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淡淡的女子(不争不抢不浮不躁)

做一个淡淡的女子(不争不抢不浮不躁)
作者: 米夏
出版社: 宁波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9.40
折扣购买: 做一个淡淡的女子(不争不抢不浮不躁)
ISBN: 9787552633757

作者简介

米夏,温柔而坚定的狮子座女生。曾任职某知名新媒体的运营总监,有多篇爆款公众号文章。后辞职专业写作,并运营一家养了三只猫的咖啡厅。 米夏的文字温暖而有力量,偶尔的犀利背后,是一颗深深理解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的温柔之心。

内容简介

你*该讨好的人,是自己 前段时间,“天才作家”蒋方舟突然在综艺节目上爆料自己是“讨好型人格”,令网友一片哗然。像蒋方舟这样年少成名,自带流量,闪闪发光的天之骄女,在人际关系中竟然也宁愿委曲求全去讨好别人,可见“讨好”这个词让多少人躺*,又在瞬间戳中多少人的内心隐痛。 关于“讨好型人格”,心理学上是这样描述的:“一个人应该以别人的需求为中心,即便本心上做不到以别人为中心,也要假装能做到。”总而言之,就是要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委屈自己,取悦别人。这样的人大多都助人为乐,总是尽心尽力地帮别人各种各样的忙,甚至接*自己能力之外的请求……即使自己很累很辛苦,但别人开心就好了啊。 “讨好型人格”的人自我认同感很差,他们的自信大部分来自于“他信”——别人说我好,我才会觉得自己好。这就导致他们**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对自己的行为总是小心翼翼,从而患得患失,*终被外界各种各样的要求塑造成一个“盗版”的人,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 我的同事妮可,就是一个喜欢讨好别人的软妹子。 刚与她认识,就能从她身上感*到一种超乎寻常的热情。她会帮我买饭、买咖啡、取快递,并时不时地送些小礼物给我。*让我*不了的是,她总是把“谢谢你”挂在嘴上。时间一长,让我觉得跟她交往很有压力,也为她这样刻意讨好自己而有点心疼。 午休时间,大部分同事都会留在办公室里吃外卖,每当这个时候,妮可总是贴心地在这些同事的办公桌上铺上报纸,然后再跑到前台把那些外卖一盒盒拎回来,分给每个人。大家吃完以后,她又起身,把每个人的餐盒全都收了。大热的天,她像个饭店服务员一样颠颠地忙前忙后,甚至刘海儿都被汗水濡湿粘在额头上了她也顾不上理一理。 有一次,我和妮可带着两位实习生去客户的公司协助做一些工作。两天之后,客户找了个机会问我:“她是你的助理吗?” 我说:“不是呀,我们是平级的!” 客户说:“我希望把她换掉。” 我惊讶不已:“您能说说理由吗?” 客户显然尽量将措辞说得委婉一些:“我觉得她太……殷勤了。 我们把你们请到这里参与项目,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核心价值,而不是**没有自己的创意,一味迎合他人,*不是端茶倒水。” 我一时语塞。其实妮可的工作能力不差,她心思细腻,执行力**,但这一切都被她唯唯诺诺的外表给掩盖了,和她比起来,连实习生的气场都两米八,又怎么能怪人家小看她呢? 平时在公司开会也是,大家都觉得妮可的意见“听不听都一样”。从妮可的发言里基本上听不到明确的观点,因为她为了博取他人的好感和认同总是选择迎合众人的意见,很少能坦然表达自己的观点。“怼人”这种事,在妮可二十几年的人生中,*是从来都没发生过,让她主动与人发生冲突,那还不如让她去死。 妮可是大家口中的“老好人”,她从来都是有求必应。大家的观念就是“有事就找妮可”,那有好事呢,会想到她吗?未必,有坏事倒是常常会想到她,所以她常常是办公室里的“背锅侠”。不然怎么办呢?让他人吃亏,搞不好就是一场“大闹天宫”,甚至有可能把大家都拉下水,闹得一发不可收拾。只有“老好人”妮可,似乎吃点亏也无所谓。 人生的一些坑,有时候是我们自己挖的。 别人怎么对我们,皆因我们赋予了对方那样的权利。 别怪人人都捏你,是你自己身段太软。 心理学家哈丽雅特·布莱克写过一本书,叫《取悦症:不懂拒*的老好人》,她在书中提到,很多现代人都有一种“瘾”——迷恋并渴求他人对自己的赞赏和认可,所以常常不由自主地去讨好他人。 有多少人像妮可一样,讨好别人的目的,本来是为了获得赞赏和认可,结果却恰恰相反,成了“没有能力、失去自我”的典型。 其实,在成年人的社交中,别人如何看待你,本质上取决于你对他人的价值。所以,把别人的赞赏和认可当成衡量自身**与否的标准,**是自寻烦恼。不信你看看,你身边有多少人,一边给你发着“好人卡”,一边理直气壮地指使你为他做这做那! 收那么多“好人卡”干吗,召唤神龙吗?醒醒吧,千万别把“利用你”当成“喜欢你”,*别把“讨好别人”当成社交中的个人价值,这种靠讨好换来的“价值”并非你自身真正的价值。 如果不提升自己的能力,而把时间和精力持续用在讨好别人上,时间久了,别人只会愈发看不起你、忽视你,因为你对别人越来越没有价值。 