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性格

成功的性格
作者: (美)戴尔·卡耐基|译者:黄鸣
出版社: 重庆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8.80
折扣购买: 成功的性格
ISBN: 7536667809

作者简介

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1888-1955),被誉为“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一生致力于人性问题的研究,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索和分析,开创出一种独特的融演讲、推销、为人处世、智能开发于一体的成人教育方式。接受卡耐基教育思想的有社会各界人士,其中不乏军政要员,甚至还有几位美国总统。千千万万的人获益于卡耐基的教育。 卡耐基主要代表作有:《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如何停止忧虑开创人生》《如何赢取友谊与影响他人》《口才的艺术与情绪掌控术》《语言的突破与沟通的艺术》《快乐的人生》等。这些图书出版之后,立即风靡全球,先后被译成几十种文字,成为“人类出版史上的奇迹”。

内容简介

恶意伤人恨难消 谁没有被恶言恶语恶行恶意中伤过?即使是神,也不能免于诟骂。 苏格拉底被认为是蛊惑青年的罪人,终于在群众面前饮鸠而死,有谁知 道他寻求真理的诚实? 孔子被误会为求官的政客,甚至隐士们也用暧昧的话讽劝他,有谁了解 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热忱? 耶稣被人控告为煽惑群众的暴动者而被悬挂在强盗中间钉死,有谁去体 会他舍身救人的苦心? 人类史上不少这样的例子。直到被毁谤者尸骨成灰的时候,人类的子孙 才开始推崇他们,为他们修建美丽的坟茔。由此可见,人性中存在着非常强 大的恶意伤人的弱点。如果我们真能了解一点人生,多去揣测一点人性,我 们就知道我们自己也可能是这个弱点的载体。当我们得意的时候,当我们不 得意的时候,乃至当我们无聊的时候,总不免要谈论人的。 人之论人难免有失醇厚,而且大多数的时候也有失真实,即使无心造谣 ,无心轻薄,但由于没有充分的了解,总难免说些令人伤心的话。凭一时喜 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情况你我也都有过吧。有时候连我们自己做了什么也 不晓得。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正视这个人性很难避免的缺点,剖析旁人的同 时剖析自己,为完善人性尽自己的心与力。 A 1929年,有件事轰动了全美的教育界,来自全美各地的学者纷纷拥 到芝加哥去作证。早几年前,一位名叫罗伯特·霍金斯的年轻人,半工半读 读完了耶鲁大学。他当过侍者、伐木工人、家庭教师和晒衣绳推销员。8年 以后,这位年轻人开始担任芝加哥大学校长一职,年方30岁。这简直令人难 以置信。那些年长的教育界人士无不摇头叹息,各种批评纷纷落在这位“神 童”身上——诸如太年轻了,缺乏经验,教育主张荒唐可笑等等责难纷至沓 来,甚至报纸都加入攻击的行列。 就任当天,有人对霍金斯的父亲说:“看到今天报纸社论对你儿子的批 评了吗?真令人震惊。” 不错,在现实社会中,愈是具有重要性的狗,人们踢起来愈感到心满意 足。爱德华八世在就任英王之前是威乐斯亲王,他就有这种亲身体验。当时 ,他只有14岁,在达特茅斯学院就读——此校相当于美国的海军军官学校。 一天,有个军官撞见小亲王在哭泣,便问发生了什么事,小亲王开始不肯透 露原因,后来才道出事实:学校里的学生常常踢他。这位军官便去调查真相 ,想知道为什么单单只有亲王受到这种粗鲁的待遇。经过很久的盘问,学生 们才勉为其难地承认——等毕业后进入皇家海军可以很得意地向别人夸耀: 他们踢过国王! 所以,当别人踢你、无情地批评你时,那是因为他们自以为如此会提高 他们的重要性。记住,这种事通常意味着你已经获得成功,并且深受他人注 意。有些人喜欢攻击比自己教育程度好,或是比自己成功的人,以让自己那 卑劣的本性得到满足。 B 令人难以相信的是,有些大人物也不免粗俗如小民。比如曾任耶鲁 大学校长的提摩西泄威,就无理攻击过一位想竞选美国总统的人士。这位校 长警告说,假如这个人当选为美国总统,“将使我们的妻女不贞,名誉败坏 、精神污染;她们不再讲求优雅和美德,而为上帝的男人所唾弃。” 