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台海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9.80
折扣购买: 今夜拍案惊奇.第二卷 印签海报
ISBN: 9787516836101
\"阎鹤祥,郭德纲弟子,郭麒麟搭档,德云社四队队长,德云男团知名solo,江湖人称说书的壮壮。 杨九郎,郭德纲弟子,张云雷搭档,德云社八队成员,相声界时尚弄潮儿,一个集糊弄学和现挂学于一身的奇男子,江湖人称暴走捧哏。\"
\\\"第三二回 拔舌案 人人说老话,老话多如麻。 东挑西拣说两句,不多不少记得下。 说赌近盗,色近杀,君子不折隔墙花。 只此两句记得住,保全太平不离家。 前面咱们聊到古代公案故事中的“完美犯罪”,公案小说集中的故事很多都脱胎于现实案例,或是以歌颂某位名侦探、大清官为主旨,所以不太可能有完美犯罪,因为一旦“完美”,说明除了犯罪人之外几乎无人知晓,能被有鼻子有眼地写成案例的,那基本上都是被破获的案子。 但是,有一种情况下存在“完美犯罪”,那就是在纯属杜撰的小说里。凌濛初在《初刻拍案惊奇》中就创造了这样一个故事,犯罪分子不仅非常巧妙地逃避了刑罚,而且根本都没遭到过任何一丝怀疑,由于人物本身遭遇的悲剧性,使得读者不但会惊叹这个犯罪计谋的大胆和精巧,甚至还能实现道德上的脱罪感,这才叫“完美犯罪”。 故事发生在婺州城,就是今天的浙江金华市。婺州城内有一座尼姑庵,名叫观音庵,某一天发生了惨案。 这个观音庵里只有两个尼姑,一老一小,老的姓赵,本地人也不称呼她的法号,只叫她赵老尼,小的是她的徒弟,二十出头的年纪,法号本空。观音庵虽是名义上的尼姑庵,实际上却是个极为肮脏的所在,不然本地百姓何以对老尼姑那么不尊敬,叫她赵老尼呢! 这赵老尼其实就是个假扮出家人的皮条客,名义上的徒儿也是她养着出卖色相的。这二人的许多肮脏事虽然是偷偷摸摸地干,但世上哪儿有不透风的墙,在这城里待久了,哪怕是从未打过交道,但凡人缘广一些、眼睛毒一点儿的百姓,无人不知她师徒二人是做何勾当的。所以那观音庵除了一些浪荡泼皮和毫不知门外世故的虔诚妇人外,平常也很少有人真的去烧香。 古时候的“三姑六婆”可以说是个贬义词,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尼姑,可见类似于赵老尼这样的假尼姑不在少数,败坏佛门名声,所以以前不少大户人家明令禁止尼姑在自家私宅出入,赵老尼师徒在婺州差不多也是这个待遇了。如果只是风月场上的人,或许大家也不至于那么嫌厌,但是你们俩顶着佛门的名号干这些事,那就另当别论了。 婺州县令这天一大早就接到官差来报,说那个观音庵出了人命,县令一听就有点儿厌烦:这个贼尼,平日里净惹些不三不四的闲话倒也罢了,怎么现在还敢杀人了? 官差回禀说:不是呀,大人,不是赵老尼杀人,是有人把赵老尼杀啦! 县令这下猛地瞪眼:啊?赵老尼死啦?何人所为? 官差说不知道啊,这不是刚有人来报嘛,不光赵老尼死了,她养着的那个小粉头——不对,那个小尼姑,也被杀啦! “粉头”是古代对色情行业从业者的蔑称,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词今天已经有了新的含义,跟原意完全没关系了。官差一着急说秃噜嘴了,其实也正好说明了这师徒二人在婺州城里是个什么形象。 但是再厌恶也不能不管哪,这可是人命案,县令马上派人去观音庵查案。 官差们到了观音庵,好家伙,可够热闹的啊,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男男女女,看众人的神情,一个个的都快把幸灾乐祸写脸上了,官差心说这赵老尼人缘可够臭的。 拨开人群进去一看,赵老尼死在大门里,看起来是从里面打开大门时,被门外的人上来当头就是一刀,直接砍死在这里。