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4.90
折扣购买: 人生三修(修心修性修行)(精)
ISBN: 9787517822219
**章 观心:修好心才能转好运 做人先从观心开始 佛学思想中有这样一个观念:人来到这个世界, 比是为偿还欠债,报答所有恩缘。因为我们赤条条地 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来一无所有。长大成人,吃的、 穿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众生、**、父母、师友们 给予我们的恩惠。只有我负别人,别人并无负我之处 ,因此,要尽我所有,尽我所能,贡献给世人,以报 答其恩惠,还清我生生世世累积起来的旧债,甚至不 惜牺牲自己而为人、济世、利物。 国学大师南怀瑾在讲解《金刚经》时说:“先学 做人,能把儒家四书五经等做人之理通达了、成功了 ,学佛一定成功。像盖房子一样,先把基础打好。人 都没有做好,就要学佛,你成了佛,我成什么?要注 意啊!要先学做人,人成了,就是成佛,佛法告诉你 的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人苦苦寻觅幸福,但佛陀告诉世人,做好自 己,做好眼前的事,即得幸福,得道。其实,学佛也 好,找到幸福也好,首先*应该做的不是念“阿弥陀 佛”或空想,而是做好当下的事情,完成一个人在这 世上应该做的事。只有把该做的事情做圆满了,才能 体悟生活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获得对尘世的正 确见解。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那么,人人 都可成佛。 有一位年轻和尚,一心求道,多年苦修参禅,但 一直没有开悟。 有**,他打听到深山中有一古寺,住持和尚修 炼圆通,是得道高僧。于是,年轻和尚打点行装,跋 山涉水,千辛万苦来到住持和尚面前,两人打起了机 锋。 年轻和尚:“请问高僧,您得道之前,做什么? ” 住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 年轻和尚:“得道之后又做什么?” 住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 年轻和尚哂笑:“何谓得道?” 住持和尚:“我得道之前,砍柴时惦念着挑水, 挑水时惦念着做饭,做饭时又想着砍柴;得道之后, 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这就是得道 。” 住持和尚说,得道就是“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 水,做饭即做饭”,这真是一语道破禅机,认认真真 地干好手中的每件事情便是得道。不要把佛法想得过 于高深和遥不可及,其实佛法很平凡,它存在于我们 生活的每个细节之中。做佛就是做人,一个真正成佛 的人,往往在人间*平常的地方。正如佛所说的,真 正的智慧成就,即非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是 梵语,是“智慧”的意思,智慧到了极点,到了没有 智慧的境界,那才是真智慧。真理就存在于平凡中, 能到达人间*平凡处,才能接近佛法之道,也就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