很久以前有一部韩剧叫《看了又看》,故事的主角是一对姐妹,金珠和银珠。 姐妹俩同时爱上兄弟俩(韩剧的常用套路),妹妹银珠嫁给哥哥,成了大嫂,姐姐金珠嫁给弟弟,当了弟妹。 姐姐金珠在出嫁之前,就事先声明:“结婚后我是不会干家务的,我要读书写作,而且也不出去工作,还会晚睡晚起,不能起来做早饭,因此不能与长辈同住。”*后,在长辈的强烈要求下,金珠才勉强答应和公婆在一起住一年。 相比姐姐金珠公主下嫁般的婚前声明,妹妹银珠却从一开始就拿出了讨好婆家的决心,还没过门就努力地为婚后生活做准备。婚前,她每天一下班就跑到料理店,一门心思学做婆家的家乡菜。婚后,当长辈们为她出色的厨艺惊叹不已时,她却貌似不经意地说只是找同事随便学来的。 银珠一过门就主动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悉心照料一家老小。她担心别人说她还没怀孕就回家享清闲,因此连工作也不敢辞。就这样,她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忙得焦头烂额,常常累得忍不住偷偷掉眼泪。 与此同时,姐姐金珠因为有婚前声明这一把尚方宝剑,所以理直气壮地什么都不干,一门心思埋头写作。后来,姐姐成了美女作家,获得了文学大奖,而妹妹却成了为了讨好家人吃尽苦头的“无能”媳妇。看着一屋子来祝贺姐姐的人,妹妹想起自己也曾经有过的成为画家的梦想,顿时心酸难抑,忍不住潸然泪下,*后只好躲到房间里去借酒消愁。 你看,过分讨好别人,只会损耗自己的人生。 你有多讨好别人,就有多委屈自己。 “讨好型人格”的形成,多与原生家庭和个人经历有关。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一个人从小就缺乏自我价值感,他们对赞赏和认可的需求很高,却不知道该怎么获得,而“讨好”是他们**知道和掌握的获取自我价值感的渠道。就像上面说的妹妹银珠,她从小就被送到乡下奶奶家抚养,七岁才回到父母身边,发现身边有一个公主般的姐姐,不仅长得美、有才华,而且深得母亲*爱,于是她只好成为家里那个*懂事、*任劳任怨的孩子,因为她只有这样做才能得到父母的关注和夸奖。 可是,人生是一条单行道,如果把时间、精力及人生目标都浪费在博得别人的喜欢上,那么就真的浪费了这**一次的人生。 一个人如果能够适当地“自私”一点,多关注自己的需求,少在意别人的看法,把时间多用在自我实现、自我提升上,专注于自身的完善,*积月累,必有回报。如果你整天为全世界忙到飞起,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到别人身上,谁来替你成长?谁来替你生活? 人们青睐的,从来都是自信满满的灵魂;那些没有底气的谦卑,就算钻到泥土里,别人也想再踩几脚。 把自己活成一束光,你的世界才会变得明亮。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活得通透,让自己的世界变得明亮,然后吸引我们喜欢的人和事自动来到我们身边,而不是竭尽全力地去取悦,因为那是一段关系中*大的败笔。 放弃“老好人”的人设吧!人生在世,首先得自己活得舒服,才能带给别人*多的帮助;首先得自己变得强大,才能**到不容被忽视。 人*重要的,不是做*好的自己,而是*好地做自己。你的能力会为你护航,你的场子你说了算。好好活出自己的风采,人生的舞台自然大放异彩,就像香水瓶里的香氛,想不散发香味都不行。 一代时尚女神香奈儿说过:“你可以穿不起香奈儿,你也可以没有多少衣服选择,但永远别忘了一件*重要的衣服,这件衣服叫‘自我’。” 爱谁都可以,先爱你自己。 人这一生,与你相处时间*长的人,是自己;*清楚你内心点滴感*的人,是自己;陪着你与生活咬牙死磕的人,是自己;在暗夜中与真实的你赤诚相对、倾心长谈的人,还是自己。 你有什么理由,不善待自己、不讨好自己呢? 多年前,媒体报道过天后王菲的一件事,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从演唱会现场出来后,有记者不嫌事儿大地告诉她,粉丝不喜欢她当天的妆容,而王菲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不喜欢就不喜欢,我喜欢。” 太帅了,这个女子! 你喜欢我,很好,你不喜欢我,也没关系,只要我喜欢自己就好了。 我不必为了讨好任何人而去刻意改变,我只要讨好自己、做好自己,足矣。 然后,我自光芒四射,繁花似锦。 ?作者米夏曾任职某知名新媒体的运营总监,有多篇爆款公众号文章,阅读量100000+。她的文字温暖而有力量,偶尔的犀利背后,是一颗深深理解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的温柔之心。 ?人生的许多烦恼都是看不透、放不下、想要争而造成的,其实幸福本不在自身之外,做一个淡淡的女子,修炼好自己的身心,幸福自会不约而至。淡定是一种生活态度,淡定了之后,得失心就没有那么重。心态一旦放松下来,人就从容了,气质也自然而然变得沉静、优雅,所期盼的优雅生活也会如期而至。 ?本书邀请**知名设计师设计封面装帧,风格清雅独特,书中附送精美插图,图文并茂,诠释淡淡女子的优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