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柿子

雪柿子
作者: 曹文轩
出版社: 明天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11.00
折扣购买: 雪柿子
ISBN: 9787533273910

作者简介

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作品有:文学作品集《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等,长篇小说《埋在雪下的小屋》、《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天瓢》、《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大王书》、《我的儿子皮卡》等。学术f生著作有:《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201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14卷)。其中《红瓦黑瓦》、《草房子》等被译为英、法、德、希腊、日、韩等文字。获省部级以上学术奖、文学奖四十余种,其中包括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金鸡奖最佳剧本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中国台湾《中国时报》年度开卷奖、“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小说奖等。2004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2010年出版“曹文轩纯美绘本”系列,其中《痴鸡》、《最后一只豹子》分别获得2010年度和2011年度输出版优秀图书奖。

内容简介

整个夏季和秋季,天空没有掉下一滴雨,所有的 庄稼全部枯死,冬季来临时,这百十户人家的山村, 开始接受饥饿的煎熬。 米桶、米缸都空了。明明是空了,大人和孩子还 是禁不住要打开盖子看一看。真的空了,一丝不剩地 空,干干净净地空。饥饿的孩子不死心,把脑袋伸进 米桶或米缸,还用手在里面仔细地摸索了一阵。 空了! 饥饿的孩子还未灭尽一番童心,把头埋进米桶或 米缸里,从嘴里发出声音。那声音出不来,在米桶或 米缸里旋转着,轰鸣着。孩子觉得这很有趣,便放开 了喉咙,声音嗡嗡地响着,有点儿像天边的雷声。 终于不再游戏,脑袋慢慢抬起来时,脸色苍白, 眼角不知何时已挂上了泪珠。 人们开始用带长柄的铁叉挑起头年的麦秸、豆 秸,一个劲儿地抖动着,企图抖落下一些残留的麦 粒和豆粒;人们把本想用于喂猪的米糠,用细眼的筛 子重新筛了一遍,把一些看不出来的碎米全部筛了出 来;人们把芦根从泥里挖出,晒成干儿;人们几乎搜 遍了前后左右的山,将凡是可以充饥的野菜、果实, 全部搜罗回家中…… 一个漫长的冬季,像一条黑洞洞的隧道,似乎是 无底的。 大人们要带领孩子们穿越这条隧道,走向春天, 走向来年收获的季节。 孩子们已不再像小疯子一般在外面玩耍,一个 个,或睁着饥饿的眼睛躺在凉丝丝的床上,或是坐在 门槛上,用无神的目光,看着瘦着肚皮、摇摇摆摆地 在寻找食物的狗或猫,无心玩耍,也无力玩耍。 瘦。 一切有生命的,都在变瘦,人瘦,猪瘦,狗瘦, 连鸟儿都瘦。 衣服变大了,床变大了,房子变大了,村巷变大 了,天和地变大了。人们在天底下走着,像一根根长 长短短的筷子。 满目的荒凉,在这冬季里,让人感到有点儿绝望 。 终于,有鸟在天空飞着飞着掉了下来。有人捡起 来,用手摸了摸说:“嗉里没有一点儿食,就剩下骨 架了。” 河里,没有鱼虾,只是空河。 夜晚,狗虽然还吠,但声音非常疲软,更像是哼 唧。 偶尔,会有个孩子奔跑起来,大人看到了,心立 即紧缩起来,向那孩子叫着:“慢点慢点,省着点力 气吧。”那大人看到的是越来越饥饿的明天。 食物日渐短缺,人们的眼睛在日渐变大。学校 的老师看见一群孩子的眼睛时,无缘无故地想到了铃 铛,一对对铃铛。 隔个几天,就会看到有一个乞讨的人走过村庄。 男的,或女的,一身尘埃,脚步既沉重,又虚飘。不 听口音,就知道那人是从远方而来的。饥荒不只是降 临在这个小山村,而是降临在一个非常广阔的区域 里。乞讨者明明知道,这小山村己很难施舍,但还是 一家一家地乞讨着。“给口吃的吧。”声音疲惫,像 是在自言自语。小山村的人因无力施舍这个乞讨者, 而心里感到内疚。前面的人家知道这个乞讨者马上就 要走过来了,干脆早早地关上门,然后躲在门后,从 门缝里看那乞讨的人慢慢地走过。 这天早上,女孩蓬草背着书包第一个走进教室, 不久,尖叫着从里面跑了出来,见了树鱼、丘石儿、 桐子他们几个男孩,才站住。然后,她用手指着教 室:“死……死人!” 这几个男孩愣了一下,随即跑进教室,但随即又 抢着跑了出来,并一时忘记了饥饿,大声喊叫起来。 老师来了。 老师在前,树鱼他们跟在老师后面,慢慢地走进 教室。 用两张课桌拼成的“床”上,躺着一个衣衫单薄 的乞讨者。这是个上了年纪的人,细高个儿。 P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