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大学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6.92
折扣购买: 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
ISBN: 9787308218900
吴晓波 财经作家,“890新商学”“蓝狮子出版”创始人,常居杭州。 创作出版的《大败局》(I和II)、《激荡三十年》、《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腾讯传》等作品均跻身畅销书行列。作品两度入选《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图书。
2010年前后,我曾在西湖边开过一家书店,两年后倒闭了。 书店的位置很好,是湖边新开张的一个商场,它在南山路与将军路的交叉口上,是当年杭州将军府的旧址。商场总经理把三楼一个南面向湖的商铺给了我,外带一块500平方米的大露台。他还很慷慨地免除了书店三年的租金。 这几乎便是我的理想:在寸土寸金的湖畔,为读书人留一扇看得见风景的窗户。书店起名蓝狮子时尚书屋,我买了一套意大利的商用咖啡机,还把书店的书架设计成可移动式的,便于举办读书沙龙。 当我成了一名书店老板后,才意外地发现,原来理想与生存之间真的很难私密无缝。有一次,店里进来一位美女,她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好像是伍尔夫的小说集,选中靠窗的位子坐下,要了一杯清水,然后,专注地读了起来。阳光扑朔迷离地打在她乌黑的头发和光滑的肌肤上,宛如一幅马蒂斯的画。 我看着她,心里一直在嘀咕的是:“她什么时候买书,买多少本书,她会点一杯清咖还是卡布奇诺?”这样的念头折磨着我,让我无法欣赏,心里只有数字的焦虑和郁郁不欢。 因为经营不善,还没熬到第三年,书店就支撑不下去了。记得最后关门的那个傍晚,我亲自去拉了电闸。站在空荡荡的书店里,静冷的月光越过湖面透进落地大窗,洒在书架、吧台、那个姑娘坐过的木椅子和我的身上。那一刻,我的心里竟并没有那么的伤感,只好像做了一件有点荒谬的事情,它很可爱,又无法着落,像小时候吹出的一个肥皂泡,五彩斑斓而注定破灭。 也许受存在主义的影响实在太深了,我经常把荒谬看成是世界和人生的底层逻辑。 你知道杭州人有多喜欢和感谢苏东坡吧?然而,在他去世后的三年,发生元祐党禁案,朝廷下令抹去他所有存世的题字,杭州人乖乖地找到每一块摩崖石刻,凿去他的名字,认真得居然一块都没有遗漏。 你知道杭州人有多没心没肺吗?赵士麟为他们排解了营债事件,大家先是为他建了一个赵公祠,然而,拜着拜着一恍惚,赵士麟成了赵公明,拜清官成了拜财神。 那天,我骑着自行车,从武林门出发,沿着解放路到西湖边,然后右转骑向断桥和孤山。我看见儒生张煌言和倭寇汪直在相距不远的地方被砍头,马可·波罗、张岱和秋瑾站在同一个角度各怀心事地眺望西湖,几位中学生从建兰中学的校门嬉笑着走出来,在他们的身后,有一位将军带着十几位亲人举火自焚,那条被叫作白堤的长堤其实与白居易没有关系,在香格里拉饭店的门前,有一位大和尚在一棵松树上打坐了四十年。 如果恰巧下起一场小雨,正在湖中心被淋成落汤鸡的苏东坡开始吟诗,大塔儿巷里一位少年写下哀怨的《雨巷》,住在马塍花市边的李清照面无表情,拒绝写下一个字。 我说江南的每一个孩子都养过蚕,这句话也许不适合所有的“90后”们。他们觉得西湖醋鱼很难吃,清明团子的含糖量太高了,杭州曾经有一座满城,那么真的有格格和贝勒在那里谈过恋爱吗?白娘子和祝英台怎么都找了一个懦弱且智商不在线的男朋友? 桑塔格讲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她说:“怀旧本身成了怀旧的对象,对某种难以重新找回的感觉的回忆,成了感觉的对象。”我突然想到,我写作这本书的心情,也许真的跟张岱写《西湖梦寻》时的差不太多,我们都在记录自己愿意记录的杭州和西湖,它充满了幻觉,其实与事实本身相去甚远。 所以,写这一本书,如同我当年开那家书店,仍是一件可爱而不会有什么着落的事情。我把它当成一个念想,你把它当成一个人对城市的私人记忆就好了。 我曾经被问及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们没有一座伟大的博物馆?浙江或杭州博物馆里的藏品完全没法与西安、南京、洛阳及太原等古城相比。 我想了很久,后来明白过来了。杭州把整座城市放大成了一个博物馆。你没有办法把飞来峰或林和靖笔下的梅花搬进博物馆,也没有必要为吟咏西湖的上万首诗词建一个博物馆,断桥其实是一个抽象化的情感,龙井的茶叶还在你的陶瓷杯子里冒烟,绸伞打在一位姑娘儿的头顶。