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41.60
折扣购买: 春透梅花骨(何振岱诗词赏析)
ISBN: 9787521213140
惜春之意,惜之几何 春感·其一 惜春何忍见花飞,张幕悬铃事已微。 千里魂消同况味,经年头白为芳菲。 传书黄耳浑无实,吹浪江豚苦作威。 岂有邻翁知爱护,借人畚耜计应非。 何公爱梅,自称梅叟,开篇原本想读一首他的咏梅诗 ,不料打开诗集瞬间抓住眼球的是他的这一组《春感》。《 春感》一组四首,通读下来,满是伤感和愁绪。这和人们通 常的写春不同,通常写春的诗,多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 树万树梨花开”,“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 类有着满满的喜悦感。而这一组,从“惜春”里引出的伤感 却浓如重墨,久研不开。谁说春天里都是喜悦呢?!正如我 们置身其中的这个春天,悲则悲矣,几难承重。百年前的伤 春和眼下的伤春虽伤不同,但况味相通,那么就让我们从这 组《春感》读起吧。 诗人惜春,惜之几何?诗人从起句起就开门见山告诉 你了。当头“惜春”两个字锁定了这首诗的情味,整首诗便 围绕着这个情感基调写了去。“惜春”,惜到什么程度?他 用了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词“何忍”来诠释。我们知道,在 格律诗的起句当中,虽然不乏以情为起的诗,但是在通常情 况下,人们会在起句中尽量避开情语以防情语早出,其目的 是为了防止因“情语早出”而可能造成的“情感早泄”,以 保证后句中的情感表达,从而保持诗的结构稳定。这是由格 律诗起承转合结构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而这首诗,诗人一开 始便砸下“惜春”“何忍”两种带有强烈的情感状态的词, 可谓“惊起”。这样的重情之起,往往是为了表达强烈的情 感之意,以岳飞的“怒发冲冠”最为典型。在何老的这首诗 里,我认为他之所以以此为起应该是有两种解释:一是他有 能力把握早出的重情;二是为了表达“惜”之深切,深切到 等不及迂回地让心情释放。 “惜春何忍见花飞”。“何忍”,不能忍。惜春的我 如何能够忍受眼睁睁看着花飞花落?这一句里,有一种心情 ,也有一种态势,仿佛能让读者看见诗人站在花下为落花而 伤感。画面中有着浓浓的诗意。这要归功于他句中的虚实参 与。有了虚实参与,才能让读者在体会情感的同时又有一种 实在的境界感。在这句诗里,“惜春”“何忍”的情感虚写 落脚在“见花飞”的实际描写上,“见”中交代着人物,“ 花飞”则营造出了一种氛围。读者便得以从这种虚实相互交 融当中体会到人物的心情并看见诗中的画面。这,就是诗的 意境。 “张幕悬铃事已微”。上句是一种情感的态势,下句 是一种实时的动态。“张幕”:张开帷幕。“悬铃”:悬铃 以唤。两个动态皆因“何忍见花飞”而来,为什么要“张幕 ”“悬铃”?因为想要留住飞花,但是却已是徒劳——“事 已微”了。首联两句是作者由落花飞去而引发的惜春之意和 留春不住的深深感叹。 “千里魂消同况味,经年头白为芳菲”。首联中的“ 惜”和“忍”并没有道尽他的“惜春”之意,所以他紧接着 又抛出了一个情语:“魂消”。什么是“魂消”?“魂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