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国史(三国两晋南北朝)

图说中国史(三国两晋南北朝)
作者: 编者:龚书铎//刘德麟
出版社: 四川人民
原售价: 35.80
折扣价: 21.70
折扣购买: 图说中国史(三国两晋南北朝)
ISBN: 978722011133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三国 东汉末年,地方豪强势力迅速增强,凉州土族豪强董 卓以诛宦官为名,进入洛阳,立汉献帝。另一士族豪强袁 绍起兵讨董卓,各地豪强纷纷起兵割据自立,相互争夺, 一时间全国又陷入内战混乱之中。袁绍据有冀、青、幽、 并四州,是北方最大军阀。曹操初据有兖州,复收编了青 州黄巾军30万,势力渐强。他又将洛阳的献帝迎至许昌, 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得到了优势。建安五年(200), 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展开决战,曹操大败袁绍,成为北方最 强的军事集团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又率军南下,占荆州 ,与在长江中下游的孙权对垒。此时正在流亡中的汉皇室 后代刘备也起兵欲兴复汉室,率荆州的残余势力与江东的 孙权结合,形成孙刘联合抗曹的形势。刘备派军师诸葛亮 到孙权处游说孙出兵,孙、曹大军在赤壁会战。曹操大败 ,退回北方,刘备得以占据荆州,后入成都。从此,曹、 孙、刘三大势力成鼎足之势。 曹操初封魏公,迁都邺,后又进封魏王。建安二十五 年(220)曹操死,子曹丕取代汉献帝,建国号魏。次年,刘 备也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一般称蜀或蜀汉)。公元229年, 吴王孙权在武昌称帝,国号吴。三国分立时代正式开始。 三国初期,各国主要致力于整顿吏治,恢复社会秩序和发 展经济。其中以曹魏的成就比较突出。从曹操统一北方、 开展屯田开始,生产逐渐恢复,曹操又改革了东汉以来的 许多弊政,抑制大地主豪强的势力,扫除了宦官和外戚的 专权,吸收中下层地主阶级人物参加政权。魏文帝时,又 实行“九品中正制”,承认一般士族有做官的权利,在经 济上也给予优惠。蜀国丞相诸葛亮严格采用法治,纪律严 明,赏罚分明,使蜀国农业和手工业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国力增强。特别是诸葛亮招抚西南夷,使少数民族地区 得到开发,加强了民族团结。吴国自公元229年孙权迁都建 业后,东南地区很快得到开发,共得43郡313县,比东汉时 大大增强。吴国土地开辟,农业发展,政治稳定,航海业 发达。 三国时期虽然仍有不断的战争,但已和东汉末期军阀 混战的性质不同,是顺应民心的统一战争性质。其中比较 著名的有蜀、吴争夺荆州的战争,蜀、魏争夺汉中的战争 和魏灭蜀、晋灭吴的战争。三国的军事实力以魏国最强, 吴国次之,蜀国最弱。因此统一战争的主角最后落在魏晋 方面。三国鼎立局面对东汉末年军阀大混战来说,是历史 的进步。三国中以吴国的时间最长,共52年;次为魏,共 46年;再次为蜀,共43年。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晋灭 吴。至此,三国时代宣告终结。 董卓乱政 黄巾起义没有推翻东汉政权,却给了东汉的地方豪强 们一个窥视中央政权的机会。董卓就是靠镇压黄巾军起家 ,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最终成了东汉中央政权的实 际操纵者。本来就处在风雨飘摇中的东汉政权,在杀戮成 性、暴虐狡诈的董卓的干扰下,加速坠入混乱的深渊。 破羌豪雄 董卓(?~192),字仲颖,陇西郡临洮(今甘肃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