再往里走,那小尼姑却是死在房内,看样子已经睡下,被割断了喉咙。 这赵老尼平日里搬弄是非、诱拐良家,暗地里又做些皮肉生意,活得惹人厌烦,没想到今日死状如此凄惨,围观的人交头接耳,有的说是报应,有的说这报应也实在有点儿太凶。但不管是不是报应,总归得有个凶手,总不能是佛祖恼怒、天雷劈死的吧。一帮官差正细细查看有没有什么可疑线索,只听仵作在小尼姑尸体旁呼唤众人,大家奔去一看,都吓了一跳,仵作手中端着一团血肉,仔细看,竟好像是一截儿舌头,人的舌头! 原来仵作突然瞧见小尼姑的嘴巴有些异样,掰开一看,竟然是噙着一截儿舌头,看起来是死前从他人嘴里活生生咬下来的。 众官差急忙带着这个触目惊心的证据奔回衙门,将现场情况仔细向县令禀报,并将这截儿舌头也呈了上去。县令又是恶心又是惊吓,看了一眼就挥挥手让拿下去,眼珠子一转心中就豁然开朗了:这还用问吗?肯定是凶手的舌头呀!这个凶手无非有两个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赵老尼约来买春的淫贼,结果与小尼姑发生争执,小尼姑一怒之下咬掉了淫贼的舌头,淫贼勃然大怒杀了小尼姑,离去时赵老尼追到大门口,被凶手转身一刀劈死;第二种情况就是这凶手并非赵老尼相约,私自前来,老尼不肯,凶手进门时候就砍杀了老尼,然后入内施暴,结果小尼姑奋力反抗,咬掉此贼的舌头,随即也被杀害。 下属们听完县令的分析,拍马溜须之声一片:大人如有神眼! 县令得意扬扬:不必费心追查了,只向全县发布告示,如发现有舌头残缺、无法言语者,立即擒来官府,本县自有赏金。 本来县里的百姓就对这个案子兴致极高,一听官差们说协助捉凶有赏,更是人人踊跃、老幼上街,谁看见谁都先瞅瞅嘴巴,有话没话都打声招呼,就为了看看对方的舌头。 不到半天的工夫,那凶手就落了网。原来是本地出名的一个臭无赖,名叫卜良,你瞅瞅这个名字,能是个好人吗?这卜良就是个泼皮浪荡子,成日里在婺州城中招鸡斗狗、拈三偷四,光是因为调戏妇女都挨过不知道多少回打了,没想到这厮竟然把跟他一路货色的赵老尼杀了。 卜良昨夜杀了人,也没敢回家去,不知道怎么乱窜乱跑的,最后在城里一户人家院子外的房檐下睡着了,中午起来昏昏沉沉打算往家走,迎面遇上几个闲逛街的大汉,这帮人打眼一看,咦?这厮怎么满嘴血污?也没什么客气的,上来就七手八脚把卜良摁住了,掰开嘴一看,好嘛,半截儿舌头肿得乱七八糟,原来是你小子哇!没看出来还有这个胆子,走吧,给爷换点儿酒钱去。 几个人把卜良连推带踢往县衙赶,沿路的人得了信儿都跟过来看热闹,有的跟着在路上就骂开了街,这叫一个人声鼎沸、热火朝天。到了县衙马上过审,可是审什么呀?这厮少了一截儿舌头,根本说不出话,这会儿又挨骂又挨打,急得呜里哇啦满嘴往外喷血沫子,县令一看是他,那个烦心劲就甭提了,心里琢磨:我当是谁为民除害呢?合着是你们狗咬狗来着。 卜良说不了话,县令能说呀,啪地拍了一下惊堂木,大喝一声让凶犯跪下,卜良还茫然四顾呢,凶犯?哪儿呢? 旁边的衙役上来照他膝盖窝就是一棍子:还敢抗命了你! 卜良扑通摔在地上,呜哇呜哇鬼哭狼嚎,县令一声冷笑:呵!仗着自己说不了话,给本官演苦肉计呢?还想喊冤呢,是不是? 卜良呜呜呜地猛点头,县令猛地把脸耷拉下来:大胆狂徒!你夜闯观音庵,想做些腌臜事,结果那小尼姑不知何故翻了脸,恐怕是钱上起了纠纷,她一口咬断了你的舌头,你一怒之下便将她杀死在床上,离去时被赵老尼发觉,追来时又被你砍杀在门口,是也不是? 卜良这回不点头了,把头摇得脑浆子都要甩出来似的,两只手比比画画,一会儿指指自己的嘴,一会儿指指堂上文书师爷案上的纸笔,张着大嘴呜呜地发出怪号,门外听审的百姓都直皱眉。 县令看明白了,这意思是自己说不了话了,想用纸笔写下来呀?皱起眉头问卜良:你可是要认罪画押?卜良把头摇得拨浪鼓一样。县令心头火起,脸色马上难看至极,大声喝问说那你要纸笔作甚?难不成还想胡说八道些什么,抵死不认罪是吗?卜良呜呜哇哇又开始喷血沫子,这可把县令气疯了,你舌头都落人家嘴里了,还想狡辩?