这听起来很像对希特勒的痛责,是吗?其实不然,这是对杰斐逊的公开 抨击,也许你会问,是哪一个杰斐逊?难道是那个《独立宣言》的起草者, 民主政体的守护圣徒托马斯·杰斐逊?不错,那人攻击的正是这位杰斐逊。 你知道哪一个美国人被骂为“伪善者”、“骗子”或“比杀人凶手稍微 好一点的人”?有份报纸的漫画描述这个人站在断头台前,台上的大刀正预 备砍下他的头。当他被载往行刑的时候,群众对着他叫骂。这个人是谁?是 乔治·华盛顿。 C 卡耐基年轻的时候,很想把自己的才能表现一番,他写了一封信给 作家察哈丁·戴维斯,这是一个一度在美国文坛上红得发紫的人物。当时, 卡耐基正着手写作一篇有关作家的文章,他写信请戴维斯说明自己的写作方 法。 在此事发生的几个星期之前,卡耐基收到一封信,信末写道:“口述信 ,未读过。”卡耐基觉得这样的结尾好极了,写这封信的人非常了不起,也 一定很忙碌。卡耐基自己倒并不忙碌,但他急于向戴维斯表现一番,因此就 在短笺的末尾,以“口述信,未读过。”结束。 戴维斯根本没有回信,只是把信退还给卡耐基,在末尾草草写下“你的 礼貌真是没有礼貌”。没错,卡耐基是做错了,或者是他咎由自取。但身为 一个凡人,卡耐基不以为然。这种不以为然的感觉甚至延续到10年后听到戴 维斯的死讯时还没有消退。卡耐基觉得那次回信是对他的伤害。如果你不想 造成别人一种经历数10年直到死亡还没有消失的反感,那么就一定要警惕、 远离恶意中伤别人的行为。 刻薄的批评,使得敏感的托马斯·哈代永远放弃了写作,使得英国诗人 汤姆斯·查特登走向自杀的绝路。本杰明·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不大懂得处 世之道,后来和人相处变得圆滑干练,被任命为美国驻法大使。他成功的秘 密是什么?富兰克林说:“我不说任何人的坏话,我只说我所知道的每一个 人的长处。” 要了解和谅解别人,就需要个性和自制。 一个伟大的人,以他对待小人物的方式,来表达他的伟大。 D 胡佛是一个著名的试飞员,经常在航空展览中表演飞行。一天他在 圣地亚哥航空展览中表演完毕后飞回洛杉机。正像《飞行》杂志描写的那样 ,在空中300米的高度,两个引擎突然熄火。凭借熟练的技术,他操纵飞机 着了陆,但是飞机受到严重损伤,所幸人还安全。 在迫降后,胡佛第一个行动是检查飞机的燃料。正如他所料到的那样, 他所驾驶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螺旋桨飞机,居然装的是喷气机燃料而非汽油。 回到机场,他要求见见为他保养飞机的机械师。那位年轻的机械师为所 犯的错误而难过。当胡佛走向他的时候,他正泪流满面。他造成一架非常昂 贵的飞机的损失,差一点还使得三个人丢了命。 你可能猜想胡佛一定要发脾气,而且预料这位极有荣誉心,事事要求精 确的飞行员必然会痛骂机械师的疏忽。出乎意料的是,胡佛没有责骂那位机 械师,甚至没有批评他。相反的,他用手臂抱住这位机械师的肩膀,对他说 :“为了显示我相信你不再犯错误,我要你明天再为我保养F51飞机。 这样的襟怀值得学习。 E 1887年3月8日,美国最伟大动人的牧师及演说家亨利·华德·华奇 尔逝世,他改变了全世界。就在那个礼拜天,莱曼·阿伯特应邀向那些因华 奇尔的去世而哀伤不语的牧师们演说。他急于作最佳表现,因此把他的演讲 词写了又改,改了又写,并像大作家富伦拜尔那样加以润饰。然后他读给他 妻子听。其实写得很不好——就像大部分写好的演说一样枯燥无味。假如他 的判断力不够,她也许会说:“你写得真糟糕,行不通。你会使所有的听众 都睡着了。念起来就像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你已经传道这么多年了,应该有 更好的认识才对。看在老天爷的份上,你为什么不像普通人那样说话?你为 什么不表现得自然一些?如果你念出像这样一篇东西,只会自取其辱。” 假如她真的那么说了,你知道将会有怎样的结果,她也知道。然而她只 是说,那篇讲稿如果登在《北美评论》杂志上,将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换 句话说,她巧妙地暗示出,如果用这篇讲稿来演说,将不会有什么好效果。 这位丈夫懂得妻子的意思是什么。于是他将精心准备的原稿撕毁了,后来讲 道时甚至不用笔记。要改变一个人或一件事又不伤感情、不引起憎恨,应该 向阿拉特的夫人学习。 P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