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名家演播版)(精)

红楼梦(名家演播版)(精)
作者: 曹雪芹//高鹗
出版社: 岳麓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7.40
折扣购买: 红楼梦(名家演播版)(精)
ISBN: 9787553806327

作者简介

曹雪芹(1715-1763)(也有说法为生于1724年,或卒于1764年),满洲人,名霑(读作“zhān”),字梦阮,又号雪芹、芹圃、芹溪等,祖籍河北唐山(一说辽宁铁岭,一说辽宁辽阳),中国清代文学小说家、诗人、画家。他出身于“百年望族”的封建官僚大家庭,后因家庭衰败而饱尝人生辛酸。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前后花了十年时间,经五次增删,创作了《红楼梦》。因部分稿件被借阅者遗失,他死后仅遗留下前八十回的稿子,经后人续写,高鹗整理,才形成了如今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红楼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内容简介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 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 记》一书也,故日“甄士隐”云云。 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 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 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 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 日也!当此日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 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 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 ,以告天下,知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 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 。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 庭花,并不足妨我襟怀;况那晨风夕月,阶柳庭花, 更觉得润人笔墨。虽我不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 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 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日‘贾雨村’云 云。更于篇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 眼目,亦是此书本旨。”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起?说来根由虽近荒 唐,细按颇有趣味。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 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 千五百零一块。女娲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 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 煅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见众 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 夜悲哀。 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 生得气宇不凡,丰神迥异,来至峰下,席地坐谈。见 这一块鲜明莹洁的石头,且又缩成扇坠一般,可佩可 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 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几个字,使人一见 你便知是件奇物;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 簪缨之族,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去安身乐业 。”石头听了,喜不能禁,乃问:“不知可镌何字? 携到何地方?望乞明示。”那僧笑道:“你且莫问, 日后自然明白。”说着,便袖了那石,同那道人飘然 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 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 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 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 人携入红尘,历尽一番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 事。后面又有一偈云: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 后事,倩谁记去作 奇传? 诗后便是此石堕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 一段陈迹故事。其中家庭闺阁的琐事,以及闲情的诗 词倒还全备,或可适情解闷;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 ,却反失落无考。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 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 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无朝代年纪可考;第 二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 几个异样的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 、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 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也!若云无朝代可考 ,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不可?但我 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反倒别 致新奇,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 代年纪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 看适趣闲文者甚多。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 妻女、奸淫凶恶者,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 其淫秽污臭,涂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更 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 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 过作者要写出自己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 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 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 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竞不如我 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 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 歪诗俗话,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 ,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 反失其真传。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 足之心,纵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等事 ,那里有工夫去看那理治之书?所以我这一段故事, 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 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事去愁之际,把此一玩 ,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样谋虚逐妄,却也省 了口舌是非之言,腿脚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换新 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子淑女 、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旧稿。我师意为何 如?”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了半晌,想这《石头记 》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 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 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 拟妄称,一味的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 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 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白色悟空, 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 梅溪则题日《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 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日《 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 中味。 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按那石上书云: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姑苏,有城日闾 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闾门外有 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 窄小,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 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 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因这甄士隐 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 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 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年 方三岁。 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至倦时抛书, 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 ,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只听得道人问 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 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 冤家,尚未投入人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 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原来近日的风 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 ?” 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 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 有赤霞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 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 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 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 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 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 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 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 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 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 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 少风流冤家,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那道人道:“果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想 来这段故事,比历来风月故事更加琐碎细腻了。”那 僧道:“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 篇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再者 ,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 不曾将儿女之私情发泄一二。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 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 那道人道:“趁此何不你我也去下世度脱几个, 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 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 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 未全集。”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