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82.00
折扣购买: 一百万亿首诗(精)
ISBN: 9787521712162
雷蒙·格诺(Raymond Queneau,1903—1976),法国作家、诗人、批评家,先锋文学团体“乌力波”(潜在文学工场)联合创始人。早年在巴黎大学学习哲学,服完兵役后从事过多种工作,业余写作。1938年进入伽利玛出版社做审稿人,直至去世。1947年,他从巴赫《赋格曲的艺术》获得灵感创作出了文体作品《风格练习》,这一难以归类的作品奠定了他“实验小说家”的地位。1959年,他的小说《地铁姑娘扎姬》出版,进一步在法国引起关注。1960年,他与数学家勒里奥内共同创办文学团体“乌力波”,倡导自觉发现文学创作中的规则,并严格按照有意识设定的规则去从事新的文学创作。基于这种规则意识和自我设限的文学理念,1961年,他创作出了《百万亿首诗》,以十首十四行诗的规模,构建了一个需要连续阅读1.9亿年才能读完的庞大文本。“乌力波”的奇特文学观念也成为继法国文坛“新小说”流派之后,影响力颇为巨大和深远的文学思潮。法国作家乔治·佩雷克和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均为这个团体的核心成员。
使用说明 是《疯狂的脑袋》 这本写给孩子的小书而不是超现实主义作家和画家创造的《精致的尸体》 一类的游戏,更多地启发了我,让我产生了这个想法,并将它付诸于现实——写一本让所有人能随意地组合一百万亿首十四行诗的小书,当然都是格律体诗。这实际上是一种诗歌制造机器,虽然数量有限。但尽管数量有限,我们即使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读诗,仍能读上两亿年左右。 我须遵守以下规则,才能写出这十首十四行诗: 一、韵脚不能过于平庸(以避免贫乏、单调),同时也不能过于罕见、独特(如-inze,-onze,-orze这类韵脚);一段四行诗内要至少有四十个不同词语,三行诗内至少有二十个。然而,不同诗中同位置的诗行使用了相同的韵脚是没关系的,因为读者不会同时读到。即使这样,我也只在“beaux”这个韵脚上破格了一次,“beaux”作为韵脚,一次作为名词和英语化词汇出现,一次作为形容词出现。 二、每一首十四行诗,即使不能完全地透明清晰,也至少得有一个主题或一种连续性,否则随意排列而形成的诗与原初的十首诗趣味性就不能等同。 三、语法结构应有一致性,在诗句被替换后也能保持不变。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法是每一行诗都是一个简单主句。然而我只在第十首(末一首!) 中大胆行了这种方便。同时,我也注意在不同的十四行诗的诗句组合中,避免阴阳性、单复数的不协调。 文本的呈现方式如下,每一行诗都印在一条可翻动的硬纸窄页上,读者可以自行组合不同的十四行诗,共一百万亿首。(向对此表示怀疑的读者更明白地解释,十首诗的首行共十句,都可与不同的次行诗共十句自行组合,仅是前两句诗就是一百种组合,与第三行诗组合时,就有一千种可能,对于十首完整的十四行诗,组合结果正如前文所述。) 若读完一首十四行诗需45秒,翻动窄页需15秒,每天读诗8小时,一年读200天,可读超过100万个世纪 ,若一年365天的每时每刻都在读诗,可读上190 258 751年零几小时几分(忽略掉闰年和一些其他细节)。 正如洛特雷阿蒙 所说,诗歌应由所有人来创作,而不是单单一人。 雷蒙?格诺 ji简的作品:十首押同韵的十四行诗,成书时每首诗均单面排印,诗行之间被镂空剪开,左侧装订 数学的构思:简单的排列组合原理构建出庞大的文字世界 疯狂的形式:翻开书页,剪开的诗行可任意排列组合成一首新的十四行诗,总数为1014首,也即100万亿首,以每天阅读8小时、每年阅读200天计,耗时超过10亿年,而一刻不停地阅读,也需要花费大约1.9亿年……原样复刻1961年法语经典原版,挑战印刷与制作工艺上限 无jin的文本:即使一生都花在阅读这些诗上,也只能读完这部诗歌机器生成的一小部分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