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漫话/民俗经典

对联漫话/民俗经典
作者: 李焱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0.80
折扣购买: 对联漫话/民俗经典
ISBN: 9787503457470

作者简介

李焱,女,辽宁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历史学硕士。1993年饿罗斯莫斯科师范大学俄语专业毕业,后赴美国游学。辽宁省传记文学学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辽宁省民俗学会会员、辽宁省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出版著作《对联漫话》《灯谜趣事》等六部。发表论文多篇。

内容简介

三、蔡松坡题小凤仙 蔡锷(1882—1916),字松坡,湖南邵阳人。 1898年,蔡锷考 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第二年,在梁师的资 助下,蔡锷东渡 日本就读于东京大同高等学校、横滨东亚商业学校。 1900年,蔡锷随 唐才常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失败后,蔡锷再赴日本 ,加入陆军士官 学校学习军事。1904年,蔡锷学成回国,赴云南等地 训练新军。1911 年,蔡锷任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相当于旅 长)。武昌起义 爆发后,蔡锷积极响 应,被推举为云南军 政府都督。*** 成立后,大总统袁世 凯名为将蔡锷调入北 京任将军府昭威将 军,实则将其监视起 来。在京期间,蔡锷 已经发现袁世凯的称 帝图谋,急于回到云 南抵制帝制。但为防 袁世凯发现,蔡锷常 常流连花街柳巷,假作胸无大志的样子。在一家名叫 青云阁的地方, 蔡锷结识了他的红颜知己——小凤仙。 小凤仙(1900—1954),浙江钱塘人。小凤仙本 姓朱,幼年时, 由母亲单独抚养。母亲病逝后,一位姓张的奶妈收养 了她,改张姓。 武昌起义后,奶妈生活无着,将其寄养在艺班学艺, 取艺名“小凤 仙”。后来,小凤仙来到北京,在八大胡同里的青云 阁接客。因其色 艺双*,不久名震京城,成为红极一时的名妓。 蔡锷结识小风仙后,曾题藏字联赠美人: 此地之凤毛麟角; 其人如仙霞明珠。 自古英雄爱美人,蔡锷亦无法免俗。小凤仙** 眼看到蔡锷,顿 觉此人非凡夫俗子,便问蔡锷来自哪里,为何英气逼 人。蔡锷本不愿 如实回答,就说:“京城贵胄如织,我算什么。”小 凤仙却说:“现 在袁氏当道,阴谋帝制自为,国将不国,何来贵胄? 我虽年轻,独认 为先生气宇轩昂,’必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蔡锷一 听,不免得意,遂 将小凤仙视为知己,之后感情日深,无话不谈。蔡锷 欣赏小凤仙的侠 义气质,还曾赠一联与她: 不信美人终薄命; 古来侠女出风尘。 为了麻痹监视自己的袁党人,蔡锷天天约会小凤 仙,俩人乘车坐 马,招摇过市。于是,蔡锷胸无大志之说传遍京城, 就连袁世凯也渐 渐放松了对蔡锷的监视。 1915年12月1日上午,北京大雪纷飞。蔡锷先是 前往友人家,为 其母贺寿,然后与几个朋友一起打了几圈麻将。蔡锷 看看表,已近中 午,就推说总统府有任务,离开了朋友家。来到总统 府,蔡锷在值班 室给小凤仙打了个电话。他故意说得很大声,好像俩 人马上要去逛街 的样子。不一会儿,小凤仙乘马车来到总统府,蔡锷 飞身上车。监视 他的人见又是逛街,也对俩人失去了警惕,就偷懒没 有跟踪。 马车来到前门车站,蔡锷未等车停,就奔下车来 。回头一看,小 凤仙还在远去的马车里透过玻璃向他挥手呢。 蔡锷走进前门车站后,买了一张去天津的车票。 到天津后,他乔 装改扮,穿上日本和服,假扮日本人,以防袁党跟踪 。第二天,蔡锷 即搭乘日本游轮离开天津,东渡扶桑。蔡锷到日本后 ,立即发电报向 袁世凯请病假。袁世凯见木已成舟,也只好假意安慰 蔡锷安心养病。 不久,蔡锷离开日本,经香港,过越南,由蒙自 进入云南,组织 护国军,举起讨袁大旗。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死 ,黎元洪继任大 总统。黎上任后,任命蔡锷为督理四川军务兼四川巡 按使。8月9日, 蔡锷离开成都前往上海医病。8月末,赴日本就医。 此时,小凤仙还在北京苦苦等待着蔡锷,不幸的 是,她等来的却 是蔡锷病逝于日本的噩耗。1916年11月8日,蔡锷于 日本福冈医院因喉 疾不治病逝。 小凤仙得知蔡锷逝世的消息,悲痛万分,提笔写 出如下对联以纪 念蔡锷: 不幸周郎竟短命; 早知李靖是英雄。 小凤仙意犹未尽,又写出下面的长联: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 姻缘成一梦; 几年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 颜色亦千秋。 蔡锷死后,他的部属和学生对小凤仙**排斥, 怕她的风尘身 份影响了将军英名。***,小凤仙嫁作人妇,隐居 沈阳,改名张洗 非。1954年,在沈阳离世。 P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