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天地
原售价: 19.80
折扣价: 11.50
折扣购买: 西游记(名师精评版)/经典文学名著金库
ISBN: 9787545513066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祖籍安徽桐城高甸(今安徽省枞阳县雨坛乡高甸村),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庭,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出任长兴县丞。由于他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贫,贫老而终。吴承恩自幼喜欢读稗官野史,熟悉古代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加深了他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
第一回 傲来国石猴出世 神仙府悟空得名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天下分为四大部洲,乃是东 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且说东胜神洲的海外,有一个傲来国。此国临海 处有一座名山,唤花果山。那座山的顶上,有一块仙 石,高三丈六尺五寸,周长二丈四尺,上有九窍把孔 。此石自开天辟地以来,日日受天地之灵气,集日月 之精华,经年累月,便孕育了仙胎。(作者开篇即展 现了一幅集日月精华、充满灵气的恢宏场景,孙悟空 在这样的环境中出场,预示着他将有一番不凡作为。 ) 一日,仙石忽然进裂,霞光万道,产下一个圆球 般大的石卵。石卵随风而走,化为一个石猴,居然五 官俱备,四肢皆全。他下地便学爬学走,还拜了四方 。那石猴更有神奇之处,只见他目运两道金光,射冲 万里云霄。 此时,玉帝正端坐灵霄宝殿,聚集列位仙卿议事 ,忽见下界金光焰焰,大吃一惊,忙命千里眼、顺风 耳前往南天门打探。 不久,二人回报道:“东胜神洲傲来国的花果山 上,一块仙石产下一只石猴,目射金光,故而惊动天 庭。如今那石猴已服下人间食物,金光自然消失,望 我主勿忧。” 玉帝这才说道:“此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怪 。” [且说那石猴在山中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 ,采山花,觅树果,与山中百兽为友,日夜嬉戏于石 崖、峰洞之中。] 一日,天气炎热,石猴与群猴在山涧中洗澡避暑 。只见那股涧水奔流而下,银浪翻滚,好不壮观。群 猴闲来无事,便顺涧爬山,寻找源头,原来是一股瀑 布飞泉。 众猴拍手称赞道:“好水,好水!”又一猴道: “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究竟再出来,且不伤 身体的,我等即拜他为王。” 忽见群猴中跳出那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 ,我进去!” [只见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跳人瀑布中,]待 睁眼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波,分明是一架桥梁。 他走上桥头,跳过桥中间,只见正当中有一个石碣。 碣上镌刻有一行大字,乃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 天”。他又见洞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 、石凳等,容得下千百口老小,真是个安身之处。那 石猴喜不自胜,急忙跳出水外,将洞内详情告知群猴 。 众猴听了,个个欢喜,都随石猴跳人洞中。[正 是猴性顽皮,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来移去 ,只搬得筋疲力尽方才停下。] 这时,石猴端坐在上面道:“我如今为列位寻到 这安身福地,你们何不拜我为王?” 众猴听了,都信守承诺,一个个朝上跪拜,口称 “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便将“石”字 隐去了,改称“美猴王”。猴王带领群猴,朝游花果 山,暮宿水帘洞,自由自在,好不快活。 一日,猴王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心生烦恼,淌 下泪来,不由叹道:“今日虽不归那人王法律所束, 也不受那麒麟凤凰所辖,怎奈将来年老体衰,暗中有 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又如何是好?” 众猴闻听此言,想到生命无常(佛教用语,指世 间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生、灭变化之中。此处指死亡) ,个个掩面悲啼。忽见那群猴中,跳出一个通背猿猴 ,高声叫道:“大王,如今五虫(这是古人对动物的 分类:人类叫裸虫,兽类叫毛虫,禽类叫羽虫,鱼类 叫鳞虫,昆虫叫介虫)之内,唯有佛、仙、神三者, 能与天地齐寿。” 猴王闻听,满心欢喜道:“我明日就下山,云游 海角天涯,务必寻访此三者,学个不老长生之术。” 次日,众猴替猴王折些枯松编做筏子,取了根竹 竿做篙,又收拾些果品,放在筏子上。美猴王便辞别 众猴,撑开筏子,漂漂荡荡,直向大海中划去。 一日,猴王撑筏子来到西牛贺洲地界。他登岸后 寻访仙道多时,忽见一座高山。山林中长满奇花瑞草 ,好似仙境一般,他暗自揣想此处必有神仙府第。 他正看着,忽听得深林中有人唱道:“……相逢 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猴王听了,满心 欢喜道:“神仙原来藏在这里!” 他连忙寻声跳入林中,见是一个樵夫正在那里举 斧砍柴。 猴王忙走上前叫道:“这位老神仙,弟子有礼了 !” 那樵夫慌忙丢了斧,转身答礼道:“我怎敢当‘ 神仙’二字?这首歌,乃是一个神仙教我的。此山叫 作灵台方寸山(“灵台”和“方寸”都是“心”的别 称,此处使用了隐喻手法),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 洞中有个须菩提祖师,他才是真正的神仙呢。” 猴王依樵夫所说,走了约有七八里远,果然望见 一座洞府。洞府附近长着千万株老柏修竹,门外布满 奇花香草,石崖悬壁有仙鹤呜叫,凤凰飞翔,真乃一 处福地。猴王见山崖上立着一块石碑,上有一行大字 ,正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猴王十分欢喜 ,看够多时,却不敢敲门,便跳上松枝梢头,摘松子 吃。 片刻问,只听“呀”的一声,洞门开了,里面走 出一个仙童来。 那仙童笑道:“我师父正在登坛讲道,还未说出 缘由,就教我出来开门,说:‘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 ,可去接待一下。’想必就是你了?”(未卜先知, 从侧面烘托出菩提祖师是位得道高人。) 猴王喜道:“是我,是我。” 那童子便引着猴王进入洞府,来到祖师的登台之 处。 猴王见了祖师,连忙倒身下拜,磕头道:“师父 !弟子诚心来学道,这厢有礼了!” 祖师道:“你是哪里人氏?且说清籍贯姓名,再 拜不迟。” 猴王道:“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 人氏。” 祖师听了,喝道:“你个漫天扯谎之徒,哪里能 修什么道!东胜神洲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和一座南 赡部洲,你如何就到得这里?” 猴王叩头道:“弟子所言绝无半点虚假。弟子漂 洋过海,四处游访,有十几个年头,如今才访到此处 。”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