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石上的水珠(精)/名家新疆丛书

磨石上的水珠(精)/名家新疆丛书
作者: 韩子勇
出版社: 新疆美术摄影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9.70
折扣购买: 磨石上的水珠(精)/名家新疆丛书
ISBN: 978754698534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在所有以维吾尔木卡姆为题材的美术作品中,以 哈孜·艾买提的油画《木卡姆》最为出名:这幅画是 新疆美术界名副其实的经典,流传广泛,影响久远, 曾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许多人第一次见到它—— 绝大部分人仅仅只是看过它的印刷品,就永远记住了 它。哈孜·艾买提是新疆本土油画艺术最主要的奠基 者,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他早期的另一幅力 作是《罪恶的审判》。 在我们组织的文化活动中,曾两次使用这幅作品 。 一次是在前年的《春满天山》新疆民乐交响音乐 会上,制成大幅喷绘,作为音乐会的主题画幕,在舞 台灯光的映射下精美绝伦,为音乐会增色不少; 一次是在去年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 “中国维吾尔木卡姆”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作”的申报书中,我提议,选择这幅画作为最重要的 插图,为文本提供形象的佐证。 “木卡姆,’源自绿洲,是绿洲人民的心声,可 以用八个字来描述:“绿洲玫瑰沙漠甘泉。” 在这亚欧大陆的腹地,在这片离海洋最远的土地 上,在祖国的西部边疆——大陆的深远的内部总是偏 僻而荒凉,仿佛是上天的巨大的暗示和弥补,在这里 埋藏了它最重要的音乐珍宝“木卡姆”。 我想,有时候老天爷的心思和一个平凡农妇的心 思是一样的,作为补偿,把最大的恩泽给予生活在贫 瘠土地上的儿女,把最重要的东西藏在最不易发现的 地方。 在漫漫戈壁和滚滚黄沙的不断逼近中,绿洲的顽 强存在是个奇迹;在大自然沉寂和严峻的目光注视下 ,“木卡姆”的高声歌唱是个奇迹;在单调和荒僻的 天地之间,“木卡姆”是一大片耀眼、华丽、繁荣的 音乐的宫殿。 我看过许多有关“木卡姆”题材的美术作品,只 有哈孜.艾买提的油画最接近“木卡姆”的本质和形 象: “木卡姆”是燃烧的,巨大的激情要覆盖无垠的 瀚海,即使已经疲惫、已经变为灰烬,也比沙漠更广 大、更炽热; “木卡姆”是热烈的忧伤,簌簌而下的热泪要把 绿洲和戈壁打湿,令人心碎; “木卡姆”是沉思的,沙塔尔琴拉出“穹乃合曼 ”长音,洪亮的喉咙慢慢吐出心底思绪,那从“西域 大曲”而来的古老往事的音符像一匹不曾褪色的、无 穷无尽的华丽锦缎,源远流长,色泽饱满; “木卡姆”是叙事的,“达斯坦”是深邃的记忆 之海,荡漾闪烁着无数的绿洲歌谣和刻骨铭心的爱情 ; “木卡姆”是狂欢沉醉的,“麦西热甫”是绿洲 上的狂欢节,欢乐的飓风横扫一切,能使气息奄奄的 病人和最最绝望冷漠的家伙也争相加入这浩大的歌唱 和舞蹈,甚至连地下的亡灵也被惊醒,要拔地而起、 翩翩起舞; “木卡姆”是繁复的,它的节奏和篇幅是对起伏 不定、无穷无尽的沙漠的模仿,急音繁节,一浪高过 一浪,相互追赶、相互缠绕、相互抽打,直到被埋藏 在众声喧哗的暴风骤雨之中; “木卡姆”是如此庞大绵长,十二“木卡姆”全 部唱完竟然需要一天一夜的时间,而几百年来如此的 鸿篇巨制不见诸谱面,仅仅依仗民间艺人们的“口传 心授”和惊人的记忆。这需要多么巨大而持续的热情 ,才能穿越时间的风吹雨打 “木卡姆”之所以难以描绘,是因为声音比色彩 更抽象; “木卡姆”之所以难以描绘,是因为“木卡姆” 的篇幅比最大的绘画作品更为庞大、无休无止; “木卡姆”之所以难以描绘,是因为“木卡姆” 是如此的多样、矛盾和复杂: 它是规律性结构和即兴式演奏的完美统一,它是 理性与激情的有机结合;它是古老的又是青春的,它 是快乐的也是忧伤的;它是结结实实的鸿篇巨制,又 是生长于心灵和记忆的精神之风;它是存在的,又是 虚无的;它是节制、耐心的,又是挥霍、随意的;它 是优雅、精致的,又是质朴、野性的;它是叙事的, 又是抒情的……是风、雅、颂,是诗、歌、乐、舞的 综合体。 哈孜·艾买提的油画《木卡姆》,用他精心提炼 的二十几个“木卡姆”艺人的形象铺满整个画面,他 们身形不一,各具神情,从田间地头走来,从饭馆里 走来,从烤肉摊子上走来,从铁匠铺里走来,从肠子 一样弯弯曲曲的小巷走来,从乡村小学走来……从各 个阶层和各种职业走来,他们或是须眉如雪的耄耋老 者,或是皮肤黧黑的乡村壮汉,或是仪态俊朗的后生 ,“木卡姆”在他们手中、心灵中、目光中展开,他 们自身已经成为一件发出美妙音响的乐器,已经变成 不绝如缕的音乐。 这些“音乐的圣徒”,这些满怀家传珍宝、四处 给人展示的“艺术的阔佬”,这些绿洲阡陌上最幸福 的家伙,这些从音乐的大河源顺流而下,一路漂泊, 来到今天的“阿希克”们,这些历经风吹雨打而又完 好如初、成功地躲过了时间的偷袭,竟然敢从造物主 那里“走私”天堂美乐的勇敢的人……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