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社科文献
原售价: 148.00
折扣价: 94.80
折扣购买: 战略--一部历史(上下)(精)
ISBN: 9787509798225
马娟娟,浙江人。1991年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新闻专业,现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资讯节目监制。 王坚,生于1971年,北京人。199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专业,后进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曾先后任驻泰国和欧盟站站长兼首席记者,作品多次获得奖项,撰有专著《欧盟完全手册》。 劳伦斯·弗里德曼,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制度以及法律文化,其著述很多,并有多部作品被翻译为中文,如《选择的共和国》、《法律和社会》等。
同样,做出这些行为也需要和其他猩猩进行一定 程度的沟通。要想误导别人,就得先明确理解他们的 正常行为。不管是黑猩猩还是人类,所谓的“战略智 慧”是从严酷物质条件下的生存需求出发,通过复杂 社会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发展而成的。试想人类的大脑 ,它的重量只占成人体重的2%,却消耗人体20%的能 量,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器官。既然它的运行成本如此 高昂,就必然有极其重要的用处。理查德.伯恩 (Richard Byrne)和纳迪亚·科普(Nadia corp)研究 了灵长类动物主要分支中的18个物种,将它们的新大 脑皮质的尺寸和实施欺骗行为的数量进行比照。他们 认为,大脑尺寸和社交智慧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后者 包括合作共事、应对冲突以及施展诡计的能力。按照 进化论原则,当遇到更强壮、更弱智的其他物种发起 挑衅时,这些技能无疑极具价值。如果新大脑皮质的 尺寸限制了某个动物的精神世界,那么与其相关的其 他动物也会受到牵连,这也决定了当它遭遇冲突时能 够找到多少同伙。因此,脑部尺寸越大,该物种运作 大规模社会网络的能力就越强。伯恩提倡“马基雅维 利智慧”这个概念,使战略和进化之间建立了联系。 尼可罗·马基雅维利为十六世纪时的意大利人找寻到 的这一基本生存技巧,竟然与大多数原始社会群体的 生存需求如此相似。 这个概念的发展部分结合了对大脑生理发育的研 究,对灵长类动物和人类的密切观察,并考虑到了生 态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祖先遭遇了种种智识上 的挑战:他们要仔细琢磨如何才能高居树上而不掉下 来;如何造个安全的住所并在那里睡上一觉;按照什 么样的顺序操作才能得到并吃到那些外表长刺或外壳 坚硬却营养丰富的稀有食物。体力劳动涉及一连串动 作,需要事先计划。无论促进人类大脑进化发育的是 何种生态需求和物理需要,在某种情况下,这个关键 性驱动因素演变成了维护具有一定规模和凝聚力的社 会群体的需求。要想在群体中发挥有效作用,就需要 了解其他成员的个性,他们在群体中的等级地位,他 们喜欢谁、忠于谁,以及所有这些情况在特殊条件下 可能意味着什么后果。 暴力战略 有一种重要的复杂情况是,动物们需要对付与自 己没有社会联系的其他群体,并同它们展开较量,查 尔斯·达尔文称之为“生存竞争”。潜在的合作与限 制冲突意识或许塑造了群体内部的社会关系,可一旦 和外来群体发生对峙,这些意识就会被其他指令替代 。个体攻击行为是动物们的家常便饭,但群体之间的 搏杀概率就低多了。蚂蚁是最好战的动物之一。有人 说,它们奉行的外交政策是“永无休止地侵犯,武力 争夺地盘,尽其所能地消灭邻近群体。如果蚂蚁掌控 了核武器,它们很可能不出一个星期就毁灭整个世界 ”。蚂蚁群体中有专门负责打仗的兵蚁,它们没有生 育能力,因此即便在战斗中阵亡也不会威胁部落的数 量规模。蚂蚁的作战目标很明确:抢夺食物,占领地 盘。一群蚂蚁战胜其他群体后,胜利者会把败军的粮 食储备转运到自己的巢穴中,败者不是被杀死,就是 遭驱逐。蚂蚁打仗毫无战略可言。它们凭借的是残忍 无情的蛮力消耗。蚂蚁们紧紧贴在一起,形成一大团 ,肆无忌惮地猛攻敌人的防御工事,完全没有谈判和 协商的余地。 相比之下,研究发现黑猩猩身上表现出了战略智 慧。(P6-7)