之后,李云经对儿子的教育大有改观。 他不再以古代圣贤的言行风范训子,而是要求嘉 诚“学做香港人”。我们从李云经身上,可以看出潮 汕人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他们不论漂泊在世界任何 地方,都能与当地文化很好地融合一起。*可贵的是 ,他们及他们的后代,把根留在祖国及家园,不忘自 己是潮汕人。 李嘉诚对父亲的教诲心领神会。香港的华人流行 广州话,广州话与潮汕话属不同的语系,在香港,不 懂广州话寸步难行。 李嘉诚把学广州话当一门大事对待,他拜表妹表 弟为师,勤学不辍。他年纪轻,很快就学会一口流利 的广州话。 困难的是英语关。李嘉诚进了香港的中学念初中 。香港的中学,大部分是英文中学,即使是中文中学 ,英文教材也占半数以上。 李嘉诚不再是学校的骄子,他坐在课堂听课,如 听天书,不知所云。其他同学,从小学起就开始学英 语,李嘉诚深知自己的不足,心底泛出难言的自卑。 李云经询问儿子上学的情况,他说:“在香港, 想做大事,非得学会英语不可。” 李嘉诚点点头,领会父亲的苦心。且不论个人的 前途,就凭学费来之不易这一点,他也会以苦读上进 来报答父恩母爱。数十年后,李嘉诚回忆起父亲生病 不求医,省下药钱供他读书;母亲缝补浆洗,含辛茹 苦维持一家生计……不禁神色黯然。 李嘉诚学英语,几乎到走火入魔的地步。上学放 学路上,他边走边背单词。夜深人静,李嘉诚怕影响 家人的睡眠,独自跑到户外的路灯下读英语。天蒙蒙 亮,他一骨碌爬起来,口中念念有词,还是英语。 李嘉诚天赋高,记性好,经过一年多的刻苦努力 ,终于逾越了英语关,能够较熟练地运用英语答题解 题。 李嘉诚辍学后,却长年不辍自学英语。在日后的 商战风云中,这让李嘉诚受益匪浅。 P7-8
发行10周年全新修订,增补超过6万字
80多年人生历炼,细节再现李嘉诚从推销员到华人首富的真实历程
60余载商海沉浮,全面透视李嘉诚创业、守业、投资的成功之道
首度开腔讲述“大陆撤资、迁册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