你看看你这个德行,配浪费我堂上的笔墨吗? 越说越气,县令抽出令牌啪的一声扔了出去:来呀!先把这个狂徒凶犯给我痛打五十大板! 两旁的衙役等这一声吩咐可等了有一阵子了,早都不耐烦了,看着卜良那个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挥着板子使足了力气就招呼起来。外面的群众更不用说了,平常就对这厮嫌厌至极,中间有那个别受过他的窝囊气的,这时候已经率先叫起好来了。 一时间外面齐声喊好,里面大板子如飞,大堂内外这里应外合跟运动会似的,哪儿用得着五十下,打了不到四十板子,眼瞅着卜良血染公堂白眼上翻,呜呼哀哉了。 呜呼就呜呼吧,杀人凶犯而已,早死早干净,县令摆摆手,草草结了案。这案子虽然血腥惊人,但因被杀的、被抓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城中百姓反而不觉恐怖,人人当作笑谈,至于县令当堂把卜良打死,都被夸赞成为民除害、执法严明了。 但这和咱们说的“完美犯罪”有什么关系呢?卜良这算什么完美犯罪?他当然不算了,真正实施了“完美犯罪”的另有其人,此人是城里一位姓贾的秀才。 回看这案子,全程没有出现过贾秀才的事啊!这就是他的手段高明之处。贾秀才的妻子姓巫,邻里都称她巫娘子。夫妻二人伉俪情深、相敬相爱,住在城中一处小宅院里。 贾秀才在城外书馆读书,每隔三两个月才回家小住一阵子,巫娘子性子沉静内敛,很少与外人打交道,只偶尔出门去参加一些礼佛法事。 有一次,城中办观音菩萨生辰法会,大街上善男信女都来相迎,巫娘子也难得出门去看。那赵老尼凑上来与巫娘子套近乎,自称是观音庵的出家人,巫娘子很是尊敬。原来这娘子一向深居简出,对城里这些人情世故竟是一概不知,根本不晓得这个老尼是个假尼,那观音庵里,却并不尊观音。可怜巫娘子听那赵老尼吹嘘说自己庵中有一尊白衣观音像,求子灵验远近皆知,心里大为向往,很快便爽爽快快给了赵老尼一些银子,请她为自己供奉香灯。 本来这赵老尼只是骗点儿香油钱,得手了也就罢了,谁知她与巫娘子攀谈时,不远处却有一人盯着巫娘子上下打量,眼珠子发直、嘴角流涎,简直丑态百出,此人正是那泼皮卜良。 巫娘子极少抛头露面,贾秀才又不常回家,这对夫妇在城中的存在感很低,所以这卜良也是第一次看到巫娘子,一看之下骨头酥麻、色心如焚,怎么这小娘子如此秀丽可人哪!哎呀这别是天仙趁着法会下了凡吧? 一看巫娘子和赵老尼说话,卜良心中大喜,为什么呢?因为他虽然没有门路认识巫娘子,但是他和赵老尼的关系那就是狼和狈的关系呀!既然赵老尼能说上话,这事就好办。 卜良当天夜里就去了观音庵,把自己的龌龊心思向赵老尼和盘托出,要不说这二人死不足惜呢?赵老尼听完不仅不觉得无耻,反而积极提供各种伤天害理的可行性方案,两个狗贼一顿筹划,制定了一出迷奸计。 过了几天,那赵老尼鬼鬼祟祟溜进了巫娘子家。因为她心知巫娘子不明真相,生怕有知道她是什么货色的人看见她了去告诫巫娘子,所以得偷偷摸摸地躲着人去——也多亏了她偷偷摸摸,为贾秀才后来的计划省去了后顾之忧,从始至终根本没外人知道她和这家人有来往。 赵老尼一本正经地告诉巫娘子她刚得了一部《白衣观音经》,极为灵验,可以专为巫娘子做一场小法事,在她庵中诵读。巫娘子十分感激,依老尼所言,第二天避开外人耳目进了观音庵。 这一去还能有个好?可怜好好一个清白娘子,被那贼尼在饮食里下了蒙汗药,等到在庵中醒来时,才看清身边怎么还睡了个素不相识的男子。 巫娘子受此奇耻大辱,愤恨无极,一言不发回到家中,没几天就卧床不起。下人赶紧去书馆叫了贾秀才回家,贾秀才一看大惊失色:娘子这是怎么了?马上就要请大夫,却被巫娘子拦下。 巫娘子打发走下人,挣扎起身给丈夫行了个大礼,还没说话就已经泪如泉涌。这可把贾秀才吓坏了,连忙扶住妻子,说你我夫妇同心一体,娘子有什么事说就是了,这个样子我实在害怕。 