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杂文精选/经典阅读解读点评

鲁迅杂文精选/经典阅读解读点评
作者: 鲁迅|主编:海江
出版社: 西安交大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鲁迅杂文精选/经典阅读解读点评
ISBN: 978756055132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我观北大 快乐导读 北大一直是中国青年学生心中的圣殿,至今已建 校100多年。它之所以 能引起国人的神圣仰慕之情,正在于它的传统。鲁迅 当年的校庆致辞对今天 我们了解北大仍有其积极的意义。 因为北大学生会的紧急征发,我于是总得对于本 校的二十七周年纪念来 说几句话。 据一位教授的名论,则“教一两点钟的讲师”是 不配与闻校事的,而我 正是教一点钟的讲师。但这些名论,只好请恕我置之 不理;——如其不恕, 那么,也就算了,人那里顾得这些事。 我向来也不专以北大教员自居,因为另外还与几 个学校有关系。然而不 知怎的,——也许是含有神妙的用意的罢,今年忽而 颇有些人指我为北大派。 我虽然不知道北大可真有特别的派,但也就以此自居 了。北大派么?就是北 大派!怎么样呢? 但是,有些流言家幸勿误会我的意思,以为谣我 怎样,我便怎样的。我 的办法也并不一律。譬如前次的游行,报上谣我被打 落了两个门牙,我可决 不肯具呈警厅,吁请补派军警,来将我的门牙从新打 落。我之照着谣言做去, 是以专拣自己所愿意者为限的。 我觉得北大也并不坏。如果真有所谓派,那么, 被派进这派里去,也还 是也就算了。理由在下面: 既然是二十七周年,则本校的萌芽,自然是发于 前清的,但我并民国初 年的情形也不知道。惟据近七八年的事实看来,第一 ,北大是常为新的,改 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 。虽然很中了许多暗箭, 背了许多谣言;教授和学生也都逐年地有些改换了, 而那向上的精神还是始 终一贯,不见得弛懈。自然,偶尔也免不了有些很想 勒转马头的,可是这也 无伤大体,“万众一心”,原不过是书本子上的冠冕 话。 第二,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即使只有自 己。自从章土钊提了 “整顿学风”的招牌来“作之师”,并且分送金款以 来,北大却还是给他一个 依照彭允彝的待遇。现在章士钊虽然还伏在暗地里做 总长,本相却已显露了; 而北大的校格也就愈明白。那时固然也曾显出一角灰 色,但其无伤大体,也 和第一条所说相同。 我不是公论家,有上帝一般决算功过的能力。依 据我所感得的说,则北 大究竟还是活的,而且还在生长的。凡活的而且在生 长者,总有着希望的 前途。 今天所想到的就是这一点。但如果北大到二十八 周年而仍不为章士钊者 流所谋害又要出纪念刊,我却要预先声明:不来多话 了。一则,命题作文, 实在苦不过;二则,说起来大约还是这些话。 十二月十三日。 情境赏析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本是造就官僚的 学校,陈腐之气很浓。 1917年蔡元培接任校长后,实行“兼容并包”的学术 方针,并进行了一系列 的民主化改革,使其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学府,成为中 国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 对中国的文化革新和文化建设起了很大的作用。鲁迅 愿意“被派进”北大派 中,就表现出对北大精神的肯定。 名家点评 以北大为代表的高等教育,在今天的中国应当充 当怎样的角色呢?我们 可以参考美国人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人们对美国 高等教育的要求是,对 全民进行无所不包的教育。既要继承过去,坚持社会 的价值准则并使其代代 相传;同时又要跟上急剧变化的时代步伐和培养推动 社会及知识发展所需要 的能力。只为眼前的教育是不够的,还要顾及明天, 必须培养学生准备应付 毕业后所面临的千变万化的世界。” 这就是我们对北大的期望。百年北大,我们只走 出了第一步。 ——余杰 P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