杭州没有被博物馆化的原因是,它的文化更多的被呈现为风景、文字、传说和商品,它们都还活着,今天仍然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但凡当过国都的城市,都有浓烈的“大帝情结”,那些强悍的统治者不但在生前是唯一的权力核心,在千百年之后,仍然以地面的宫殿遗址、地下的陵墓以及史书中的生动记载,成为城市景致的地标和历史的叙事中心,对皇权的低眉尊重是这些城市与生俱来的传统。 而杭州是一个奇怪的例外。在这座城市当过皇帝的人,都不那么的“大帝”,甚至有种种的人格缺陷。南宋的第一位皇帝愚蠢地杀死了我们的岳飞,而最后一位成年皇帝则是一个低能儿。[ 指宋度宗赵禥(1240-1274)。他是南宋第六任皇帝,智商低于正常人,在位十年,受权相贾似道摆布。]他们从来没有在精神上统御过杭州。相比皇帝,杭州人显然更以美丽的风景、庙宇的香火和诗人们的文字为骄傲。 在这个意义上,杭州不是一座属于权力的城市,它一直被平民所统治。 “如何好好地活着?”——这是杭州的城市哲学,它缺乏宏大性,琐碎、具体而世俗,甚至在某些年代,呈现为被动的“偏安”。它对岁月和权力的反抗是温和的,即便在最绝望的时刻,仍然是李清照和张岱式的。这注定了杭州不是一座神圣或悲壮的城市,它平凡、略带忧郁而不颓废。在杭州的湖畔和群山之中,埋着很多激烈而动荡的灵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非出生于杭州,而最终选择在此安息,或许这里符合他们对人间的最后想象。 这可能也是那么多人——包括那些强势的帝王和领袖们——喜欢杭州的原因,这里的风景和市井生活带有很大的疗愈性。顺从与从容,足以让剑拔弩张的岁月顿时婉转起来。它也许不是真实的全部,不过,却是存在和可以感知到的。 阅读一座城市的历史,会让人获得另一种时间感,你可以从任何一个段落回忆过往或眺望未来。它似断似续,既复杂又单纯,既不可逆又充满了想象力,它让一个个脆弱的肉体突然发出光来,从而超越了这颗星球上的所有生物。 如果你恰巧是一个正生活在这里的人,城市的历史将让你产生身不由己的连接,它好像是一根管子,接入你的身体和意识,然后就会有无数陌生的灵魂走近你,与你对话,向你讲述快乐或忧伤的往事。渐渐的,你觉得他们是你失散多年的家人、朋友,你们在同一个维度迥异的空间里,构成一个若有若无的整体。 你被城市占领,同时,你成为城市的主人。 有时候,漫长的写作既是一次皈依,又是一次逃逸。感谢杭州,让我在一个不无苦闷的年份里,有了排遣时光的机会。 我不是第一个讲述杭州的人,也肯定不是最后一个。在这座以安逸和风景秀美著称的中国城市里,无数人度过了或长或短的人生,那些悲欣交集的记忆随同他们的灵魂慢慢消失,如同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这一次,他们中的一些人很不情愿地被我唤醒,然后定格在我赋予给他们的意义里。日后有一天,我也将遭遇跟他们一样的命运。 编辑推荐 ★ 超越对城市历史传记的一般想象,吴晓波作品中最为个人化、人间感最强的一部佳作 如果说读什么书透露着一个人的喜好,是一件非常隐私的事情,那么用文字去描述一段历史、评判一个人物就变成一件更为赤裸地展现情感与态度的事情。阅读这本新作,读者或许能比以往任何一部作品都跟接近文字背后的写作者。每一个人物的出场,每一段历史的描写,处处透露着作者的观点、情感与态度。 在讲述白居易力排众议、兴建白堤的历史时,作者写到“我记得少时读唐诗,李、杜、白三人的性格就在他们各自的文字里。李白浪漫飘逸,寻常一块大石头可以被他写成仙境之物;杜甫多情深沉,整天皱着眉头,心里灌满了悲凉的风;而白居易则明快细致,懂得将心比心,更像一个正常人。从他在杭州办政务就可以发现,他的确有板有眼、算账清晰。” 对于高濂描写一年四季应该怎么游玩西湖的《四时幽赏录》,作者不无可爱地评论道“如果每年都照单执行的话,小半年就这么愉快地过去了。”而写到隐居杭州二十余载、却没有为西湖写下一首诗的李清照,作者又透露出一丝悲悯,以至于他在书的结语中写道“它(杭州)对岁月和权力的反抗是温和的,即便在最绝望的时刻,仍然是李清照和张岱式的。这注定了杭州不是一座神圣或悲壮的城市,它平凡、略带忧郁而不颓废。” ★ 图文并茂,吴晓波作品中图片使用数量最多的一部 书中的照片与画作提供方多达20余位,作者最终甄选出200多幅历代资料照片与珍贵画作,它们构成了除文字之外的另外一条叙事线。 这其中既有博物馆收藏的《康熙南巡图卷》《仇英抗倭图卷》等历史画作,也有以外国人的视角记录杭州风景与人文的外国使团水彩画、传教士照片。在展现近现代的杭州城市与人文风貌时,除了作者亲自拍摄的20余张今日杭城的照片,更是收录了娃哈哈、青春宝等企业提供的独家资料照片,以及杭州最早一批摄影记者拍下的70-90年代的珍贵人文照片。 ★ 精美装帧,环保纸封面,提供优质的阅读感受 四色印刷,最大限度还原照片与画作的色彩;小开本裸背线装,给图文阅读带来最佳体验。 开篇附手绘版城市地图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