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现代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1.90
折扣购买: 智人之路:基因新证重写六十万年人类史
ISBN: 9787514390711
约翰内斯·克劳泽(Johannes Krause) 1980年生于德国图林根州,图宾根大学史前史与中世纪考古研究所教授,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所长,马克斯·普朗克-哈佛研究中心主任,海德堡科学院院士,人类学学术研究与培训中心(CARTA)和德国考古研究所(DAI)的成员,目前在莱比锡生活。克劳泽教授的重点研究领域是传染病和瘟疫历史,他领导并参与了破译尼安德特人基因组以及发现丹尼索瓦人的科研项目。他做了100多场演讲,其研究成果已得到众多媒体的报道,其中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BBC、探索频道、《国家地理》等。 托马斯·特拉佩(Thomas Trappe) 1981年出生于德国松德斯豪森,知名记者,《柏林人报》的作家兼主编,主要报道科学及政治相关新闻,目前生活在柏林,为《时代周报》《南德意志报》《法兰克福汇报》等媒体撰写文章,并多次报道约翰尼斯·克劳泽的相关研究。
第一章 骸骨工作 一截来自中国西部边境 阿尔泰山脉适应性的指骨让 我们认识了新的原始人。 在淘金过程中,基因研 究者们拥有了一台能够创造 奇迹的神奇仪器。 亚当和夏娃并没有生活 在一起。 尼安德特人是一个假象 。 侏罗纪公园让所有人都 变得疯狂。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是 查理大帝的亲戚。 书桌上的一块骨头 2009年冬天的一个早晨 ,我在书桌上发现了一根手 指的残余部分。没有指甲, 也没有皮肤,实际上,它只 是一根手指上指骨的顶端部 分,比樱桃核还小。研究后 发现,它其实属于一个5~7 岁的女孩。这个指尖被装在 一个普通的软垫信封里,自 遥远的新西伯利亚寄来。不 是每个人都愿意在早晨喝咖 啡前于书桌上见到一块来自 俄罗斯的残肢断体,但我却 是个例外。 2000年,历时10年、耗 资数十亿美元的“人类基因 组计划”顺利完成人类基因 组草图的绘制工作,时任美 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在白宫 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郑重宣 布了这项重大成果。一时间 ,DNA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为此,《法兰克福汇报》( 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特意用整个专题 版面刊登了人类基因组的排 列顺序——作为DNA组成部 分的碱基A、T、C以及G之 间的无数排列组合。在这段 时间里,许多人突然意识到 ,遗传学将在未来产生巨大 的作用。毕竟,DNA是人类 生命的蓝图。 到了2009年,科学界距 离这个目标已经越来越近。 当时我在位于莱比锡的马克 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 所(缩写为MPI-EVA)从事 博士后研究,它是全世界第 一所使用高科技技术对古代 人类骸骨的DNA进行排序的 科研机构。经过数十年的努 力,遗传学专家们终于能够 凭借我书桌上的这截手指指 骨对人类的进化史做出一些 解释。这个出土于西伯利亚 地区的古物是一位生活在7 万年前的女孩的遗骨,她来 自一个至今尚未被我们认识 的人类物种。这一切都是通 过几毫克的骸骨粉末和一台 精密的测序仪发现的——就 在几年前,由一个微小指尖 引出其主人的起源还是一种 不可想象的“高深技术”。骨 头残片展示给我们的不只这 些信息,从中我们还能得知 ,这位女孩和今天的人类到 底有着怎样的联系和区别。 一天一万亿 DNA作为生命的蓝图, 几百年来已经为人所熟知。 1953年,詹姆斯·沃森 (James Watson)和弗朗 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 )在罗萨林德·富兰克林 (Rosalind Franklin)研究 的基础上发现了DNA的结构 。凭借此项发现,两人9年 后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学奖(富兰克林当时已经去 世,年仅37岁)。此后,医 学也成为推动DNA研究的重 要领域,并最终启动了“人 类基因组计划”。 20世纪80年代,聚合酶 链式反应技术的发展是实现 DNA破译——解读DNA中的 信息——的一个里程碑。1 今天测序仪的研制就建立在 该方法的基础之上,它使测 序仪能够读取一个DNA分子 内的碱基序列。进入21世纪 以来,测序仪发展迅速。回 忆一下以前的计算机康懋达 64(Commodore 64),再 看看今天使用的智能手机, 每个人都能想象出基因技术 的更新速度有多快。 人类基因组由33亿个碱 基对组成,这个数字让我们 对破译DNA涉及的数量级有 了一些了解。2003年,“人 类基因组计划”结束,当时 破译一个人的遗传信息需要 花费10年以上的时间。3如 今,在实验室里,我们每天 对数以万亿计的碱基对进行 分析。过去12年时间里,测 序仪的工作能力提高了几万 倍,我们现在已经可以做到 在一台测序仪上同时解析 300个基因组。10年后,在 全世界的范围内,人们有把 握破解数百万人的基因组, 尽管未来的发展一直被低估 。DNA测序会变得越来越快 捷,成本越来越低,最终被 所有人接受。到那时,基因 组检查的费用将会低于全血 细胞计数的费用。可以想象 ,不久的将来,对年轻的父 母来说,破译新生儿的基因 组将成为一种惯例。DNA测 序为我们提供了做梦也想不 到的可能性,如提早发现某 些疾病的基因易感性以及提 高自身潜能。 P1-5 1.作者背景权威,约翰内斯·克劳泽教授是人类历史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参与了破译尼安德特人基因组以及发现未知原始人(丹尼索瓦人)的科研项目,并发挥了关键作用。 2.作者文笔幽默,结合时事,表达风趣,本书另一位作者托马斯·特拉佩是一位科学与政治记者,擅长通俗化讲述,将晦涩的知识易懂地讲述。 3.丹尼索瓦人的发现是2019年十大科学发现之一,而本书作者正是该领域的领军人物,本书也是从丹尼索瓦人指骨的DNA讲起的。 4.本书德语版一经推出,迅速成为德国现象级畅销图书,得到德国著名周刊《明镜周刊》大版面推荐,并登上德国亚马逊图书畅销榜,连续霸榜超36周,版权售出超17国。 5.歌德学院遴选好书,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教授王传超审阅推荐,现代人类学实验室主任李辉、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吴国盛等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