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之后(战后制度战略约束与秩序重建修订版)

胜利之后(战后制度战略约束与秩序重建修订版)
作者: (美)G.约翰·伊肯伯里|责编:温欣//张欣瑜|译者:严匡正
出版社: 上海社科院
原售价: 75.00
折扣价: 45.80
折扣购买: 胜利之后(战后制度战略约束与秩序重建修订版)
ISBN: 978755203396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秩序问题 各国会在一些少有的重 要历史节点努力解决国际 关系的根本问题:如何在 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 中建立并维持秩序?这些 历史节点正是国际秩序遭 遇混乱与变革的戏剧时刻 。旧秩序在战争中被摧毁 殆尽,而新的强国试图重 新建立基本的组织规则与 安排。1989年冷战的结束 被许多当代的观察家视作 最近的一次重要历史时刻 。随着两极世界秩序的急 剧崩塌,20世纪40年代以 来从未被提到的一个问题 再次被摆上台面:各国如 何建立并维持国际秩序? 建立国际秩序的重要时 刻往往出现于大战之后, 战胜国着手开始重建战后 世界。1648年、1713年、 1815年、1919年和1945年 就是这样的关键转折点。 在这些历史关头,新晋强 国得到了塑造世界政治的 超凡机遇。在战后的混乱 余波中,这些国家的领袖 发现自己处于非常有利的 位置,可以提出新的规则 与原则,从而重塑国际秩 序。1 本书提出了三个关于在 这些重要历史关头建立秩 序的基本问题。首先,在 这些国际秩序的基本组织 形式尚未成型的战后时刻 ,各国做出抉择的重要逻 辑是什么?也就是说,这 些建立秩序的时刻在战略 环境上有何共性,占据主 导地位的国家面对战后秩 序重建的局势又会做出怎 样的选择?其次,在各次 重大的战后安排之中,为 什么秩序问题的特定“解决 方案”会发生变化或不断进 化?尤其是,我们如何解 释从1815年的战后安排以 来,各国越来越倾向于通 过秩序构建的制度战略, 并在1945年后构建了最为 系统的制度?再次,为什 么1945年先进工业化国家 之间构建的战后秩序如此 稳固,在冷战结束权力剧 烈变动之后依旧存续至今 ? 这些重大的战后历史关 头有一系列共同特征,它 们给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 提供了塑造国际秩序的非 凡机遇。大战之后各国之 间关系最重要的特征在于 突然出现了新的实力分布 ,强国与弱小国家之间出 现了新的不平衡。在建立 秩序的新原则与规则上, 各国都有机会与意愿与其 他国家进行对抗。当占据 主导地位的国家或霸权国 家面临着如何利用新获得 的权力来最终塑造战后国 际秩序的特征时,这些大 战之后的历史关头就成了 少有的战略时刻。 赢得战争的国家获得了 可以被视为某种“横财”的权 力资产。战胜国是新晋强 国——实际上,它们在某些 情况下是新晋霸权国,掌 握了强大的物质权力。问 题在于,该国要如何利用 这些新获得的权力?大体 来看,它有三种选择。首 先是支配——利用其强大的 物质权力,在围绕收益分 配的无尽争执中占得上风 。其次是放任——脱身于战 后争端之外,回国置之不 理。或者,它也可以试图 把这种战后的有利地位转 化为持久的秩序,并在秩 序内获取其他国家的顺从 。为了实现这种结果,它 必须打消实力较弱的战败 国对其选择支配或放任的 恐惧。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