巫娘子哭着将自己在观音庵受辱一事告诉了丈夫,说本来回家后就当自尽,但是我不甘心,我死后你一定要替我报仇,不然我难以瞑目啊,现在痛悔自己识人不明也是无益,把这件事向你交代清楚,我就可以安心赴死了。 贾秀才听了这事,毛发倒竖、目眦欲裂,站起来抽出佩剑一剑砍断了桌角,愤愤地说道:“不诛杀此辈,何以为人!”随即转身扶住巫娘子,温言劝慰说:此事不是娘子的过错,娘子遭此不幸,竟然肯自尽明志,我已知娘子的心意,岂可听凭你去寻短见! 后来贾秀才又权衡利弊向巫娘子劝说了一番,大概意思就是说你本来就是受害者,你要是自尽了,这下连我都说不清了,我要是说了实情,岂不是你白白送死,名节依然不保;我要是隐瞒不说,那你好端端自尽,我哪能脱得了干系?就算是为了我们两个人的名声和前途,娘子也千万要坚强啊。 这个贾秀才的话虽说依然是封建礼制影响下的那些条条框框,什么名节啊,前程啊之类的。不过,就是在这样陈旧的环境制约下,我们才更能看到作者塑造的这个人物有着可贵的人格,他很明确地告诉妻子:你是受害者,不必以死明志,我明白你的气节,该死的不是你呀! 随后贾秀才就立即制订了周全的复仇计划:首先劝说妻子打起精神,和自己联手复仇;随后以妻子的名义派最贴心的下人悄悄去观音庵约赵老尼来家中;待到赵老尼来后,巫娘子假装当日与那男子已经生出情愫,请赵老尼约那男子今天半夜来家中一会。 以上各项都进展得极为顺利,赵老尼将巫娘子的邀约告诉卜良后,那贼人高兴得摇头摆尾、魂不守舍,苦苦挨到天黑,急吼吼溜进了贾秀才家后院。 一进后门,果然巫娘子在院中等着,卜良喜不自禁扑上去就亲,万万没想到,前一瞬还温柔迎合的巫娘子,下一刹突然发狠如小狼一般,活活把卜良的舌尖咬了下来。卜良怪叫一声,又是剧痛又是恐惧,转身就跑,他哪知巫娘子恨他入骨,这会儿就算是要咬断他喉咙恐怕也能下得去口。 卜良吃痛逃走,贾秀才从里屋疾走出来,巫娘子吐出一截儿舌尖递给丈夫,贾秀才用帕子包了揣进怀里,转头拎着剑出门飞奔向观音庵。 本来贾秀才心想如果卜良逃到观音庵,今夜就在此处将他们一并结果了,没想到到了庵中并无卜良,只砍杀了赵老尼和本空,把那截儿舌头塞进本空嘴里,转身返回家中。 到家后夫妇二人将门前院中滴落的血迹细细清除掉,贾秀才稳住心神好好安慰了一番妻子,第二天家里有下人出门看热闹回来讲述观音庵如何如何,夫妇二人只当听书一般。 《初刻拍案惊奇》原文里说到此夫妇日后的情形:“那巫娘子见贾秀才干事决断,贾秀才见巫娘子立志坚贞,越相敬重。”真令人欣然称叹。\\\" \"◎夜深人静先别睡,来看德云故事会! 野史逸闻·妖狐神怪·烧脑谜团·风月情债……明明战战兢兢,还是看个不停! ◎德云双捧哏,说书先生阎鹤祥&暴走捧哏杨九郎,两个说书人强强联手,一对“冤种兄弟”再就业,齐聚“今夜书场”,为您说演古代奇谈怪案二十四宗。 ◎为了说好这部书,两个德云神探重返故纸堆,遍寻正史档案、野史逸闻、民间传说、文人笔记,翻烂了《三言二拍》《搜神记》《太平广记》《山海经》《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无声戏》《世说新语》《东周列国志》《开元天宝遗事》《包公案》《狄公案》等上百部作品,删繁就简,去芜存菁,大刀阔斧,用心编排,用说书人特有的敏锐和幽默,为您重新讲述那些流传千年的精彩故事。 ◎一首定场诗,一桩奇诡案。这里有含恨而终,也有大仇得报,有风情月债,也有兄弟阋墙,二十四宗奇案,保证七分悬疑,八分烧脑,九分爆笑,十分精彩! ◎奇案抢先看: 《拔舌案》:假尼姑命丧观音庵 真秀才设计报大仇 《盗尸案》:鸣冤情被害者尸身被盗 小心眼老讼棍无耻复仇 《帽妖案》:帽妖出没深夜食人 王曾出马真相奇葩 《太原案》:二小姐暴毙尸身被盗 张百万圆谎只手遮天 《错杀案》:熊孩子贪吃作大死 纨绔子假戏做成真 《密室案》:兄嫂横死厉鬼行凶 刑侦狂人密室逃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